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卫华
说起京杭大运河,标准最高的一段,当属江苏境内的苏北运河。全长404百公里的苏北运河从徐州到扬州,又与众多的湖泊相邻。自北向南分别有宿迁的骆马湖;淮安(宿迁)的洪泽湖;以及扬州的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
而在所有的湖泊中,由于邵伯湖与苏北运河相连,并成为通航的湖泊。它的得天独厚,则为邵伯湖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尤其是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为京杭大运河的闻名于世,融入了许多独有的元素。
首先,邵伯湖与古城扬州的历史,有着不可分割和千丝万缕的联系。雍正《扬州府志》就有记载:邵伯湖在府城东北四十五里外。而邵伯湖曾称为棠湖,据清代董醇的《甘棠小志》记载:“张文瑞言安(谢安)筑埭,高下两利,民以比邵伯甘棠,今邵伯镇亦称甘棠镇,倚埭亦称棠埭,镇濒湖亦称棠湖。”
其次,邵伯湖是文人墨客的游玩之地,他们曾留下无数的诗句散文。其中有宋代梅尧臣的《宿邵埭别少游》,文天祥的《过邵伯镇》;明代李东阳的《夜过邵伯湖》,于慎行的《邵伯湖夕泊》;清代钱大昕《邵伯湖》;以及现代张牧生的《邵伯湖》和李亚如的《邵伯感怀》等。

而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下江南,不仅慕名游玩了邵伯湖,还留下诗一首:东西南北湖通,谢傅休拟召公;我欲乘舟经泽国,修防宜蓄虑何穷。至于乾隆帝诗中所写的东西南北湖,其实是与邵伯湖相通的湖泊,东是艾陵湖、西是白茆湖、南曰新城湖、北为甓社湖。而如今除艾陵湖变成里下河的一部分之外,其余的湖都已不复存在。另外,邵伯湖还是现代散文学家朱自清的故乡,他儿时就喜欢骑上湖畔的水牛玩耍,其散文中也不乏大湖的回忆。
第三,邵伯湖所处的地理位置独特,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充分彰显。尤其在运河水运,运河防洪排涝的历史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在“六五”期间,就提出了继续整治,利用京杭大运河,将徐(州)扬(州)段运河,即苏北运河按国家二级航道标准建设后,在邵伯湖的上下游,已经建设两座通过货物量达40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船闸,使邵伯湖的年通过量达3000万吨以上。
至于邵伯湖防洪排涝,更是功不可没。据有关数据统计:邵伯湖每年为洪泽湖泄洪五千多亿以上立方米,有力的缓解了部分地区灾情,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四,邵伯湖物产资源丰富,为两岸的百姓带来大湖赐于的许多恩惠。湖中不仅有味道鲜美的虾蟹;还有出口创汇的鳗鱼银鱼;取之不尽的鲤鱼鳜鱼等。而风味独特的四角菱,则早已名闻天下。每年中秋,不少从海外探亲归来的同胞,总要带上一兜与家人共尝。至于邵伯湖两岸,不但生产水稻,其湖中腹地,还是石油的蕴藏之湖。其江都油田,在江苏的经济发展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第五,邵伯湖畔的邵伯镇,不仅为千古名镇,还是红色的教育之地。在党的历史上,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中的第六次战斗,即“邵伯保卫战”,就发生在邵伯湖畔。现如今邵伯湖清澈的湖水,在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涛涛而过,诉说着先烈们,在大湖之畔战斗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