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 与冲突》(六十四)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人类文明之种类丰富多彩,而且各种文明不仅仅集中表现于上层建筑领域,一切社会文明、军事文明、科技文明、商业文明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相互交流中的语言文明、举止文明、礼仪文明等等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但一切只有依道而行符合社会道义的人类文明才会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恒照世界。所以道义是社会规律在人世间的体现!一切人类顶峰的文明思想都是宇宙规律的总结与化身,它不以人的或神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有形的世界还是无形的世界只能尊重规律的客观性,而不可能通过主观能动性来战胜自然、改变自然、征服自然,包括古今一切的伟人、圣人、神人、真人都是如此。当下人类文明的使命就是促使东西方文明走向共和、融合而非冲突与战争!近百年来资本主义文明与东方儒道文明在东亚许多地方出现了文明融合,如中国香港,如新加坡,如中国澳门,如中国台湾。虽然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经对邓小平讲过“新加坡成功的关键是英国人留下的法治制度,而非儒家文化” 。但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文明和东方古老的道德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不仅仅发生在新加坡,而且在香港、日本、韩国等也已高度融合!

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就是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法治文明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倡导的公有经济与集体精神)和东方古老的道德文明(儒佛道耶回五大思想)三者完美妙合!文明大融合的地点又被人类历史选择在世界唯一幸存的古代文明承载地中国!人类历史的发展就像永不止息的车轮从东方碾到西方,当下又从西方碾到东方,从东方古老的《易经》到西方古老的《圣经》,又从《圣经》再次回到了《易经》。《圣经》代表了宇宙博爱精神,《易经》则是宇宙规律的自然化身。东西方文明融合也许体现在古代经典思想的互补与互鉴上!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与世界传统文化的妙合正在世界东方形成雏形,这将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限包容上,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可以包纳世界一切优秀而杰出的文明。

中国古典思想承载着真正的东方软实力,应与军事及经济、政治等硬实力并列使用才能阴阳互补立于不败之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特朗普政权贸易保护政策影响下已经开始动荡不安,我们必须以足够的实力应对帝国可能发动的战争。这就需要形成强大的对外实力去压倒一切发动战争的想法!而《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会给我们深深的启示!“势”即态势包括战争态势,也包括战前的政治态势,“势”有人造人为之势,也有天地自然之势,有军队之势也有民心之势。战争若借势而为往往事半功倍,如借助水势,山势,风势,火势,夜势,民心之势,政治高压之势,以及各种各样的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借助外势,往往以一挡十,以少胜多,以寡击众。当年秦军大将白起仅以二十万兵马借助山形地势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三国演义中的三次重大军事战役,如统一江北的官渡之战,连吴抗曹的赤壁之战,三分天下的彝陵之战,都是借助火势发起而最终达到战略目的。《孙子兵法.势》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不可穷尽”。势主要体现于奇正运用上,“利用奇正之变,以正御敌,以奇制胜”,这是《势》篇中心思想之一。“势”需要择人而任,可见战争中将帅指挥才能的重要性。一个杰出的军事指挥员,随时随地随战场需要,不断改变奇正战势,犹如阴阳相荡,天地万物方变化无穷,善用奇者,“百战不殆”。何为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即水流高速前进飘动石头;何为节?“鸷鸟之疾至于毁折”,即大鸟高速俯冲抓死猎物。故“势”险而“节”短,方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转圆石于千仞之势,以奇兵突袭无备之敌之势,将有体之“形”与无体之“势”完美结合。

军事文明体现在以战止战!军事战略体现在以实击虚。《虚实》是《孙子兵法》第六篇。什么是虚?虚就是空虚,在兵法上“虚”是指兵力分散之处或力量薄弱的环节;什么是实?实就是充实,在军事上“实”就是兵力集中之处或力量强大的环节。其实军事的计谋战术就体现在虚虚实实上。《虚实》篇的中心义理就是通过兵力分散与集中等战术调整造成某个局部环节上我强敌弱的局面,然后以优势兵力歼灭劣势之敌。在《虚实》篇中孙子提出了几个兵家重要思想,如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如避实击虚,如以逸待劳,如先发制人等等许多“因敌制胜”的作战思想。孙子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上,将孙子兵法充分运用,我军在声东击西,集中优势,敌进我退,避实击虚等运用上,都有神来之笔。 《军争》是《孙子兵法》第七篇。古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其实战争大多时间都花费在战争准备上,军资筹备,士兵训练,挑选将领,战略规划,战术筹谋,战略宣传,战术分化,以及占据有利势位,争夺有利条件等等。《军争》其内容就是作战双方如何争夺有利条件,以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孙子曰:“凡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诱敌以利,迂其途,则后发先至”。要想首先占据战略要地,必须用小利引诱敌人,让其作出错误判断,放缓前进速度,然后迂回包抄,出敌不意占领有利位置后形成战略合围。“以迂为直”之计是孙子《军争》篇思想的精髓。《军争》的过程本身就是双方条件在运动中相互转化的过程,因为争夺有利态势中,敌方倍道兼行,会造成辎重粮食损失或将士疲惫等,尚未开战,敌方气势已经受挫,锐气尽消。孙子说:“兵以诈立,以分合为变,见利而动”。在军争中,“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故军争之法,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我们在战争中常用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作战原则就源于此篇。 什么是军事文明?正义的战争目的在于止战而非发动战争!所以战胜对手不是目的,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走向和平才是战争的真正目的!《孙子兵法》共十三篇中主要军事思想就集中于前七章,而整个兵法十三篇未写如何发动战争去战胜对手!而是言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贵胜不贵久。这就是在战争中军事文明的集中体现。当今战争已由冷兵器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演变。《孙子兵法》中的许多战术思想虽不适用,但战争的基本规律和指导原则并未过时,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如“上兵伐谋”,如“兵以诈立”,如“兵贵胜不贵久”,如“不战而屈人之兵”,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如“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如“致人而不致于人”等等。当前中国面对的国际态势,已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当然决定胜败的因素很多,并非一部《孙子兵法》就可解决所有问题。及自苏联解体后,我们面对的国际环境十分险恶,西方资本帝国既想像东欧一样和平演变中国,又想像前苏联一样裂解中国,但西方帝国精英小视了中华文明中沉淀下的五千年政治军事智慧。《孙子兵法》所揭示的军事思想,既有兵家常识又有用兵规律,其中蕴含的兵道也是古老东方的道学思想在军事上的集中体现。道学思想就是太极阴阳思想,不管是自然还是人文,不管政治、军事还是社会、人伦,太极阴阳规律几乎无所不纳!人类文明不是从战争中获得,而是在和平中构筑!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