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农历冬至的前一天晚上十一时,在新冠疫情历时三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奶奶终究没能扛过去,走完了她95年勤劳朴实的一生!瑟瑟的寒风吹打着干枯的枝丫,哀调的唢呐声在寂静的街上聆听着那么刺耳,宽阔的大街上人影寥寥无几,我们这群儿孙们在悲哀的乐章声中沉痛的为奶奶送行.......
我的奶奶出生于农历1928年(民国17年)11月22日,兄弟姐妹五个,她排行老大。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封建年代,做为家中长女,奶奶吃了不少苦,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从小就担负起家庭的重任,看护着几个弟妹。基于照管家方便,奶奶躲过了裹足,过早的担负家庭重担的奶奶干活利索,这也就成就了她勤劳朴实的一生。
奶奶十八九岁的时候,嫁给了我的爷爷,爷爷在家排行老四,是弟兄中最小的一个,也是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中医,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爷爷整天忙着走村串乡给乡亲们看病,家里的一切生活琐事全部落在了奶奶身上。听村里老人们说,奶奶年轻时候非常能干,照顾老人、看护孩子、挑水做饭、洗衣下地.....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贤惠的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也没有和谁红过一次脸。


奶奶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做的一手好针线活,尤其是做小孩子穿的鞋子,虎头的、金鱼的、龙头的、猪头的好多样式,配上各种金线、五颜六色的珠子,甚是好看,直到80多岁眼睛实在看不清了才撂下这个针线活,具体奶奶做了多少鞋我记不清了,只知道后代三四辈的孩子们有的还在穿,有的家庭舍不得穿都收藏了。
农历一九九四年四月初四,爷爷因病去世,留下奶奶一人,为了不让奶奶觉得孤单,我的父亲和叔叔考虑到让奶奶轮流跟着孩子们住,但是勤苦劳作、身体结实的奶奶,不愿意跟着子女们吃闲饭,坚持一个人住,父亲和叔叔多次动员奶奶也无济于事。奶奶说,上了年纪和孩子们吃饭吃不到一块。其实大家伙儿心里都清楚,打小就勤劳倔强的她是不愿意给孩子们添麻烦。
记不清哪年了,奶奶在小姑家住了几天,有一天早晨,小姑突然打电话来说赶紧去接奶奶回家,说管不了她了,弄得我一头雾水,于是我开车拉上叔叔立马赶了过去。到那以后才知道因为奶奶对小姑家中加工服装砸扣子来了兴趣,她认为自己也能做好,就趁着家里没人的时候也试着做,结果给弄得不成样子,自己还生了一肚子气,小姑发现后轻描淡写的劝了她几句,这下可把本来就倔强的奶奶给惹火了,背起自己的小包袱出了家门,等小姑反应过来再找她时,奶奶一个人已经走到村口了,弄得小姑又好气又好笑,好说歹说才把奶奶劝回家。即便后来在父亲和叔叔家轮流住,也总是闲不住,不管在哪里总是想着做点什么,做好了高兴的跟个孩子似的,做不好了就着麻烦、发脾气,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什么都不会,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奶奶还是不服老。

