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
第32回 古城雄立幽方(一)

走在古城的中轴线——步行街,环望商铺林立,追忆往来憧憧。淹没在尘嚣的古迹,和毅然傲骨的历代残存。不仅让人黯然神伤!如今寂寞的古城,与曾经繁盛的古建筑,只能情中含景,景里有情,但已很难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了。
登上39级台阶的北镇鼓楼,曾经广宁城内的制高点,虽然如今早已被城内的高楼大厦所湮灭。但是依然是广宁城中心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建于辽大同元年(947年),是显州城的南城门,也是广宁城建城之始。而广宁城毁于1976年,广宁城共存世1029年。而今残存的北镇鼓楼,依然旌旗招展,巍然屹立。鼓楼前门有时任县长李万里的“幽州重镇”和后门北镇书法家万寿颜所书的“冀北岩疆”,八个大字都雄浑有力,寓意深远。也充分说明了明代时广宁古城的重要性。
鼓楼前40米处的李成梁石牌坊,为万历八年(1580年)所立,至今442年。也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存,更是一个难得的艺术品。难怪与李成梁有世仇的努尔哈赤在攻克广宁城时,没有将它推到,看来努尔哈赤像传说中那样对于李总兵仍有别样的情愫,或是对这座完美的艺术品赞赏有加。李成梁石坊,其规格远远高于东北地区的其他石牌坊,门楣之上竖匾“世爵”二字,如今依然清晰可辨。而下面的横扁“天朝诰券”和“镇守辽东总兵官太保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的字样,也能很好的辨别和诵读。石坊上的雕刻也异常丰富,间饰的人物、四季花卉,鲤鱼跳龙门、一品当朝、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龙、五鹿、海马朝云、犀牛望月、喜禄长寿封侯等浮雕,堪称历代君王旌表之极品。也充分的说明了李成梁的丰功伟绩,和崇祯皇帝对辽东边陲与李成梁频发捷报(曾奏十次大捷)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同于宁远城(兴城)祖大寿和其兄弟祖大乐石坊,那是得到了崇祯皇帝默许而自建牌楼。
广宁城北门,靖远门内,古城东北隅。两座古塔庄严素丽。像两支银白色钢枪直插云霄。已有近千年的辽代建筑,亦是不是北镇之风向标。东塔高43.85米,西塔高42.62米 双塔相距43米。是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为其父亲耶律浚与奶奶萧观音所修建的昭雪白塔。千年的冤案虽得昭雪,可惜,大辽江山已经满目疮痍,摇摇欲坠。二百多年的大帝国被一直压迫和剥削的一个部族,女真族取而代之——大金。和李成梁石坊一样,莫名的被保留下来了,就连后来的日本鬼子轰炸机都没能撼动其分毫。所以说,我们是幸运的,眼望双塔,思绪万千,蓦然回首,瞬息千年。
有词道——
山水之间重镇,古城雄立幽方。一千载光辉岁月,十三山忆海情长。处处叹凄凉。
辽韵明风清史,碑林塔影庙堂,太平鸟松间唱晚,紫尾燕云下鸣殇。草木俏夕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