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赋
文/石城吴钩 南京
一. 冬之临
春来了, 撷一瓣桃花 , 夹在书页里 , 蕴着春的无限柔情,我写了《春光赋》;春去了,夏来了,摘一片绿叶,放在案头,藉着夏的满腔热情,我写了《夏凉赋》;夏走了,秋来了,踩一地金黄,漫步幽径,带着伤秋的些许悲情,我写了《秋思赋》。秋也走了,似乎秋意还浓呢,只下了几场时断时续、稀稀疏疏的凉雨,恍然间,冬就来到了。冬来了,我该写冬之赋,以完成我的组合散文《四季赋》了——然而,行将动笔之际我惶惑了:我不知道我该带着怎样的一种感情,又用“冬 *赋” 来作此文的文题呢?
冬来了,万花纷谢,月亮也带着秋意无可奈何地悄悄踱进了冬清冷寒寂的夜空。在我的印象里,春是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夏是个激情似火的小青年,秋是个美丽成熟的少妇,冬便是一个严肃刻板的道学先生──他成天铁青着毫无表情的脸, 冷冷冰冰,严厉得让人畏惧、害怕。说实话,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最不喜欢的季节,那便是寒冷肃杀的冬了。可为了我的《四季赋》,不写冬肯定是不行的。唉,我该用冬什么赋来写我的冬之赋呢? 冬真的到来了。凛冽的北风,恣意地呼啸着掠过幽谷,掠过荒原,掠过大漠,继而又无情地逛荡在田野、乡村、城镇。畏寒的我,穿着厚厚的棉衣伫立在窗口,凝望着萧索的窗外,任狂躁的寒风敲击窗棂,恍然间思绪竟穿越过了时间和空间的隧道──
长安街头,两鬓苍苍、满面尘灰的卖炭翁,老泪纵横、瑟索着从街角处蹒跚着走来……
在哥本哈根街心,那个燃尽火柴、已经冻死的可爱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正静静地躺在墙角,嘴边带着一丝微笑,好像正在做着一个美丽的梦……
在西北僻远山区,凄风冷雨中,坐在门前的留守儿童,正睁大着他们企望的眼晴……
我的心有些隐隐作疼,也无语──呀,你凛冽的冬,无情的冬,冷寞的冬哟!
二. 雪之盼
这个冬天,干冷干冷的;偶尔下一场雨,也是湿冷湿冷的,让人的心情也似乎是干湿冰冷的。
我一直在等,等一场雪,等一场酣畅淋漓的雪,等一场漫天纷飞的雪。可节气己过小寒,却依然盼不到雪。好想在原本干湿冰冷的心里扬一场莹彻心扉的大雪,以此来装点失落的心境,却终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唉,我可爱的的雪儿,你何时才能翩然来归呢?
冬,周天寒彻, 枝头叶落凋尽, 满眼萧索肃杀, 若再没有雪, 便无趣,也更没了冬的味道。可不是么,在冬季,最美的景致实在莫过于皑皑白雪了。雪,是冬的宠儿,也是诗人的宠儿,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曾礼赞过她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妙手回春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白《北风行》壮阔雄浑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柳宗元《江雪》幽静寒寂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吟罢这一句句雅趣无穷、或荡气或回肠的千古名句,若面对漫天飘舞的一天飞雪,爱诗的你,是不是也情不自已地要诗兴大发了?好,发诗兴了,那就写吧,“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锁”——哈哈,雪花似通人性,她也飞来与你逗趣了呢!所以,由此看来,没有雪的冬天,一定不是诗人墨客心中真正的冬天,至少算不上是一个完美的冬天罢。
若有雪,冬天的味道就不一样了。雪越多越大,冬便越迷人,越有情趣,越令人神往:下雪了,羽毛般的雪片轻柔地飞舞着,悄无声息地飘落在沉寂的大地上,她越下越大,越积越厚,掩没了山林、村舍,掩没了道路、街衢……洁白的冬雪,给大地铺上了一床厚厚的绒毯,将天和地笼在一片银妆素裹的童话世界里——呀,好个粉妆玉琢的世界!于是,在孩子们的欢笑声里,雪球滚起来了,雪罗汉、白雪公主堆起来了,谷场上、庭院里扫开一块雪地,撒上谷,捕鸟的竹筛支起来了…… ——哦,冬的冰雪,是孩子们的。
思绪忽然飘飞到了晋代……大雪天,太傅谢安家“寒雪日内集”。望着纷飞的漫天大雪,谢安问子侄辈:“白雪纷纷何所似”,小名胡儿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但侄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媳妇谢无奕应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才女之喻果然不凡,从意蕴言,以飘飞的柳絮喻,有给人以春天来到的感觉,于是“公大笑乐”。看,一场大雪,到了名人雅士那里,便顿时趣味盎然了。更有爱雪痴似明末清初号蝶庵居士的张岱者,大雪三日,西湖人鸟俱绝,他竟于“是日更定”时“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而巧的是,到了湖心亭上,竟己有两人先他铺毡对坐亭中饮酒赏雪!二人邀他同饮,他“强饮三大白而别”。文人爱雪,深夜冒寒看雪赏雪,真乃雅人有雅兴雅趣 ; 然而,身为俗人的舟子却大惑不解,他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在他看来,冰天雪地,不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深更半夜来这湖心亭受冻,岂不痴乎呆乎傻乎——哈哈,此文人雅士之乐,俗子凡夫又岂能解乎?
