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笃辉的甑山情结
文‖吴雷
秦笃辉(1782年-1845年),字山子,号蕴玉,又号新亭,别号榆村,自号“信天翁”。道光十五年(乙未)科举岁贡生,系湖北汉川人,曾任训导。著有《墨缘馆集》《易象通义》《经学质疑录》《警书》《平书》《读史剩言》《榆楼诗话》等三十二种书籍。
秦笃辉,系晚清学者。曾肄业于江汉书院。治经兼取汉宋,为文出入汉唐。著作曾集为《墨缘堂集》32种,经1849年洪水和太平天国之战,大多散失。《经学质疑录》《读史剩言》《警书》《平书》《榆楼诗话》于板荡之余,很受后人重视。《平书》中批判理学和四书文的篇章尤见思想光辉。
据清代《同治汉川县志.卷十六列传上》记载:秦笃辉从小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母子俩相依为命。母慈子孝,秦笃辉也精心侍候母亲至终老。
秦笃辉除了自身学业优异,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还精通医理,乐善好施。他崇尚终身学习,其才华了得;平生著有多部作品。
因秦笃辉的作品源于现实生活的提炼与升华,其学术作品深得本地名人高士的仰慕并广为流传,还纷纷与秦笃辉结交为挚友。
先生在履新训导一职期间,所著《读史剩言》,不难看出其“心系民众,胸怀天下。”之情愫;他曾赋诗一首《甑山怀古》,至今读来,都令人不舍释卷。附诗如下:
内方小别望纵横,吊古苍茫百感生。
四境秋风郧子国,三篙野水郝公城。
迹余樵径峰峰远,波荡渔船个个轻。
安石墩传差比似,还凭介肃著芳名。
诗中首句“内方小别”分别指的是汉川境内南河乡的内方山和马鞍乡的小别山(即甑山),第二句“郧子国”是指刘家隔镇内,春秋战国时期郧国的旧城与唐高宗时期宰相郝处俊(世袭甑山公)所建的郝城旧址。末句中的“介肃”指的是明朝本县的大教育家张绪,因其一生育人无数,桃李遍天下,寿终后被人尊称谥号“介肃先生”。秦先生十分敬佩介肃先生为人,介肃是名副其实的“身正为师 德高为范”,他影响了无数后辈子弟尊其为偶像,发奋读书,努力向上。
秦笃辉常常勉励后昆在学业上要善于“融液贯通”,犹融会贯通。就是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清·秦笃辉《平书·文艺下》:“殆于圣贤之义理,心领神会,融液贯通,然后参之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绳,以密其法律,而后乃称为文。”
倾情于笔甑山诗,字里行间甑山情。
甑山代有人才出,不朽之作留甑山。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