奶奶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一生,在我的记忆当中她年轻的时候摔过胳膊,上世纪九十年代过年的时候中过两次煤气,80岁的时候意外摔伤换过一侧的髋关节,86岁又因为再次意外摔伤,换了另一侧的髋关节,后来因为胃结石做过一次手术,还去掉大约一尺长的小肠。2021年肩关节骨折,但最后都熬过来了,直到今年因为发烧从养老院里接回家前,都能自己推着小推车行走。街坊邻里都说是孩子们孝顺,她老人家才能活这么大岁数,还能出去溜达转悠,其实家里人都清楚,孩子们再怎么孝顺,没有一个好身子骨和好的心态也是做不到的,就是因为奶奶年轻时的勤劳练就的好身板,才支撑到了现在。
奶奶90岁后,她们这一辈的老弟兄妯娌四个都已故去,只剩下她自己,我们都尊称她“老祖宗”,无论是在村里住的还是在外地工作的大伯大娘、叔叔婶子、姑姑和孙男娣女们逢年过节都去看望她,看到满堂儿孙是她老人家最开心最高兴的时候,拉着他们的手嘘寒问暖,总有说不完的话。
起初,奶奶老年痴呆还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家里大人小孩都哄着奶奶做些缠线球儿、撕布条等手工活,陪奶奶消磨时光,有空的时候就拉着她出去转转。记得有一次在石家庄大姑姑家仅待了一天,姑姑说来了要多住些日子,奶奶说什么都不待,还说不吃闺女家的,回去吃俩小子里,给她家省点,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都说奶奶这不清楚得很嘛,跟闺女亲,还知道省着闺女里,折腾两个儿子的。在说笑间,提及到了在市里居住的我的小珍大娘,奶奶这个时候突然变得清楚得很,执意要去见一见她,说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来几趟石家庄,小珍大娘跟她亲,年轻的时候就经常和她就伴,回老家了每次都去看她。拗不过她的执拗,我们带她到了小珍大娘家,奶奶见到小珍大娘开心得像个孩子,看着她们娘俩的亲近劲儿,也算是满足了她的愿望,谁料这次她们见面确是最后一面。后来随着奶奶老年痴呆病情的加重和身体状况的逐日下降,没有再出过远门,倒是每年逢年过节素芬姑和小珍大娘的几个孩子们,以及占国哥都回老家看望她,今年秋天,素芬姑还让前去看望她的一个哥哥给奶奶捎回来几百块钱,嘱咐家里人给老祖宗买点好吃的。这些年,年纪大的奶奶患上了老年痴呆,逐渐变得糊涂,刚发生的事说完就忘,时不时里还发点小脾气,但她对以前发生的事却记里一清二楚。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奶奶出门的机会更少了,老年痴呆也越发的严重了,虽然能借助小推车走路,但是脑子不是十分清楚,大小便失禁状况逐渐加重,一辈子勤劳干净的奶奶虽然糊涂,但骨子里的倔强还在,刚开始拉了尿了自己偷偷换洗,后来自己洗不了了,还坚持不让别人给她换,说一会就干了,弄得家里人总得说半天好话才能给她换上干净的衣服。因为这事,家里人没少叨叨嘴,都说奶奶这辈子不容易,到头来不能自理还不麻烦孩子们,好像孩子们不孝顺,而我的理解是奶奶虽然糊涂了,但是还想着保持她最后的尊严。

2022年夏天,我的父亲身体原因不能下地走路,叔叔也因为眼疾不便照顾不了奶奶,兄弟俩商量着把奶奶送到养老院安度晚年。奶奶在养老院期间,我经常开车带父亲和叔叔过去看她,在护工的悉心照料下奶奶在那里过得很好。后来由于疫情原因,不让去看望,细心的护工会拍些视频给家里人看。直到这次奶奶身体不舒服接回家,回家的时候只是带回来随身的几件衣物和被子,想着过几天等身体养好了还回去,没有想到这一次奶奶没能扛过去。在奶奶生前最后的十来天时光,脑子也仿佛变得很清楚了,她不再发脾气,在家人们守候中挂还在劝说孩子们她没事儿,让孩子们早点休息注意身体,不要老担心她。奶奶微弱的言谈又让我们看到了当初那个勤劳朴实,贤惠仁义的奶奶。也许是奶奶真的想歇歇了,也许是想爷爷他们哥几个和她的妯娌们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奶奶终没能战胜病魔,安详的离开了我们。

出殡的那天,因为疫情和个人身体原因,作为奶奶唯一健在的女儿芬杰姑未能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三爷爷家的小同姑按着家里的风俗给奶奶送的殡,这也成为了芬杰姑终身的遗憾。小同姑说奶奶老弟兄们当中八个闺女、侄女离世了五个,健在的不是远就是身体不好,她作为侄女能送奶奶最后一程,也算是一种宽慰。素芬姑因为没能送奶奶出殡深感内疚,久久不能释怀,在微信里泣文隔空凭吊,用这种方式送了她老人家最后一程。
2023年农历新年快要到了,我想奶奶现在应该正在天堂和爷爷以及她的老弟兄们商量着怎么过这个团圆年吧......
不孝长孙:东儿
于2023年1月5日深夜追忆

作者简介:李伟(又名李伟东),河北深泽人,基层医务人员,就职于深泽县耿庄医院,RH稀有血型,多次参与献血公益,深泽县稀有血型志愿者,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爱好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