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微变化看家乡
诗/罗振
40多年前,我出生在南盘江畔一个普通的小村寨。出生不到几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全国吹起。我们这个处在西南大山中的小村寨,对外面的变化知之甚少。通过收听广播和村干部的宣传,大家听说国家又要有新的政策,在这些所有的新政策中,大家最关心、开心的是土地要实行承包责任制了。
父母因为我的出生而感到高兴,因为可以多分到一个人的土地。不久,土地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我们家分到8个人的土地。我满周岁的时候,收成还不错,父母请来了好多亲戚,但家里还是有足够的粮食来招待他们。我父亲说,这在集体劳动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在我小的时候,看到家里有一些花花绿绿的小票,因为上面有数字,以为是钱,偷偷的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过了很久,也没有人说钱不见里,就拿出来玩,我妈妈看到了,就说:“这些票你是在哪儿找到的,我以为都扔了呢?”我问她这些有什么用,她拿着一张张不同颜色的小票告诉我,这张是用来扯布的,这张是用来买米的,这张是用来打油的。后来,我知道了那些小票叫布票、粮票、油票。他们不是钱,但在过去光用钱买不到东西,得有它们才行。
小时候,我最喜欢到叔叔家去玩,因为叔叔是村干部,他们家有一台唱片机和一台收音机,收音机可以收到讲故事的那个频道,唱片机可以听悦耳的歌曲。叔叔常说,要是通电就好了,可以看电视。有一次,妈妈去城里有事,把我也带上,我终于看到了电视,看到鞠萍姐姐在教小朋友画茄子,我觉得电视真是太神奇了,梦想我们家有台电视。90年中的一天,父母一大早就出去了,很久都没有回来,快到中午,看到爸爸扛着一个大纸箱,妈妈在后面扶着。我和哥哥急忙跑出去,兴高采烈的问,“里面是什么呀!”,爸爸说装的是被子,“不可能!不可能!我看到上面画了一个电视呢!”果然,箱子打开后,爸爸从里面抱出了一台14寸的熊猫牌黑白电视。那时电视机要靠安装高高的室外天线来接收信号,信号也不是很好,只能收到中央一台和贵州台,但给给我们带了无穷的欢乐,至今仍记忆犹新,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上高中时,家里买了一台21寸的彩电,能收到更多的电视节目,看到了更多更精彩的世界。那台黑白电视机也光荣的退役了,叔叔家的那台收音机和唱片机都进历史博物馆了。
记得在上五年级的那个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妈妈给我买了一双系带子、里面有毛的皮鞋,当我穿到学校的时候,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但下课后,平时要好的小伙伴都不和我玩了,理由就是我穿的是皮鞋,他们穿的是布鞋,如果要和他们玩,就要和他们轮流换鞋子穿,为了获得友谊,我只好同意了。当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大家都穿皮鞋,又觉得以前的布鞋挺好看。也记得以前每到农闲的季节,父母到城里走亲戚临走的时候,总是用一只蛇皮口袋装很多衣服来给我们姊妹穿。如今,我们自家里衣柜的旧衣服也很多,妈妈总是说“拿去送老家的那些侄女吧,怪可惜的。”我们笑着说:“现在谁还要这些旧衣服,送人都拿不出手了”。是啊,侄女来我们家的时候,看见他们穿着可用时髦前卫来形容了,谁还回要旧衣服呢。
在我的记忆中,我、我的家、我的亲戚、我周围的人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瓦房变平房,从步行到摩托车小车……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大家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小时候,我对引起这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并不知道,后来知道这些是因为国家进行改革开放而而带来的变化。作为在改革开放时期出生的一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喜悦,我们虽没有感受到那种思想和生活方式巨变带来的冲击,对改革开放的体会也没有父辈那样深刻,但为家乡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要继承上一代人们建设家乡的豪情,为构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的美好家园不懈的努力。
作者简介:
罗振,男。兴义市作家协会会员、《兴义教育》编辑。多篇散文、通讯作品曾在《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黔西南日报》等媒体发表。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