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的呐喊与针砭之痛》
——读绿岛长诗《荼毒者》
作者:峭岩
朗诵:罗兰
终于,在沉默之后有了发声。这发声是何等的好啊!我是说诗歌的沉默,诗人的沉默,面对大疫的无情,面对大疫中裹挟的丑恶的嘴脸和阴险,是放纵?是忍耐?是沉默?确实是一个是非问题。作为诗人,“风花雪月”一下也无可厚非,但在生死面前,在众人受辱面前,在黑白颠倒面前,在生灵涂炭面前,如果一味地沉默,诗人的桂冠不要也罢,那样,诗人自己撕碎了自己,也怪不得众人的唾弃了。
显然,诗人绿岛发出了“声音中的另一种声音”,他站在人类的至美之上,站在诗歌批评的美学之上,面对在场的客观现实,以诗人的天职发出了声泪俱下的天问,我期望这是投向诗坛的一柄利剑,响彻久已麻木的森林。
诗歌,艺术丛林因它而璀璨,更因为诗歌的高雅而尊贵。但是,诗歌不是死亡后的珊瑚化石,它是炸雷的余响,它是黑暗中灵魂的闪现,诗人是诗歌大美的承载者,他为人类蹈火而歌唱。读绿岛的近作《荼毒者》,给人一种振聋发聩之感,有了一种压抑解脱之痛快,这是诗人的真声音,多少人从困顿中张开眼睛,瞄向这首大诗,愿意被它洗礼和感动,因为这首含泪带血的诗行,说出了人心所向,它出自诗人个体,又是公共的心理诉求。
《荼毒者》的出现,使我想到诗人的另一个天职——批评。当然,颂歌者同样伟大。波德莱尔说,诗人体内天生携带批评器官。我的理解是诗人必然是现实压力的觉醒者,是一种对常规表达置疑的一份子。诗人受难其中却保持一种独特的冷静,以他繁衍多变,甚或生涩难懂的语言,阐释人生,探寻光明之所在,这是诗人秉持的大道和德性。
是的,“泪水告诉我们,这个冬天很冷”,它“冷”的令人猝不及防,悄无声息中,一个个慈祥的老人和天真稚嫩的孩子离世而去;它“冷”的河水哽咽,昔日的烟火没了人间味道。说心里话,在那些时日里,我最惧怕翻看微信里的朋友圈,说不定在不该发生的时间发生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走了,来不及收起举过的右手,又一个噩耗传来,让人扼腕,让人窒息。
当然,情况不止于此,更“冷”的是,光天化日下一些心怀自私的人,乘机中饱私囊,做了制毒者,做了疫情的帮凶。道德的大厦倾斜,国家的安危命在旦夕。诗人的良心受到践踏,他愤愤不平,诗人忍受着丧母的悲痛,以泪、以血化诗,直指那些荼毒者。
“荼毒者屠戮着生灵/歌声像沉重的云朵/一头跌进了噩梦的山谷。”
“人类在死于疫之前/必先死于猛于虎的苛政。”
”有时/诗歌也像匍匐爬行的羔羊/他们拿最闪光的词句/供奉给那些大小的官僚和权贵。“
“当跪拜与舔舐成为一种姿势之后/斜阳的余辉/才会露出最后的一抹妖艳与妩媚/那些来自天国的歌声/绵延不绝/而只会下跪的膝盖〔民族〕/在21世纪的二十年代/他们让疫与役与尸骸并行。“……
读一下这些泪与血凝成的诗句吧,它们比政论更真实。
诗人,永远是智慧的发现者,他们破译黑暗,在庞大而精湛的汉字组合中,显现光芒存在的同时,凸显正义与博爱。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问苍天,问大地。“上帝说/你们的毁灭是注定的/没有一种欲/可以比心的天梯更高/那些深深坠入泥土的叹息/埋葬了跋涉的步履/一条河流的记忆供奉着最后一滴尘世的泪水。”……
当我们跋涉在诗行的斑驳与嶙峋中时,心也沉静下来,思考自我。我做错了什么?我的责任在哪里?这是诗人的设问,也是诗人的旨意所在。《荼毒者》全诗不乏对这个世界的诅咒和控诉,对万千生灵的悲悯以及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和热爱。
诗的力量在于哲学。一个伟大的天才诗人,不在于他的语言逻辑多么高妙,而在于他的哲学洞察力。他以语言的铺陈汇成了意象的河流,又点燃了一串思想的光芒。他让我们沿着诗的跳跃寻找到生命的彼岸,抵达自我的理想家园。
我们承载了太多的坎坷和磨难,谁是解救我们的神?“上帝把灵长类动物变成了人类/而社会又把人类变回成了禽兽。”这是一个多么滑稽的逻辑。原初,“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土地上跋涉/高擎一轮血色的日头/那时/我们抬着簇拥着亲人们的尸体/走向来时的路/歌声淹没了最后的足印。”“亲人们走上城市的大街小巷/在缄默的土地与咆哮的河流旁/高唱着‘不愿做奴隶’的战歌/他们用血的目光开凿时光的额头/后来/我们赤脚走在田垄上/以自由与良知的名义/去殉葬那个一枕黄粱的虚妄和忧伤。”
创造是悲壮的,建设与守护又是何等的艰巨。太阳底下,一方在流汗,一方在说谎。这也许是社会的真实存在。
诗人大声呼吁:“向苍天借一条还阳的生路吧/让天下泯灭的良知/再一次回归正义的坦途和博爱的天空/上帝说/所有的劫难都将长成坚硬的痂。”
无疑,这些诗歌的文本,是带响的含铁的语言,它不虚无飘渺,是实打实的语言力量。它与现实存在的一些批评者的晦涩荒谬是两个世界。
这里,回到批评本身,值得肯定的是,绿岛的诗歌保持了一种“形象含蓄、高蹈犀利、意象向美”的品格。即便写反面也是求是的精神,毫不夸大其辞。尽管诗人指出了现实的倾斜,但依然保持了一种向上的情愫,等待我们不屈的身影。
以自由的名义请告诉春天
所有花朵之所以绽放最原始的初衷
拿爱情的真谛
来阅读四月的每一个章节吧
生命的天平再也不能像罪恶淫乱倾斜
那是些阳光下自由行走的诗歌的步履
是天使的召唤
那时,五彩斑斓的梦幻
让生命与友谊为之恒久和年轻
这是诗歌的结尾,它绝不是一点光明的尾巴,它是诗人的全部畅想和意志,春天就在手边,只待我们迈开坚强的一步便可抵达。
2023年元月18号于花园书斋
峭岩: 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兼编审、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政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常务主席。出版著作有短诗集:《星星,母亲的眼睛》《幽幽绿地幽幽情》《峭岩诗选》,叙事长诗《高尚的人》《静静的白桦林》《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的歌》《遵义诗笔记》《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跪你一千年——写给文成公主的99首情诗》《萧萧班马鸣——萧军诗传》《落红——萧红诗传》《峭岩文集》12卷等50余部。获“中国首届新国风杰出诗人奖”、第十五届(昆明)国际诗人笔会授予的“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杰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罗兰: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邮箱:191338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