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今天是大年初一。山径文学社祝你新年快乐,吉祥安康!
调 包
刘克勤
离过年还有三天,秀云就掰着手指头一遍遍做计划,要准备拜年红包的事了。
在她看来,这可不是个小事,不但要算好自己的儿子小明明能收多少个红包,更要清楚自己要发多少个红包出去,此外还要估计每个红包的份量多少等等。收支相抵,是赚是亏都要心中有数才行。因为她常记得自己还在待闺未嫁时,老妈就经常念叨的一句话:人呀,这辈子吃不穷、穿不穷,划算不到一世穷。
这不,秀云经过数番精心核算,最后确定小明明过年期间大约可收到四十个红包左右,取每个红包平均值五十元计算,总数两千元上下应该不成问题。而自己届时至少要发出三十多个红包,除了几个长辈每年不少于一张大红钞外,其余一些无关紧要的对象则要严控在五十元以下。如此收发相加减,秀云的嘴角便露出了一丝笑纹。
一切计算好以后,秀云更忙着去银行兑换面值大小的新钞,又去超市挑选各类红包款式。当然,她更清楚还要适当备一些零钞或整钞,可视情随时增减。
吃了团圆年饭后的这天晚上,央视春晚节目刚播一会,秀云的手机微信“一家亲”群里便显示一条信息:定于正月初二中午聚餐,恭候大家光临。
这条信息是弟弟根据爸妈的旨意发出的。秀云共有六姊妹,其中五个姐妹,她排行第三,弟弟是最小的男孩。爸妈自退休后一直跟着弟弟居住。每年春节必须先一块给爸妈拜年,五姐妹拖家带口一块赶到弟弟家相聚,席开两桌。也只有完成了这个集体活动后,大家才开始分头走亲串友、相互拜年。年年如此,约定俗成。
话说初二吃过早餐,秀云照护老公和小明明换了行装后,又从包里掏出一叠大小不一的红包,挑出给爸妈的两个稍大的红包外,数了数其它7个压岁小包无误后,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似的。于是,她又在心里盘算着:大姐家两个孙子,二姐家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也是两个,四妹家一个儿子,五妹家一个女儿,小弟家也只有一个女儿。七个红包,没错呀!秀云皱眉细想后,记起来了——去年她给四妹的儿子发红包装的是一张面值五十元绿钞,而四妹递给她小明明的却是二十八元。小明明回来后还说四姨给的红包厚、钱多些哩。于是,秀云抽出那张五十元面钞,装进去的是四十八元。“不和她一般见识!”秀云在心里嘀咕道。
姊妹几家大小一个个穿戴光鲜亮丽,相聚后互道拜年问候,其乐融融。吃完中餐,照例是发放红包的时间了。秀云吸取去年的教训,今年故意慢发半拍,待他们分发到位后自己再发吧。于是她自个转悠到阳台驻足片刻。一会,小明明拿着一摞红包喜滋滋地跑到跟前说:“妈妈,你看,这么多。”秀云接过小明明递上的7个红包,一一抽出查看,每个红包里都装有一张大红钞。
“啊,今年涨价了!”秀云心头闪过一丝不祥之感。她来不及多想,立即将包里事先备好的7个红包的面钞全部倒回包里,又将收到的7个红包面钞一一装进去,等于调换了一个包装吧。(2023.1.22)

作者简介:刘克勤,男,汉族,湖南省邵东市人。农家子弟,湖南邵阳市直部门工作。湖南省作协会员。业余码字30余年来,散见于各级报刊作品计300余万字,已出版《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时光短笛》个人专著4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既不浪费读者太多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刘克勤作品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