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九寨沟之行
文/姚冰冰
早就闻说九寨沟的神奇与美景。俗话说,去过黄山归来不看山,去过九寨沟归来不看水。我们兴致勃勃地踏上这个旅程。
这次我们旅游团队是在成都拼团的。所以团队的人都不怎么熟悉。车上有一位坐在最后排的男士。穿着打扮不俗,但很受导游蔑视。出去旅游的人都知道。被导游瞧不起的往往是钱化得不多自费项目参加的很少的人,而这位估计也是这一类。此人沉默寡言,脸上布满阴云。行李也不多,就背了一个鼓鼓的背包。但是他那忧郁的眼神,还是让导游很不放心。就处处关照注意着他。可能是导游见多识广吧,感觉他似乎有什么隐情。
经过大巴车一天的颠簸,我们在寨口镇里住夜。第二天在导游的带队下精神抖擞地进入景区。只见景区内四周群山耸峙,雪峰直插云霄,河谷地带奇水荟萃,各种珍贵的植被浓荫纷披。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海子和五色钙化滩如珠如玉穿插其中,时有瀑布哗哗溪水潺潺,真是美不胜收。游玩是乘公交车一直上到九寨沟的最高处3100海拔的日则沟,也就是离天最近的地方。然后再一站站地往下走,每到一个景点,游客们都纷纷拍照留影。导游见他无动于衷。说这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也让他留个影。他淡淡的说,不配。虽然他不拍照。但还是游得很仔细。几乎不拉下每一个景点,并常常自言自语地似乎在和谁说话。
最后来到了珍珠滩瀑布前,他主动让导游给他照个相。说是想照个全家福,一句话把导游给楞住了。只见他从鼓鼓的背包里取出一个毛绒绒的玩具金猴,然后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笑吟吟的少妇与一个小女孩的合影。他捧着那张相片凚然泪下。然后庄重地举起相片和玩具金猴,导游一下子明白了,认真地接过他的手机,调正好角落给照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当时在场的旅伴看到此情景都感觉鼻子酸溜溜地不是滋味。那珍珠滩瀑布,是西游记电影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片头景色。而他选择了在这里照全家福。
在回程的大巴车上。中年男子表情似乎轻松了许多,车里的气氛也亲和了许多。在团队内旅友们温暖而又关切的眼神里,他缓缓地道出了他的故事。原来他是一个生意人,在城里开公司。因为工作很忙,无暇顾及郊区的家里人,妻子则在家里带女儿。妻子曾多次跟他说,听说九寨沟的风景很美,带我们去玩吧。他答应了,说有空一定带你们去玩。在这期间他来过九寨沟两次。第一次带客户来,赞叹这里的景色确实很美。第二次又带了一批更重要的生意伙伴来,为此还谈成了一个不错的项目。于是,他下决心安排好一切事务无论如何也要带妻儿来。那金猴玩具是答应给女儿买的,可爱的小女儿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了。但正当他兴致勃勃回家准备实试这个计划的时候,突然闻讯家里发生了
意外。妻子开车送女儿上学路上,发生了车祸……一声撕裂的叹息,深深地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大巴车里好长时间一阵沉默。呵,生话为什么总会在你最疏忽的时候让你承受最隐秘的最苦痛的战栗呢。中年男子最后吐出的一句话让一路曾滔滔不绝的导游也沉然了,他说,这四月份的九寨沟瀑布太瘦了,他准备带着他的全家去游览更美更大的瀑布。
车窗外山峦起伏,一株株的白梨花擦身而过。高原上特有的大片大片浓厚的云层温情地悬挂在山头。我突然顿悟,大自然这充满大爱的人间仙景,是最能直接给伤痛的灵魂以援助的地方。在自然纯净的怀抱里,其实每个人都在释放着属于自己的狭窄和丑劣,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慰籍或者逃避着什么……
作者简介:
姚冰冰,江苏无锡人,文字爱好者。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