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伟人毛泽东(组章)
诗/刘志宏
诞辰韶山
1893年12月26日,一声啼声似钟的壮美,让龙之血脉溅起的锋芒打湿了历史的双眸。刹那间,韶峰的怀抱里,一串铿锵响亮的回声,灿烂了整个华夏。
冲上屋场,山前塘后,那轮冉冉升起的朝阳,从出发的那一刻起,就与我们一路同行,与共和国崛起的历程一路同行。
虞舜回眸,以眩目的辞采看中国人民的儿子挥动巨手,让杜鹃花的馨香,吹走华夏一世的沧桑,吹绿神州百载龟裂的心田。
从此,伟人毛泽东,站在历史的潮头,在风雨之间,有声有色描绘着光明与希望,有情有意地拥抱着酸甜与苦辣。
于是,韶河浇灌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茂盛的庄稼,灵性的钢花以及满目欢歌笑语的叠现的气息,让一种尊严,一种神奇,一种壮美,聚起浩浩荡荡的中国风,在世纪的额头,伴着历史不散的烟尘缓缓倾泻那些不平凡的章节……
南湖红船
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滋润,在中国革命史上,早已闪亮成一种图腾。
劈开世纪的波涛,凝铸真理的雄风。十三名年轻的水手,挥动共产主义大奖,以涨血的魅力,实放出超群的重量与实力。
从此,中国巨大的叶中,一片清新的呼吸高扬马列主义旗帜,让古的辉煌,在劈波斩浪的一刻,裂变中国革命母性的哲学,播种真理和阳光。
从此,竹钉、乌统、大刀,以及赤色的信念,撑起了天映红了地,让党旗上经久默守的箴言,舞起华夏龙的气势,把红色革命中最最精彩的片断,朗诵成一部屡读仍鲜的经典。
南湖红船,灿烂在1921年那个夏天。永恒的不朽,飘出五星红旗壮丽的高度,豪唱一个黄皮肤民族的自强自尊。于是,一片茁壮的思想,穿越世纪的时空,丰盈所有的渴望,所有的荣光,所有的辉煌……
拥抱井冈
五百里井冈山,在历史的高度浓缩成一座革命的展览馆。
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党旗在这里辉煌,史诗在这里沉淀。血与火的年代,红米南瓜,曾养育了中国革命;稻草树叶,曾温暖了红色摇篮。
朱军长挑过粮的扁担,毛委员暖过腿的线毯,红军饮水的粗瓷大碗,锈迹斑斑的刀枪弹夹,至今还散发着烽火硝烟的壮烈以及一脉脉浓浓的思念。
从此,竹钉、乌统、大刀,以及赤色的信念,撑起了天映红了地,让党旗上经久默守的箴言,舞起华夏龙的气势,把红色革命中最最精彩的片断,朗诵成一部屡读仍鲜的经典。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大气与从容,犹如一片片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今仍灿烂着共产党人坚强信念,锻打着麦穗齿轮的不朽内涵……
红都瑞金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硝烟散去,战火歇息。七彩瑞金,在夕阳下静静地卧成一段浓墨重彩的传奇。
把目光伸进历史深处,红军烈士纪念塔的高度挺立着革命的重量,那颗信号弹自叶坪的黎明升起,叙述80年前一柄刺刀挑亮的警句。
曾经,烈火、弹痕和热血……让信仰以殷红的壮烈,勾勒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数十年前炮火轰鸣的预言;曾经,纪念亭、检阅台和红井……让铁锤和镰刀种植的光明,销毁了黑夜长长短短的镣铐,兀立瑞金城充满力度的威严,点燃中国革命的晨曦。
太多的呐喊,太多的英勇,太多的记忆,在血火烧铸的砖石上深刻成一片印记;无数的惊叹拥抱着沙洲坝厚重的热土,以鲜血和坚贞奠基共和国的基座,灿烂亘古的壮丽。
矗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骨骼中,岁岁拔节的是革命的精神,是不朽的真理,是创建和谐盛世的警句!
遵义的军号
在这里,所有双眸都醒着。不眠的灯火透过灌满铁质的长夜,一任遵义会议曙光烘烤黎明前的寒霜。
赤水河的硝烟,泸定桥的呐喊,历史在这里稍稍休息了一下,中国革命便脱离了险境。于是,军号嘹亮,战马嘶鸣,一条钢铁巨龙化去新春肌肤上的凝重的霜雪,裸露出铁锤镰刀高昂的脊梁。
独立寒秋的身影,深刻地揭示出谬误需要纠正的真理;彻夜通明的胆识,穿透钢墙铁壁并使革命航船的方向隽永悠长。
从此,万里长征路上,领袖的目光跋涉在一行行诗里,让遵义的灯光,夯实中国革命的基座,让枪口的灼热穿透滴血的黑夜,让历史的脚步领略一种大气,一种崛起,一种无与伦比的伟大!
