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的除夕夜
作者:翟玉珍(子墨 )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转瞬新年已至,在这阖家团圆,共庆丰年的时刻,“梧桐河老兵”平台,正在播报我父母亲,抗战驱寇,援朝抗美的英雄事迹,重温他们的光辉历史,心中更多了一份骄傲和思念,同时也唤起我童年时光,除夕之夜的一段幸福回忆。
记得小时候,我家土草屋的东墙上总是悬挂着几款乐器,有父亲平时利用休息时间亲手制作的二胡和板胡,另外还有一把小提琴。

每当大年除夕之夜,父亲总是会先拿起二胡,为我们演奏几曲,印象最深的曲子是“扬鞭催马送粮忙”、“喜洋洋”、还有“军民大生产”,我们姐弟三人端坐在炕上,享受着父亲沉浸在乐曲中的样子,只见他嘴角微扬,左手抚琴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的跳着芭蕾,右手用力推拉运弓,仿佛要把心中的情感都抖出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开心极了!伴着幽美的旋律拍手和声齐唱,那种快乐就如一场花开,有多少欣喜就洋溢着多少灿烂。到了兴致最高昂的时候,父亲便会取下墙上的那把小提琴,对音调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不是普通的琴,无需演奏,便散发出优雅的气质和年轮的沉淀,它曾跟随父亲征战沙场,见证了英雄老兵们血与火浇筑的刚强!
洋洋盈耳的琴声在小草屋回荡,牵动着我们的思绪,一同飞扬。
此时,母亲坐在炕头上,为我和哥哥制作手提灯笼,简单的罐头瓶和彩纸,在母亲的巧手装扮下,很快就变成了一盏漂亮的荷花灯,荷花灯在美妙的琴声中旋转着,旋转着一束绚丽的光环,旋转着我们美丽的梦,我们仿佛看到父亲戎装一身,从硝烟战火中走来时的英姿,仿佛看到母亲越过“三八”线,在敌机的轰炸中,坚守着电台,用那永不消失的电波架起通往祖国胜利的桥梁。我们仿佛听到,父母亲在支援北大荒建设中立下的铿锵誓言。

婉转悠扬的琴声好似潺潺流水,又如花针般细雨,轻轻的淌过我们的心叶……将所有的梦编织成灿烂的礼花。
年夜饭后,我们欢喜的带着荷花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给邻里拜年。
那个时候,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快乐,因为有父母的呵护和哥姐的陪伴!更因为我们是英雄的儿女,心中更多了一份骄傲和自豪!

作者简介:翟玉珍(子墨),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高级英语教师。热爱文学,喜欢书法、绘画。许多书画作品获得省、市级最高奖项及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奖,2022年10月,参加中华诗人百强赛并获殊荣,诸多诗歌发表于《诗刊》《新时代》《青年文学家》等,现任侨都文苑二平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