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摸乡村肋骨的隐痛
文/张雷
在阴天或者雨天里,我没有抚摸肋骨的习惯。曾经受过伤的肋骨,每逢阴雨天气就会隐隐作痛。受过伤的肋骨,成为了影响我身心健康的“软肋”。
偶尔回到生我养我的乡村,偶尔看到刺痛视线的场景,我会突然生出些许喟叹:难道乡村的根系在一天天悄悄萎缩?但愿这只是我不祥的直觉。
一张张熟悉或者陌生的面孔,在为即将竣工的村巷水泥路庆典欢呼,在为双脚即将脱离泥与土的纠缠暗自庆幸。每当看到这类似的场景,每当揣测类似的情感,心里总是五味杂陈,心里总是惴惴不安。
淳朴的乡村应该有着乡村的特质。生火做饭的袅袅炊烟是空气污染的元凶?慈母唤子归家的柔情是扰人安宁的噪音?撒肥犁地造墒是在肆意挥扬粉尘?乡村就是乡村,炊烟里有着亲情和温暖。乡村就是乡村,慈母的倚门翘望和唤子柔声是真情挚爱的定格和缩影。乡村就是乡村,沃土需要肥料的涵养,耕耘土地才能合理造墒,丰收的憧憬在犁开的新土里芬芳。乡村的特质,就应该有着乡村的模样。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不再是城市的专利,乡村的现代化进程没有落下想象的步伐。整齐划一的村舍,气派亮丽的沿街门市,无疑都增添了乡村的时尚气息,无疑是显示了接近城镇乃至超越城镇的定力和豪气。乡村在亮化的过程中日渐美丽。这些时尚和美丽,是乡村的肌肤外表。
深入乡村中央,我的眼里和心中多了一些不安与惶惑。蓄水的池塘被人为填平,成为了硬化路面的水泥路基。排水的沟渠没有了起点和走向,沟沟渠渠废弃了泄洪排水功能。坍塌的老屋一片连着一片,像是乡村刚刚经历了战火或者天灾的劫难。老屋的坍塌,是乡村毅然决然走向城镇化的必然?抚摸栉风沐雨的青砖红瓦,抚摸岌岌可危的断壁残垣,抚摸虫蛀雨蚀的大柱椽梁,心底禁不住掠过丝丝隐痛与苍凉。老屋见证了乡村的繁衍生息,老屋承载了薪火相传的期盼,老屋是乡村文明的碑文。任由老屋风雨飘零,任由老屋坍塌湮灭,这是不是一种失职或者罪过?
在乡村的中央,老屋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乡村风景。人离屋空,没有了人气的支撑,老屋陷入了坍塌的窘境。时光老去了青春容颜,风雨垮塌了老屋的脊梁,世俗淡化了传统的传承。在老屋前驻足,是缅怀一段逝去的青涩时光,是追寻时尚文明的全新走向?
一脸严肃地审视坍塌的老屋,我略显忧伤的表情是故作深沉的思索?捶打隐隐作痛的颈椎,风雨飘零的老屋是不是乡村的肋骨?作为乡村肋骨的老屋元气大伤,元气大伤的老屋会不会在暗夜里叹息流泪?抚摸老屋坍塌的砖头瓦块,我不想去揉发红的眼圈。转过身来,我背对坍塌的老屋,泪水悄然滴落在我手中的砖瓦上。
乡村的肋骨是什么?老屋算得上是乡村的肋骨吗?面对老屋的断壁残垣,心里有了挥之不去的负罪感。在坍塌的老屋群里,我记不清自己曾经居住过哪一间。
踏上乡间硬化的水泥路面,我害怕乡村的时尚元素灼伤了我怀旧的视线。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我儿时的憧憬,如今在熟稔的乡村早已梦想成真。城镇悄然逼近乡村,乡村的气息渐去渐远。坍塌的老屋慢慢成为记忆,乡村的根系慢慢萎缩。
在老屋完全在乡村消逝之前,我还是想把他称作乡村的肋骨,哪怕仅仅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抚摸乡村老屋的砖头瓦块,我是在触摸乡村肋骨的隐痛。如果我有回天之力,我就会不遗余力缔造乡村的美丽,不遗余力抚慰乡村肋骨的隐痛,让隐隐作痛的肋骨修复如新。
作者简介:
张雷,男,1971年出生, 山东省第十七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从1985年起,先后在《星星》、《绿风》、《延河》、《岁月》、《散文诗》、《诗选刊》、《大沽河》、《黄河文学》、《延安文学》、《齐鲁晚报》、《警察文摘》、《散文诗世界》、《小品文选刊》、《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0余篇(首),作品入选多种文学年度选本,出版散文诗集《从乡村出发》。现为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作家协会主席、《大江诗坛》“散文诗栏目”主持、《小散文》特约编辑,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法学会、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