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2096期〉
新年特刊【新年寄语】
同题诗《回家过年》
作者:飘 阳光波 任晓芹 王映
飘诗歌《回家过年》
合诵:延午 飘
图片制作:夕蓝 阳光波
总编:阳光波
责编:夏 天
























【注顺序不分先后】


回家过年
文/刘彩华(飘)
合诵/延午 飘
回家过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不仅是是一种仪式,更是生活中最真的深情。对家的奔赴,是游子心的归属。家是我们精神的领地,是经历风雨停泊的港湾,是努力打拼,辛苦工作,跨越山水的唯一目的地。
回家过年,是父母对孩子的期盼,是孩子对家的牵念。三百六十五个日夜,远方的游子,如飞出去的风筝,渴望年的丝线把自己拉回母亲的身边,拉回故乡的圣地。回家享受浓浓的亲情,找寻久违的熟悉味道。
回家过年,放下一年消弭我们的磕磕绊绊,焦虑烦恼,休整心灵重新启航。生活的艰辛,给大多数人磨历,面对真实的生活,人们演绎着不同的角色,只有回到家里,才可以卸下伪装的面具,轻松的做回自己。
回家过年,触摸门前的福字,是心里的温暖,是眼眶里蕴含的泪花。风中的大红灯笼,照亮的是回家的路,那点点的红光,胜过他乡璀璨的焰火。不管走多远,心里的那盏家门前的红灯,永远熠熠闪光。
回家过年,抛去一路的风尘仆仆,亲吻故乡的山水,亲吻曾经住过的老屋,拥抱白发苍苍心心念念的老娘,深切的唤一声朝思暮想的阿爸。此时的情感,是涛涛的江水奔流绵延。
回家过年,就连那除旧迎新的鞭炮声,都是那么的悦耳动听,因为双脚踏在家乡的土地上,因为是在浓浓的亲情中。
回家过年,无论路长路短,都载着沉甸甸的希望和亲情,伴着冰雪消融,迎来春暖花开。看那摇动的树枝,依稀有迎春花的身影,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是人们心中不老的城,而那城里城外的故事永不完结。
回家过年是相逢的喜悦,也是离别的伤感。最初以为只有离别,才能更好地出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归来,才能更好地前进。家乡的土地留下我们的灵魂,每一年游子们都希望能用脚步丈量回家的路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归乡忙,人们就在这忙碌中洗掉一身疲惫一路出发,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
——阳光波随笔
女儿说,没有任何一个节日能像过年一样,无论在哪里漂泊,也无论距离远近,临近年关,都归心似箭,而且尽最大的努力回家过年,大年三十儿这一天都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享受那份唯在过年特有的和谐幸福感与久违的快乐,新年才不会留下遗憾!
是的,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平时再忙再累,也要回家看看。那一句爸、妈我回来了,承载着多少牵挂与思念,那一声声过年好,装满了无限的祝福与祈愿!
尤其疫情放开,太多的人隐忍了三年,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回家的脚步,虽然北方正赶上大寒节气,天已经冷到极致,但一想到马上就能与亲人团聚,那份温暖就像是春天。
这个特殊的冬天,一个疫情,让我们感同身受,一起经历了黑暗的痛,也一起熬过了身心的折磨,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亲情的陪伴,更领悟到只有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才能过好每一天!那些被留在2022年的身影,成了亲朋痛彻心扉的思念和伤感!庆幸我们依然能看见阳光,蓝天,白云,一江春雪,远山,还有想见的人的面!哪怕一声问候,知道你在,我在,与岁月一起在,便是幸福的暖!
天空飘着细小的雪花,路在身后一点点后退,我知道离妈妈家越来越近了,昨晚兴奋的心情竟然失眠了,像孩子一样,想妈妈了,年龄越长,这份感觉越强烈,有妈在,心才有安处,这稀里哗啦的人生啊,所有的委屈与辛酸在见到妈妈那一刻,一声妈妈我回来了,都将成为过去,使疲惫的心灵得到释然!


回家过年
文/任晓芹
我的老家,在渤海平原上,一个叫东雷埠的村庄。我在这里出生上学,读小学、初中、高中,童年幻想、少年渴望、青年成长,都是家乡大地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和家乡甜美的水给了我茁壮成长的滋养,还有父老乡亲辛勤劳作、勤俭持家、言谈举止,在我心中树立起努力学习的榜样,激励着自己好好做人的道德情操,从而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学习和改革开放发展的机遇,才走上高考的独木桥,离开美丽的家乡到高等学校深造,毕业参加工作。因此,改变了生活前行的方向……
从老家走出来,尽管经历过道路泥泞、坎坷,但是自己始终带有梦想飘向远方的眼光,也有带不走回忆的梦乡。幼年,我总想早些离开父母的怀抱,插上飞翔的翅膀,去实现属于自己最美的梦想。成年后,家乡成为追随梦想放飞的地方,漂泊在遥远肥沃的黑土地上,原始森林浩瀚的林海,一度被堵在了回家的路上……
无论是为了人生梦想,还是独自品尝在异乡漂泊的孤独,都是为了生活,放弃万家灯火下的温馨,相距近两千公里的路程,让回家过年享受一个月的探亲假,变成了一年中最美的期盼!
人,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过年呢?因为春节有生命中的仪式感。无论自己在外闯荡顺利与否,都有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那就是我童年成长的老家。那时,在老家有最痛苦的俩个人,一个是爹,一个是娘。生恩,断头难报;养恩,断指难还。母亲是儿女避风的港湾, 父亲是儿女乘凉的参天大树。回家,是做儿女归心似箭的渴望;是伟大母亲最甜美的心灵呼唤;也是做儿女漂泊他乡一年归航的灯盏;如今是驱走疫情迎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大美春天……
我调回故乡工作已三十七年了,按民风民俗,每到年三十(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迎新年,新颖的“桃符”换旧岁,大红的“福”字上宅门,精美的“窗花”纳祥瑞,火红的“灯茏”迎新春,中国红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午饭后,必须去墓地祭奠逝去的亲人。孝敬、孝顺老人是做子女天经地义的头等大事。如今八十八岁的母亲身体康健,让我们兄妹五人有着无上的荣光……
家,永远是自己心中最温暖的幸福港湾,有一颗心在等待,有一份爱在呼唤,家给人以归属感,是最能包容自己的地方,给予自己奋发向上的力量。在外打拚辛苦奋斗一年,离家的距离,无论有多远,也一定要回家过年。人生,总有一个地方,容自己栖息片刻,给予自己心灵的慰藉及重新整装待发的生活激励起勇气,期待来年有一个美好的福运,这个地方,就是自己母亲健在祥和的家园!


回家过年
文/王映
那一缕缕
夹杂着寒风升腾的炊烟
带着浓浓的香气
飘出故乡的年味
回家过年
收拾行礼
那盛满汗水的大包小包
被乡情撑得笑开了花
车上,我不停地向外张望
眺望归乡的路,弯弯曲曲
妈妈
你那忙在灶台旁的身影
就在我眼前重现
妈妈
您就是家,您就是年味
车厢里,山南海北的腔调
浓浓乡音挤出车窗
各自飘向自己的家门
归心似箭
村口,那棵大榆树,挂着冰结
仍就守候在那里
土窑洞的烟囱里,冒出股股年味
妈妈,我回来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