文人雅士对雪之爱 , 除饮酒赏雪,更有以诗词以歌咏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柳宗元《江雪》、白居易《村雪夜坐》:“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韩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纳兰性德“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等众多咏雪之诗之词已为之证。
——哦,冬之冰雪,不光是孩子们的,她更是文人雅士们的。
然,对于农人们来说, 雅与兴与趣,和他们是无关的。有雅兴玩雅趣,首先须肚子不饿。若处饥寒交迫之境,面对-天飞雪,任谁也是吟不出“风吹雪片似花落”之类的句子的。寒雪日与子侄辈谈文吟诗,是当大官的谢安的风雅事;张岱深夜乘舟到湖心亭看雪,若汤粥不济饥肠辘辘,相信他也定然不会有此闲情逸致的。农人们喜欢雪,是因为俗话所说的“瑞雪兆丰年”,他们靠天吃饭,说人定胜天乃无知妄语,若暴风雪成了灾,就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所以,还是祈盼下一场不大不小的瑞雪吧,既对庄稼护根保暖,又可冻死经冬害虫,待到春回大地时,还可润溉农田,使春苗茁壮,秋天得个大丰收,有饱饭可吃。
——哦,从这一点说,瑞雪对于农人还是有点意趣的。
唉唉,冬已深了,我可爱的的雪儿,你何时才能翩然而来呢?
三. 雪之舞
呵,连着几个阴雨天后,终于把雪盼来了!雪花,终于飘起来了——先是小小的,粉似的;午后,雪渐大,成了朵状絮状,在风中飞舞,回旋,飘落,但地面树上却并未留下多少雪痕。“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小区祇植数株梅,雪花舞在空中飞入梅花,因小,真的几乎全都不见了。近晚,雪停了,不知怎的,心里竟隐隐有些许失落之感——哦,是因雪小,没有“千树万树梨花开”么?
初雪后的冬夜,深沉而安静。因为安静, 便可以做好梦——我的梦中,有一位仙女正提着花篮在云间撒花,她衣袂飘飘,轻轻盈盈地边舞边撒,刹那间天空中便纷飞起鹅毛般的雪花……早上醒来,忽然感觉窗外比平时格外明亮些。起床一看,呀,雪光闪映,昨夜真个是又下雪了,且是大雪!窗外,已然是茫茫一片银白世界了。而天空中,戴着六角帽的白色小精灵,穿着白纱裙娇娇小小仙子似的雪花,仍在空中漫天飘舞、旋转着,远树近树一片洁白,真的如千树万树梨花一夜之间全盛开了呢——咦呀,好大雪,好一个粉妆玉琢的童话世界!我怦然心动,居然有一种想与雪花来一次亲密接触的冲动。于是,披上衣,下楼去。
小区的路上没有行人,只我一人漫步在这一片童话里。雪花静静地飘飞着,不时有小蝴蝶似的雪花贴上我的面庞,轻轻的,凉丝丝的。我用手接住几朵雪花,很快它就融化了,掌心里只剩下点点晶莹的水珠儿——哦,雪花,你自由地来,自由地去,自由地飞,自由地舞,一旦失去飘逸的自由,你哭了,这是你伤心的泪珠儿么? 一个人静静走在雪地里,心中仿佛在期待着什么。期待什么,又说不清道不明。恍惚间,飘渺的雪空中似有一个声音在对我说: 你为什么讨厌冬呢, 须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这都是造物主的安排呀!春的萌动、明媚的朝气;夏的繁茂、绚烂的奋发;秋的斑斓、妖娆的成熟;全都是因了冬蛰伏涵蕴的孕育,因了冬深沉博大的爱呀!又一个声音对我说:你讨厌冬,却喜欢雪,须知没有冬哪来雪呢?你怨怼冬,却喜爱梅,须知不经寒冬苦,又何来梅花香呢?知道么,诗人笔下,梅是冬的魂,雪是冬之韵呢,你为什么对冬存有那么深的偏见呢?我默然了。是呀,你喜也罢厌也罢,爱也罢恨也罢 , 冬都会如期而至如约而来,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哟…… 四外,静静的,静得似乎能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抬起头,雪花依旧在头顶、身边不紧不慢地飘飞着。院中的广玉兰、冬青、桂树上,早已枝柯压雪粉妆玉琢般了。看着眼前迷人的雪景,不知怎的,心地竟一下通澈澄明起来,不由为自己原先对冬固执的成见哑然失笑了。哈,待雪停了, 太阳出来了, 院子里、道路上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的大人孩子就该多起来了。报载东郊梅花山的早梅开了,雪后梅园中探梅赏梅的红男绿女,又该多如过江之鲫了吧!呵呵,冬天,最美最雅的 , 是踏雪寻梅、雪里赏梅呀——“晚醉扶筇过竹村,数家残雪拥篱根。风前有恨梅千点,沙上无人月一痕。”“唯有多情枝上雪,暗香浮动月黄昏。”“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雪深扬子岸,看柳尽成梅。”……哦,冬,有雪有梅有诗, 有趣有味有雅呀——在下雪日,若邀三五好友文友,“寒夜客来茶当酒”,拥一红泥小火炉团坐,烹香茗、品好茶,;谈诗文、论书画;漫言梅雪、闲话桑麻……那是冬日多么美、多么雅、多么乐的事哟!
