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莫燅珠
秋天
文/贝拉维拉
立竿见影。一场细雨
熄了七月流火,满了一腔思念
微风掠过,结实了草籽的梦
金黄了四野与禾田
天空辽阔。云朵荡了几荡
太阳便远了又远。一直忧悸
别离与凉寒,我只好攥着你的暖
辞过夏日,咀嚼昨天与遗憾
———原载《诗歌地理》2022-12
桃花事
心里念着十里花开的样子
就足以抵御三冬的冷
当阳光北归,一枝桃花挑开
暗夜的黑。空寂中,漾来几声雁鸣
不枉千年的等,一场春事姹紫嫣红
路过城南,我是否可以笑春风
———原载《世界华人爱情诗歌选》2022
自画像
文/琪轩
烟火掏空时间。崖壁
发出低钝的回音
一只年届不惑的鹰,在宣纸上
寻找利器
岩石交出棱角,你交出誓言
证词和骨头,还有和灰烬一样
泛白的自己
在余晖焚烧整座森林之前
你褪去坚硬的外壳、血淋淋的喙和脚趾
只带着三颗智齿冲下悬崖
———原载《几江》2022第一期
大风过境
钉子学会走路,砧板练习伤人
人字形的秸秆,戳在墙角
帽子远离头顶
四月的意义,更多被赋予象征
一些名字,风生水起
假设:雾霾是春天的移民
飞沙走石,被宣纸具象成图腾
那么,芭蕉还是心中的美人
桃李还魂三千儒生
请闭上眼睛,忽略耳旁的飓风
忽略一片树叶暗藏的杀机
选择与躯壳荣辱与共
私塾
文/艳阳天籁
住户都迁走了。巷子里
只剩那个先生,还守着
两间,老房子
闲下来时,养几只小鸡
在春天,教它们认识
院子里的月见草
有时候,那些小东西
会冲着草棵里的蛐蛐儿咯咯叫
这让他想起
一个梳辫子的小男孩
挨戒尺的屁股撅得那么高,还要把
好多年前的大清国
从青砖缝里抠出来
———原载《世界诗歌》2022笫2期
烟火人间
替人打了一辈子棺材的表叔
每榫一个卯,就含上一大囗酒
一半喷在木料上,一半自己咽下去
他说这叫各怀睡意
他打棺材,还有个特性
就是太阳卡山时停手
他不允许自己
就着这一炉火红,亲手
把一个个从火碳里滚过来的人
再往深里卯一一
而当这时,他都会把挂在腰中的烟袋
取下来,在鞋底上磕净后
重新装上一锅,然后
背对夕阳
吧哒吧哒地把自己身体里
的火透一遍
———原载《钢都周报》2022.9.23
花语
文/秦晓梅
读你眼神里的秘密
花朵的坚持
疲惫的琢磨贯穿,半生
金秋的慈悲
经过,一段云端
蜕化的翅膀,翼动
谎言埋入时间
讪笑成它骄傲的资本
毒液闪出的念,交付的恶
囚禁自己的一生
无人宣判对错
管理自己的花语
田间又一场花式舞开炫
是谁抵押了自由
为你解锁
———原载《诗传播》2022年11月
生命的劳动
文/崔喆华
劳动创造了人
人从事着劳动
劳动书写了历史
历史写满了劳动
劳动诞生了工具
工具成为人的特征
劳动是什么
竟哺育了整个的生命和繁荣
劳动是河流
它流淌着浩浩荡荡的文明
劳动是桥梁
连接着远古和未来的繁荣
稻谷飘香,麦浪千重
诉说着农民的劳动
高楼林立,繁华都城
铸成建设者广阔的心胸
军人闪烁的机警
凝作塞上的长城
奔腾的高科技浪花
追逐着新百年的火红
教师的爱与文明的传承
奠基着完美的人生
来吧,热爱劳动的人们
请高举圣洁
光荣的火种
在劳动中学习、建功
在劳动中奉献、传承
在劳动中擎起伟大的复兴
——原载《辽源日报·关东周末》2022-5-7
农民画
那双扶犁撒种的手
小心翼翼拿起画笔
眼前飘着画,地里长着画
把春夏秋冬保鲜起来
他说,俺不是艺术家
起早贪晚,听风观雨
侍弄苗禾与动物
人乐了,它们也乐了
它们乐了,人也乐了
得赶紧跳起脚,小心捕捉
把它们用笔头和盼头,缝缀起来
日子一天叠着一天过
画一幅挨一幅地码着
像一圈篱笆墙
守住好日子
守住乡间的色彩斑斓
——原载《长春日报》2022-11-21
母亲是我的人间烟火(外一首)
文/孙世伟
额头上,开出条条小溪
引出一汩汩甘泉
养活一家子人
汗渍,苦涩,
所有的烦恼
全部摁进身体里
手的老茧,擦燃烟火
熏陶出一院子硕果
把勤俭,整理成一本珍贵的教科书
一点点,渗入
儿女们的骨子里
父亲
黄土地,是您一生的牵挂
春种秋收是您唯一的尺度
犁,耕牛
田,种子
灌溉,侍弄庄稼
耗尽了您的青春年华
父亲手里的月牙镰
让我读懂了节俭
火辣辣的太阳下,父亲的弓腰
收获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丰收的喜悦和未来的憧憬
多少五谷杂粮,被父亲收进粮仓
将辛苦的汗水挥洒在黄土地上
日复一日
父亲手里的老茧,一层层脱落
黄土地,一年年翻新
生命的种子,换了一茬又一茬
季节一直在轮回
不知何时,白霜已落在父亲的头发上
不肯离去
———原载《青年文学家》2022—6期
思故乡
文/周风连
岁月 压弯了故乡的小路
我的童年遗失小路的尽头
火烧云依旧伴着垂暮的故乡
袅袅炊烟还在记忆中飘荡
风雨中 泥泞的黄土路
蹒跚着把我送出村庄
乡音 刻进骨子里
伴着我走向远方
别了 故乡
和再也无法相见的亲爹亲娘
破败的泥土房 也拄起了拐杖
我无法丈量记忆与现实的距离
再也回不到童年的时光
思故乡 用心翻晒珍藏已久的忧伤
———原载《青年文学家》2022年5上
凄婉动人的故事适合用歌来低吟
文/王堃
风雨与清明履行爱的约定
凄婉动人的故事
适合用歌来低吟
市郊烈士陵园
鲜花成海,风翻涌浪花
有个女孩把手中的花篮
摆在墓碑前
从清晨坐到黄昏
久久不肯离去
她轻靠在墓碑旁边
融为夕阳的一缕残红
低声呢喃,泪水流淌
她的男友
一位刚工作不久的消防员
在大火中化为杜鹃
每年清明这一天
她都来到这里
聆听杜鹃的啼鸣
———原载《青年文学家》2022年06上
执行主编:贝拉维拉
责任编辑:秦晓梅 孙世伟
本期编辑:雪儿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