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是我人生信念的根
文/谭波
我的外婆是大巴山深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1912年出生在封建社会时期的大巴山农村,因为家穷,外婆从未读过书,一字不识,10岁就给富人家当了长工,从小历尽生活的种种磨难和艰辛,不到20岁嫁给了我的外爷,我外爷同样是典型的大巴山忠厚、善良、实诚、本本分分的农民,也是目不识丁,外爷的父亲去世很早,留下了外爷的母亲,外爷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所以,自外婆嫁给外爷起就挑起了赡养婆婆和抚养外爷弟弟妹妹的重担,外婆生育了我妈妈,两个舅舅,两个姨妈。
因此,外婆上要赡养老母,下要抚养外爷的弟弟妹妹和我母亲五姊妹兄弟,自然他们的结婚成家都要外婆来操持,可想而知,我的外婆有多劳累,有多艰辛,但在我的记忆中,外婆从来没有抱怨和牢骚过一次,而且,从未提到过她吃的这些苦。
我的母亲是外婆子女中的老大,母亲生育了我们五个子女,我排行老二,我在一岁左右就跟着外婆生活,从小在外婆身边睡着长大,她干什么农活都把我带在身边,在我上小学时,回到了下放到农村当右派的父母身边,但每年过了年的第二天(正月初一),我和兄弟姊妹是一定要去外婆家玩的,当我们还没有走到外婆家的田埂时,外婆早已煮好酪糟,炒好南瓜米、向日葵,炸好了麻花、蒸好了包子在院坝边等候我们了,我们一到,很远就听到外婆一一叫喊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笑声也特别清脆甜蜜,我们也老远就看见她身上几十年补了穿,穿了补的那件蓝布长衫,和头上几十年补了包,包了补的白布帕子。
当我们一到,外婆一边叫外爷和舅舅以及姨妈带着我们去乡街上和玉堂水库坝上看耍龙灯、耍狮子,当我们看完回到外婆家里,外婆把什么好吃的都给我们准备好了,当我们高高兴兴吃饭时,外婆却总是一个人端着碗坐在灶头的烧火处,一边烧柴火,一边吃饭,这个习惯在我幼小的心里留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不管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客人来了,每当吃饭时外婆都是这样,而且那年月生活困难,她把所有好吃的都给了我们。
记得在我十五、六岁青春期时,常常跟我父母顶嘴,父母也经常打骂我,这年过了年,我和父母同样去了外婆家,同样也发生了与父母的争吵,父亲打了我,外婆在一边默默无声,当父亲把我打骂完了,外婆一把把我揽在怀里,给我擦干了眼泪,对我父母说,这娃子确实是你们家最顽皮的,从小就胆子大不太听话,但话应该好好说 ,这么大的人了,怎么动不动就是打和骂呢?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给他讲道理了,后来外婆单独一边给我说,娃子,外婆相信你是最好的孩子,你虽然太调皮了,但是外婆就特别喜欢你调皮,你把调皮的心用在读书学习上去,少惹你父母生气,将来你肯定有出席,外婆相信你!我当时记住了外婆的话,现在我常想,外婆没有上过一天学,没有读过一句书,不认识一个字,可是她就是那么的懂道理,讲道理,那么的会教育人,把我这个青春期的人调教过来,而我们今天的老人和父母呢?
几年后,我终于考上了一所知名的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上学前,父母让我去看看外爷外婆,其实外婆早从亲戚的口中知道了,我一去,外婆照例还是那身衣服,头上依旧是包着那个帕子,笑声还是那样清脆甜蜜,只是这次外婆大声叫了我,二娃子来了,太学生了!我一进外婆家门,外婆给我准备了很多礼物,她亲手递给我:一个军用挎包,一张洁白的洗脸帕,一个白色的茶盅,一套暂新的衣服和20元钱。她一边递给我,一边说:“娃子,我过去给你说的你都记住了,你终于有出息了,外婆一辈子没有出过门,你到大城市念书了,记得上学后给外婆照张照片寄来让外婆看看那里是什么样子,你念大学也离我越来越远了,平常想看看你也看不着了,你人也大了,我也老了哦,你在外地想外婆的时候,就给外婆来信,想吃外婆做的包子、麻花、酪糟的时候就写信来,我让你舅舅给你寄来,放寒暑假了就回来看看外婆,像小时候那样跟着外婆上山割草、砍柴去,小时候你爱给外婆惹事,现在不要惹事了,好好读书,将来找了城里的外孙媳妇带回来让外婆看看,外婆还没有见过大城市的儿媳妇呢!”
到了寒假的时候,我买了一些好吃的给外婆,带了好多大学里的照片,而且特地给外婆买了我们学校的校徽,照例过了年的二天就去外婆家了,外婆依然在她院坝边上等我,只是外婆的头发更白了、身子也更弯曲了,我一到就把给她买的吃的礼物给她,外婆一看马上变了脸色,生气地说,这要花多少钱啊,你们家也没有多少钱,外婆说啥也不要,在这样下去以后你就不要来看我了,外婆还说,人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节俭过日子,人这一辈子生活的路长得很呢,我说什么外婆都不原谅,忽然我手上的照片掉下来,外婆捡起一张看到我和班上女同学的照片,她捡起来一看马上哈哈大笑,你这个娃子,有了对象也不早告诉外婆,还瞒着我呢,外婆指着女同学说,这是不是你对象啊,我说不是,外婆又不高兴了,外婆说,没出息,念大学了慢慢可以找对象了,以后找了大城市的对象带来让外婆看看,我答应了外婆。
第二年暑假前,我梦见了外婆,醒来后我预感外婆身体不好,第二天我给父母写了信,父母来信说外婆患病很重,放了暑假一回家,我就想去看外婆,可是父母用了很多理由不让我去外婆家,自然也就未能成行,再到我寒假回家过了年再去看外婆时,父母慢慢地告诉我,在暑假前你外婆就去世了,父母知道我跟外婆感情很深,没有在当时告诉我,其实,就是那个暑假我预感到外婆已经去世了,我没有实现外婆的愿望成了我心中永远的遗憾!外婆在我心中就是一位没有上过学的大学问家,她给了健康成长的信念,她把我这个曾经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引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外婆的品行和品格影响我一生!
作者简介:
谭波,字稀文,号放之,男,汉族,四川省达州市人。书法家、文艺评论家、词作家、文化学者。现任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国》导演、制片。
书法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师从著名国学家、书法教育家王岳川、欧阳中石教授,受教于著名书法家申万胜、刘艺、李铎等先生。
系北京市海淀区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楹联学会、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任中国楹联学会事业委员会、四川楹联学会事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毛体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兼任该会毛泽东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四川省巴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东莞市奇石研究会顾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