雪花依旧不紧不慢安静地飞着舞着,幽幽的,柔柔的;蝴蝶似的小雪花儿依旧不时贴上面庞,轻轻的,凉凉的;我依旧一个人独步在雪地里,静静的,悄悄的。在这一片宁静的白洁里,我的心似乎在微微、微微地颤动着——哦,我可爱的雪花儿,我可爱的冬之精灵哟……
四. 冬之咏
好好好,不再偏执了。岁月如歌,我曾把美丽的春花安于掌心,把清凉的夏雨安于掌心,把皎洁的秋月安于掌心。而今,既然在如歌的岁月里己迷失了春,流失了夏,散失了秋,为什么不去尽力用掌心把紧这莹洁的冬雪,从容品咂这冬之趣、雪之味、诗之韵呢?
好,安静的伫在雪地里,赏着眼前美丽的雪景,从这一刻起,因了冬的雪,我真的,真的开始喜欢冬了:喜欢冬的蛰伏,喜欢冬的含蓄,喜欢冬的孕育,喜欢冬的……哦,冬,是雪的冬,梅的冬,诗的冬,如此有趣有味有雅的冬,让人怎么能不喜爱她呢?倘春是诗人梦中春夜里一朵温柔的心花,夏是诗人梦中夏夜里一支高洁的莲荷,秋是诗人梦中秋夜里一株淡定的金菊,那么,冬便是诗人梦中冬夜里一粒清雅的梅蕊吧?!
咏冬之文行将作结,欣作《冬•梅•春》一诗,歌以咏之——
冬 • 梅 • 春
冬
是诗人梦中
冬夜里的一粒梅蕊么
梅
是诗人梦中
冬夜里的一支报春花么
冬来了,梅开了
春
就悄悄
悄悄地
憩在诗人梦中
冬夜
梅的枝头了
英国诗人雪莱曾在《西风颂》中意味深长地咏道: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是呵,冬天来了,春天的脚步难道还会远么?
文至此,纠结了许久的文题也该作结了。曾拟题“冬色赋”、“冬趣赋”,文毕,似皆不妥。吾爱雪,爱冬之雪,爱雪中梅。吾之爱冬,皆与雪相关,那么,就为题《冬雪赋》吧——好呵,冬雪赋,我的咏雪之赋,我的咏雪咏冬之赋!
文后记:
时已四九,刚下过一场雪。白天,先小后大,时停时歇。入夜,大雪。晨起,漫天皆白,满院玉树琼枝,给冬平添了许多意趣。于此,有感焉,遂写了《冬雪赋》。
但,冬之意韵,不仅在雪,亦在梅。有爱梅友人告余云:雪,冬之韵;梅,冬之魂。君何独赋雪而不咏梅耶?是,雪映梅,梅照雪,雪与梅皆为冬之情,寒之趣,咸应咏之赞之赋之。然,余此文,题名《冬雪赋》,自当咏雪;若更咏梅,岂非有喧宾夺主之嫌?是,小区有梅,其时,花开正妍。她们灼灼灿灿,笑意吟吟。雪映梅,梅照雪,雪态梅容,梅情雪意,雪梅之趣,梅雪之韵,真乃令人心驰而神往,情不能自已。自不能不歌以咏之。是故,刚写罢咏雪之赋,对雪里之梅,遂嘱笔行文而赋之矣。
院中有梅四五株,红粉紫黄,花色缤纷,极尽媚冶。余今之咏梅文,却独钟院中一老梅。此梅,僻处一隅,垂垂老矣,却依然花开满枝,她“浅染春前一样黄”,顶风冒雪,凌寒“只将孤艳付幽香”!感其品格坚强谦逊高洁,余特专为此一树老梅撰文,倾情赞之。此篇梅文,题名《雪里花》,雪里花,乃腊梅之别名也——作者简介
石城吴钩,原名刘刚。人生座右铭:认认真真教书,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处世,堂堂正正立身。
求学、从军(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独立三团),学习(南京师范学院)、教书。先后在中学、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后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之邀,讲授文学赏析、古诗词文五年。现退休,读书,笔耕,操琴。诗文散见于报刋杂志及新浪博客、今日头条、青岛都市头条、大地菲芳原创文学微刊、卓芒文学网及诗文艺等。2021年荣获当代诗词网诗词中华全国诗词评选大赛年度作品金奖。2022年荣获中国散文网"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