遵义的灯光哟,翻开经典的书页把永恒交给昨天,把思想交给遥远。那片不眠的照耀,以光芒万丈的含金量,豪唱一片历史与现实的辉煌!
长征
无论季节怎样变幻,1934年的那篇大写意,都会在世界的每一个脚落,唱响铁锤和镰刀的自豪。
颦鼓声声,一曲《十送红军》旋律飘过瑞金的双眸,溅湿依依惜别的视野。悲壮的夕阳里,长征将革命搓成长长的纤绳,在一双双贫穷编织出的草鞋上,嚓嚓的地回响。
大军西去,长戈蔽日,剑气如虹……
硝烟弥漫的娄山关,长枪和红星挑起阶级的呐喊,让腿缠绷带的革命开怀地大笑;四渡赤水,声东击西,让黑暗的惊叹从浪花上跌落;飞奇泸定桥,英勇豪迈,十三根铁链铭刻着千古的壮烈;爬雪山,一曲人类的壮歌抒写历史的深度;过草地,千里困苦的艰险礼赞着胜利的曙光;会师会宁,奠基西北,宝塔山撑起了中国革命浩浩的晴空……
毛泽东挥动巨手,以独特的想象放飞雄奇的诗意,伴着浓烈大气的草书,展示中国革命史上独具魅力的章节。
长征,烈火与信念的一次创造,新生与死亡的一次启迪。千万里脚迹的深处,遵义会议的灯光逼退了四面的阴云,让醒着的子弹和信念一起上膛,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锤炼出真理的太阳,照耀中国革命的胆魂。
哈达铺
信念的列车,从红都瑞金启程。挥师西进的雄风,掀起冲天狂飙,在中国革命的版图上,让亘古的长啸茁壮铁锤镰刀撞击出的不朽精神!
终于,在哈达铺这个刚劲的音阶上,长征的火种点燃一片红色的土地,滋养疲惫的身心,蓄蕴奔雷的烈性;终于,草鞋、红星和长枪,融入加油站的秉性与血质,让革命在喘息之间,耸立成长征北上的里程碑。
哈达铺哟,揣一腔忠诚,用激情挑亮黎明,用乳汁点燃信念,用热血温暖艰苦,用生命捍卫爱憎。
因此,扼守着血腥的暮色,粮食、马匹和冬衣,蘸着军民鱼水的深情厚谊,将万里长征在坚定的期望中养育的超凡脱俗;“长征第一街”的灯光,照亮陕北的黎明,扬起革命的航程在领袖深邃的远望中操练开国大典的隆重!
于是,叱咤天边的风云,洗涤着千山万水的硝烟战尘,在温暖的阳光下弥漫成迅疾的闪电,让那面猎猎的战旗,擂响生命的神威,昂首飘红大西北的天空!
会师楼
高高地耸立在陇原大地。夕阳,将雄伟的身影凝铸成一幅剪影。
历史的记忆里,锣鼓响,秧歌起,漫天红旗让三军举臂欢呼的闪光时刻,永恒成中国版图上不朽的绝响;炮火的史诗中,爬雪山,过草地,红色征途奠基大西北的壮举,创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度大气大手笔!
米酒油糕大红枣,拥抱里袖住一段难忘的阶级情;
团结胜利向前进,泪光中凝结将士们不朽的憧憬!
英勇的一二四方面军,双手挽住了一个历史的坐标,让热血与忠诚,坚强与韧性,沿着两万五千里长征,铸就了昂扬的民族精神,在会宁夯筑普天下劳苦大众心中神圣的阳光。
与苍天同在,与宇宙共生。会师楼哟,耸起的是辉煌,是岁月的内核,是中国革命光辉灿烂的未来!
