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的花藤
文/林颖
久居嘈杂的城市里,唯有心灵是宁静的。深夜,摆脱白天的喧闹,静静地走进书房,万千思绪随电脑键盘滴嗒敲响。翻滚的记忆似乎像缠绕于心灵的花藤,让我难以忘怀。 小时候,我的家坐落在一片胶林里。那低矮的瓦房,小小的院落,门前洁白的石榴花,门后瓜架子上的南瓜藤,家门口的小河里悠悠戏水的肥头大鹅。邻居家盛开的三角梅花和汪汪叫的小狗,那条弯弯的沙土路,特别是摇曳在我睡梦境中的那棵叶繁枝茂的大榕树,还有树下那一群摇头晃耳的胖水牛,那仿佛是画家用炭笔随意画出来的一幅素描画。它构成了我儿时的美好记忆。 那时,常常听母亲说牙痛,吃不了冰冷生硬的东西。由于我年纪小,无法感受到牙痛带来的痛苦。每次在母亲面前我啃甘蔗就像老鼠啃番薯一样——不用削皮照样吃得飞快。母亲听到我啃甘蔗的声音,嘴馋起来。我一口咬下一小块甘蔗,用小手慢慢送进母亲的嘴里。看着母亲开心地吸吮着那块小甘蔗,我高兴地咬下很多块,装满一小碗放在母亲的面前…… 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那少得的可怜的积蓄平时放在母亲的贴身口袋里,家里人都不舍得乱花一分钱。虽然家里穷, 但遇到别人上门借钱时,母亲却从不拒绝。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冬天,天气出奇的寒冷。有一天,邻居王奇的父亲患上重病,家里没钱治。他跑了一家又一家,却借不到钱。母亲知道后立刻从贴身口袋里掏出积攒多年的一点积蓄,让父亲赶紧送过去。当王奇看着父亲递上来的一叠毛票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大家知道我的父母借钱给王奇时都嘲笑起来,说借出去的钱就像打水漂一样,有借无回。我的母亲听了只是笑笑。为了教育我,母亲把我叫到身边来,语重心长说:“如果别人向你借的是救命钱,只要自己有,那就不吝啬借给他,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几十年过去了,母亲的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里。 念初中的时候,我喜欢跟着母亲一起到生产队后面的小树林里砍柴,到大山里去看美丽风景,欣赏山兰花的美丽绽放。等到天色快暗下来,母亲用单车拉着我回家。坐在单车的后座,我欣赏山上盛开的木棉花,笑声洒满了一路。
每年暑假回到家里,我顽皮的像只野猴子,跳上跳下的,时常到处玩耍。有一回不小心打烂家里的玻璃窗,手上被碎玻璃扎破流出了血。我害怕母亲责怪,便故意说是邻居家的小孩打破的,在屋里忙家务的母亲却心知肚明,她抱着我,趁着给我包扎伤口的时候,慢条斯理地说:“我的好女儿,还记得以前你把碗打碎了,捧着碎碗跑到我面前,哭哭啼啼说是自己不小心打碎的。现在怎么变得不诚实了呢?”我埋头在母亲的腿上羞得不敢吭声。在母亲的耐心教育下,我点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那时,年少的我很贪玩,每天夜晚,我和同伴来到离家不远的小桥边,在静静的夜光下,我们说着悄悄话,一起捉迷藏,玩累了,躺在小桥的水泥板上,心想着这座小桥不知蕴藏了我童年多少有趣的故事。当我们玩得忘记回家的时候,母亲就一路喊着我的小名寻找过来,这时,我和小伙伴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母亲是我的“保护伞”。有母亲在,再大的风浪也能闯过去。有一天下午,母亲到田地里给秧苗施肥。母亲挑着粪肥走在前面时,我紧跟在后面。到了田里,忽然,
天空乌云密布,雷声响起,仿佛整个天空都在晃动。母亲急匆匆牵住我的小手往家的方向奔跑。在田间小路上,瓢泼大雨淋湿了我和母亲。这时天空刮起了大风,把我们刮到了小路旁的深水沟里,我在淹过脖子的水里被吓得“哇哇”大哭起来。不一会 ,大水把我冲得离母亲有几步远,母亲急忙游到我身边,一把拉我起来,脱下外衣包住我扛在肩上,经过几次挣扎,终于爬出深水沟。在风雨中,我胆怯地拨开蒙在我头上的衣服,只见四周白茫茫一片,我已分辨不出母亲的身上流的是汗水还是雨水。那一刻,我感受到母亲伟大的爱,那是一种无私的母爱。这种爱一直照亮我人生前进的道路 不知不觉,这么多年过去了,月依旧是家乡明,水仍是家乡清。长大后,我在外地工作,总以为恋家的热情会随着岁月的递增而消退 ,其实不然。每每离开家,母亲都会定期打电话给我,嘘寒问暖,母亲的爱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思念母亲的情怀依然是那么深沉。我的那些姐妹都嘲笑我是离不开母亲的恋家女。没办法呀,谁叫母爱是情与爱交集的心灵花藤。
当我从外地回家时,看到的依旧是儿时熟悉的风景。在家迎接我的依然是那年迈的母亲。母亲眼不花,耳不背,乐观的母亲跟我讲起儿时的故事还是滔滔不绝、神采飞扬。 陪伴母亲的日子是幸福的。那天午后,我挽着母亲的手漫步于胶林。冬日的胶林里,只见地上落满了胶树叶,淡淡的阳光透过树枝照射下来,这样的风景浑然天成。我和母亲走过胶林,爬到小山坡上,眺望着远处的村庄、田野、河流……我们曾经熟悉的风景都仿佛被阳光浸染上神奇的色彩。 家的魅力在于亲人之间的情感,有苦有甜。这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一出生就播下种子,默默生了根,发了芽,随时扎根在我心灵的深处。母爱,对我来说是一生难忘的情怀,是我终生难以释怀的心灵花藤。
作者简介:
林颖,女,1966年5月出生,海南省临高县加来镇人。系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临高县作协副主席、临高县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乡土协会会员、海南散文诗社会员。已在《珠江》.、《天涯》、《东方女性》、《椰城》、《五指山》、《广州日报》、《南疆诗刊》、《诗文学报》、《乡土诗人》、《海南农垦报》等各刊物以及多种选本发表过诗歌.散文若干首(篇)。2015年2月份出版个人诗集《心灵的花瓣》,作品多次获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