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除夕”“年”的传说(组诗)

“除夕”的由来
_ _兼观视频《请问:“除夕”的由来你知道吗?》有感
人人都知岁末除夕,为何如此几人明知?
看过视频已然明了,“夕”原怪兽害人不已。1
人中有人名唤七郎,专门除害一身武艺。
一年三十寻到怪“夕”,一举除掉从此无事。





注:据视频介绍: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故又称年三十晚。过了这个夜晚我们就挥挥手与去年告别,然后迎来新的一年。所以在人们的心中除夕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哪除夕是怎么来的呢?这背后啊还有一个神话故事呢!相传呀古时候有一个叫“夕”的怪兽,专门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夕”神出鬼没,只在太阳落山后出来,后半夜又不见其踪影。没有人知道它住在哪,老百姓对它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这个时候有一位叫七郎的猎人出现了,他力大无比箭无虚发,而且他还养了一条很厉害的猎狗,七郎见乡亲们被“夕”所害,于是下定决心除掉“夕”。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找到镇上的人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这天晚上啊“夕”果然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这家人就敲起了盆盆罐罐,接着,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夕”吓得四处乱跑,七郎赶紧冲了过来,“夕”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夕”力不从心想逃跑,哪知后退被猎狗死死咬着,七郎瞅准机会一把拉开弓箭,“咻”的一下把“夕”除掉了。从哪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观视频《年三十不关灯什么意思》有感
祖宗流传实在是多,大年三十有两传说。
一夜之间不要关灯,为的是能驱 “年”避祸。1
从古至今一直流传,请问知晓能有几何?
如今看过这一视频,增长知识不再迷惑。
注:1.据视频中介绍,古时候由于治安环境不好,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强盗土匪就会下山来大肆抢劫,抢劫完以后为了记住谁家是被抢过的,便在他的家里点上一盏灯。有一个聪明的老奶奶便在自己家里放了一盏灯,土匪在她家路过的时候,以为被抢过了,就没有再进去。不久后,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小技巧,于是,每年到三十晚上都会在自己的家里点一盏灯来避过灾难。就这样,时间久了,年三十的晚上不熄灯可以避祸就逐渐地流传了下来。还有一个,据说,在古时候,有一头叫 “年”的怪兽,一到除夕夜的时候就会出来骚扰村里,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怕它,但是,有一次无意间,村民突然发现这头年兽居然很怕光,还很怕声响,于是,大家就在除夕夜的晚上放鞭炮,鞭炮的响声让年兽不敢靠近。但是,鞭炮声一停,年兽还是会跑过来,这村民总不能放一晚上的鞭炮吧!于是,有人便提出它既然怕光,咱们为什么不整晚亮着灯呢?于是就有了除夕夜的晚上不熄灯,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这样一来,年兽再也不敢来骚扰大家了。其实,年三十不熄灯,是人们对新年的一种期盼,燃放鞭炮这是一种喜气的象征,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总会有他的道理,老祖宗怕我们忘掉自己的根,所以就留下了这个不会被遗忘的习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里祝大家2023年生活更美好!




也说 “年”
_ _观视频《为什么把春节叫过年》有感
“年”本水中一种怪兽,面目狰狞堪称丑陋。
除夕总爱跑到村里,人见人怕惊恐出走。
一日来了一位老者,告诉老妪不要担忧。
一时老妪不敢相信,年未来前还是一走。
那天老者不慌不忙,全身穿红爆竹在手。
怪兽一看扭头就跑,1此法一传就是千秋。
注:1.“年”这种怪兽最怕红色、光,还怕声响,因此,人们每逢过除夕都要挂灯笼,贴对联,放鞭炮。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