延安抒怀
满山的黄土浓缩一个不屈的民族,朝阳拥抱着宝塔雄伟的身影,把毛泽东身穿补丁的形象射向解放区明朗的天空。
枣园的灯光、杨家岭的炊烟、烈士陵园的肃穆……滚滚的延河不断汹涌着母亲的血液,燃烧的热望荡起四万万同胞愤怒的呐喊。
南泥湾的歌声、凤凰山的往事、抗日军政大学的激情……带着金戈铁马的烟尘,带着热血擦亮的号角,带着华夏儿女的阵痛,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在历史的呼啸里,广袤的黄土高原在安塞腰鼓强劲的节奏声中,耸立起革命昨天的灿烂;在八年抗战的辉煌中,窑洞里的灯光伴随着毛泽东的目光,延伸成一篇篇不朽的史诗。
中国革命博物馆哟,多少次闷雷滚动,多少次血雨腥风,那座雄伟的宝塔以博大的胸怀俯瞰全球,使共和国每个季节枝头上的阳光明媚烂漫。
当岁月又一次把双眸投向你的额头,那宝塔山屹立着的不仅仅是光辉的历史,还有延河水爆出的伟大和永恒!
人民英雄纪念碑
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正直坚实的身躯投影成长长的道路,用赤热的鲜血祭奠殷红生命盛开的一朵朵鲜花。
红色的诗歌,在历史尘封的拱门前,昂起沉重而又骄傲的头颅;正义的呼声穿过枪林弹雨的狰狞,将赤色的信念演绎成共产党人的一种精神。
生,在历史的呼啸里;死,在追求的永恒中。
一片铁锤和镰刀撞击出的最强音,让世人的思绪沿着黄河汹涌的呐喊,吟一路壮歌,溶入共和国的沧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火花,早已茁壮了祖国四季的春色。
风雨千年,沉默千年,坚毅的身躯永远植根于厚重的故土,以神的超脱容纳春花秋实的故园和沧海桑田的祝福。
巍然屹立在世人心中,一种旷世的思绪漫过上下五千年,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永恒节奏里,耸立成绝世的海拔绝世的高度!
长城畅想
多么厚重的砖石,从苍茫的历史深处走来,在华夏钢铁般的脊梁上蜿蜒龙的英姿,演绎一段又一段悲壮而美丽的神话。
抚摸曾留下弹痕的堞口,兵马俑坚毅的目光中,秦皇汉武挥鞭跃马,唐宗宋祖逐鹿中原,历史的烟尘磅礴着烈烈雄风与千古传奇。
秋风已落,秋草已黄,热血的土地被1921年那声惊雷震撼,从此,所有的共产党人都把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在黄河的咆哮之中,立足井冈,枪杆子挑出革命政权;奠基西北,红色的精神茂盛几代人的向往;翻越雪山,一双双草鞋捍卫着铁锤镰刀的奇迹;驰马中原,隆隆的礼炮击溃千年的黑暗……
长城啊,英武的身躯扭动着中国古老的图腾,博大的情怀唱响信天游的悠扬。在神州飞船劲射的雄姿中,在共和国卫队嚓嚓行进的节奏里,在炎黄儿女肃穆的注视中,将神州古老的文明和强大的内涵放飞到地球之巅,挺拔成岁月的盛典!
轻轻地走过汉唐宋,轻轻地走过元明清。长城,在五星红旗猎猎飘扬的蓝天里昂首跃起,漫过千年不变的神话,把那座闪光的桥,矗立在国人的心中!
仰读党旗
九十六把铁锤和镰刀蓄满渴望的太阳火,点燃了历史林林总总的期待。
聆听庄严的宣言,我们沐浴在一种崇高的境界里,记忆的烈焰如不朽的底板,冲洗出数十年风风雨雨的硝烟和弹痕,让感动的心在泪水的真诚里,浸泡出小米加步枪的朴素和伟大。
钟声响起时,那片红色的霞光覆盖了整个儿华夏大地,殷红的血飞溅青春的呐喊,在铁锤镰刀撞响的深沉回声里,历史一步步收藏起昨天的挂历,修剪出共和国挺拔的轮廓。
时光,很快地从齿轮和麦穗的思绪里走向世纪的春天,毛泽东挥动巨手,让世界从华夏巨轮高昂的汽笛声中,倾听共产党人穿透岁月的心声,以及明天的蓝图里和平鸽划出的那道吉祥与和谐。
中国,浩浩荡荡五千年,只有在铁锤的歌吟里,在镰刀的呼唤里,在共产党人热血浇灌的红花里,才昂扬起人类最明丽、最崇高的思想,使长城的尊严与世界平静地对话。
于是,九十六圈金色的年轮,把中国那古老而又年轻的身躯,冶炼成一轮永不坠落的太阳!
作者简介:
刘志宏,男,大专文化,政工师。1985年始发作品。作品散见于《甘肃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散文诗》、《诤友》、《青海湖》、《中国矿业报》等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上。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