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竹
文/草茵
竹与梅、兰、菊被誉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竹子以其挺拔秀美,苍翠欲滴 受到人们的喜爱;它凌霜傲雪,偃而犹起的品性甚至被士大夫阶层视为气节和风骨的象征。“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画竹无数,他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的正是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竹子清新脱俗的风韵,也令宋代大诗人苏轼感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的生命力旺盛。它可以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野,也可以广植在小桥流水的庭院中。它经霜不凋,春来又发;枝叶摇曳,风姿绰约。那漫山遍野的绿色竹海,挨挨挤挤,生机勃勃,为大自然平添了靓丽的风景。
古往今来,因为人们的喜爱,更兼有文人墨客的推崇。竹总是被表现在不同时期的诗词画赋中。古老的《弹歌》一唱三叹:“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煌煌《诗经》也反复吟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唐朝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一幅动人的画卷;柳宗元的“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则又是一幅清丽的山水小品;唐诗人李赤的“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则更像寥寥几笔的写意;郑板桥的“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是归隐山林,独善其身的写照;“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则是宅心仁厚者的内心读白。以竹写景,以竹咏志,借竹抒怀,成了人们特别是文人雅客千年不绝的题材。
竹也是绘画的好题材。白居易曾赋诗:“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刘禹锡也有“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的诗句,都是称赞竹子挺拔坚韧和虚心向上的品格。竹以其独特的精神风尚和审美价值,激发了不同时代画家的创作灵感。在唐代画竹已成风气;北宋的文同以善画竹著称,他主张胸有成竹;大文豪苏东坡的墨竹更是自出机杼,别有逸趣。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瓒;明代的王绂、夏昶、徐谓;清代的石涛、郑板桥、蒲华、吴昌硕,也都是写竹画竹的名家。特别是郑板桥画的竹,简约概括,富有天趣。诚如他在《竹石图》中的题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笔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竹也被作为典故和传说记载在史册。传说当年舜帝南巡不归,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投于湘水,遂为湘水之神。诗人屈原在《湘夫人》中写道:“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清代的戏曲家洪升也有“斑竹一枝千滴泪,湘江烟雨不知春”的诗句。历史上还有“竹林七贤”的故事。说的是魏末晋初,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七位名士,他们终日优游于竹林,纵情于美酒诗文。所以后人常常用“竹林宴”、“竹林狂”代表饮宴。南宋诗人辛弃疾尝有词曰:“纶巾羽扇颠倒,又似竹林狂”。相传东晋名士王子猷偏爱竹子,每寄居空宅,便令种竹,常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宋代诗人刘兼在《新竹》诗中赞道:“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另外与竹子有关的成语也有很多。如青梅竹马、竹报平安、罄竹难书等等,都为人们所熟知。
中国人使用竹子的历史很悠久。竹子的用途有很多,它可以观赏悦目,有“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的好处;也能搭房建舍,为人们遮风避雨,居家安康提供便利;竹笋美味可口,可以做成菜肴佐餐;竹干可以做成不同的乐器,袅袅“丝竹”之声,可以陶冶性情;竹根可以雕刻成工艺品,让人们闲暇把玩;竹子还可以编织成各种艺术品和实用物品。传统民间的竹编有凉 席 、凉枕 、扇 、箩 、筐 、篮 、箕畚等生活日用品 。伴随现代工艺的发展,竹经过特殊处理,还可以加工成精美的地板和家具。竹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了。
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用竹简书写、记事。《尚书·多士》有“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之语;《后汉书》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那时的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有裁、切、杀青、书写、钻孔、编缀等制作流程。每片竹简写字一行,然后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应该说竹简为我们后人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文献,功不可没。
古人在评价竹时,有“七德”之说:“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正因为竹有“七德”,所以竹的品德风范可以帮助我们启迪人生,并给人以智慧。所谓“虚心竹有千千节”。由于竹虚心有节,有正直质朴的君子风范,所以被人们奉为楷模。古人还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慨然的气节。人们还以瘦竹比喻廉洁刚正;以竹的四季常青,作为老年人健康长寿的象征;以竹的茂盛,象征家业兴旺发达。在大自然中,竹是慷慨的、无私的,它毫无保留地向人们奉献。人们广泛栽竹,品赏托志,以竹传情,把竹子坚忍不拔的品质作为人生的写照和团结的象征。
作者简介:
蒋恩宝,男,汉族。在企业做过宣传、行政工作和经营工作。曾在报纸、杂志发表过多篇稿件。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