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寒夜里病痛中房东嫂子的那碗手擀面
远 方
从小至今,吃过好多种面。小时候特别爱吃一种老家人叫圪答子的面,长大外出后才发现大部分地方人们叫面片儿,老家的白切面有的地方叫浇汤面。最常见的也比较省事的是搁锅面,根据切的形状又分短面、长面、宽面、细面、柳叶儿面,手揪的叫面片儿。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一带的人叫喝面,外地人一般叫吃面。单从字面意思看,就觉得喝面意味着汤多一些,而吃面大概是面多一些。
多少年,到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种、多少次面,最难以忘怀的,在我眼前不时浮现的,甚而觉着至今时时升腾着香气的,是三十八年前在呼和浩特市十中上学时,榆林村房东嫂子的那碗热气腾腾、泌人心脾的手擀面......
那年的秋天,离开家乡,远去呼和浩特市第十中学上学。班里一百多人,需要住宿的同学居多,校内宿舍紧张,老师帮我们联系租住当地榆林村的农户家住宿。住的是和农户并排着的老式锅连炕。同住一个大炕的另五名同学是理科班的,只我一个是文科班的。说是炕,因老乡平时用作粮房,所以几乎不过火,地下还堆放着房东家的粮食、杂物等。
北方的冬天格外寒冷,不过火的土炕夜里冻得难以入睡,有时几个同学就到村里的场院里抱一些秸草塞进灶台烧几把火,掀开盖的锅烘出些许热量烤一会儿,叫逼干锅,趁着热乎劲儿入睡感觉到了点儿暖意。
一个大雪纷飞,阴冷潮湿的下午,我生病回到住家,浑身发冷,头痛欲裂。无奈地蜷缩在被窝,腹内饥肠鹿鹿,身体发烧更觉冻得在不停发抖,干脆用被子蒙住头,试着看能否暖和点儿。迷迷糊糊中,听着“吱呀”一声门响,又觉有人掀开被角,轻轻拍拍我肩膀,“小兄弟,咋,病了?”“起来吃碗面条,吃上颗药!”我坚持着爬起来,一阵饭香扑鼻而来。嫂子递过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手掌心托着一颗药片。嫂子那敦厚的身影,粗壮的臂膀,乌黑的浓发,红扑扑的脸庞,黑汪汪的大眼,宏亮的大嗓门,像极了老家的四妗,那亲人般的微笑抑或是慈祥的母亲在看着我?
昏昏沉沉中颤颤微微接过面碗,挑起面条,白的似雪,细的如线......大口吃着面条,看着嫂子出去的背影,不由鼻子一酸,泪花儿和着面的清香气儿在眼眶打转......
那柔滑细柳的面条,胡油炝成金黄的葱花儿、扎蒙花,细嫩的肉丝、土豆条,还有面汤上浮着的油花儿、生葱沫,饱了我的胃,热了我的身,也温暖了我饥寒交迫中病痛的心......
饭后,我拖着疲惫的身驱过嫂子家去要找水洗碗,嫂子用她那圆而厚实的大手一把抢过碗丢在锅里,“一个碗,我一起洗,快过去躺着!”说来也奇,一碗面条加一颗去痛片,病痛大大缓解,让我恢复了健康,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此后的三十八年里,每当我吃面条,总是不由想起房东嫂子那碗香喷喷的手擀面条,似乎再也难吃出那个味道。那种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社戏》中所说的“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的深刻蕴意。
到呼和浩特工作、生活的九年里,我曾几次专程或顺道回到榆林村,十中校址已迁,村子也旧貌换新颜,多方打听,没能找到房东住址,没能再见一面房东嫂子。只依稀记着房东大哥似乎姓张?当年在村西头的粮库上班。至于房东嫂子,当年也未曾问过姓名,只觉得那会儿的嫂子看上去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吧?但她那敦厚的身材,粗壮的臂膀,乌黑的头发,大眼浓眉,红扑扑的宽脸庞和慈善的微笑在我脑海却从未模糊......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一转眼,三十八年过去了。算来房东嫂子现在有七十二、三的年纪了。她现在哪里?生活得还好吗?或许再难见到这位嫂子,但我眼前不时浮现出她的身影,心里时时念起她!慈祥、善良、热情的房东嫂子,让我祝你永远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
远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人,现居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文学艺术爱好者,擅长诗歌、散文、小小说、回忆录、歌词等体裁的创作。近两年主要创作宣传地方历史文化、歌颂行业工作、颂扬抗疫精神以及抒发情感类的爱情、友情、亲情等题材的民族、通俗歌曲和童谣、儿歌、民歌等。
创作歌词有《呼和浩特-绿色家园》《巴彦浩特的夜》《春暖阿拉善》《大美神奇阿拉善》《浩瀚大漠等你来》《巴彦浩特的晨曦》《真情》《黄河水 岱海情》《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等你来》《告别》《春夏秋冬我等你》《爸爸妈妈等你们回家》《好朋友》《太阳月亮和星星》《因为有你》《相思的梦》《快乐相聚》《心在远方爱在眼前》《蛮汉山情思》《让清晨留住黄昏》《梦醒》《感恩今生遇见你》《走进神奇的胡杨林》《期盼春天》《小小蒲公英》《我爱蒲公英》《小湖水》《爱情是风还是云》《做一场遗忘的梦》《光阴》《塞上天池岱海湖》《巴彦浩特的晨》《回望故乡》《大爱》《诗画歌吟》《生活的长河》《风雨雪夜为谁等待》《沧桑岁月不停留》《重阳思乡》《冬回故乡》《军礼》《只为唱出心中的歌》《草原,我永远的眷恋》《欢聚写风流》《为你点亮星光》《我们都是好儿郎》《父母像南来北往的雁》《火热的初心》《追赶太阳走》《我梦中的那片黄土地》《想让妈妈青春永驻》《多彩乌兰察布》等《爱在辉腾锡勒》《走进辉腾锡勒》《美丽的二胡姑娘》《记忆深处的老屋》《老屋》《大美包头》《病房里的阿爸阿妈》《最后的嫁妆》《大黄啊大黄》《我的母亲我的祖国》等。
近两年来,总共创作歌词63首。其中,《呼和浩特-绿色家园》获2021年度呼和浩特市“文艺创作发展基金资助作品奖”,并在2022年呼和浩特市春节联欢晚会、“昭君文化节”开幕式上演唱;《走进内蒙古》《真情》《巴彦浩特的夜》《春暖阿拉善》等几首歌词入选《词曲中国》2022年“新歌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