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架旁,花开如昔
文/邺匀
六月初,外地的杨梅已上市,江南的杨梅仍需相约。杨梅山上尚未闪亮烁紫,但记忆的鲜艳已足以让人流连忘返。母亲早市带回些市场上售卖的外地杨梅,拿了一粒放入口中,齿间留芳,随着杨梅酸甜的汁水儿味,再不用多久,江南的梅雨季节也便要到来。
养在屋子里的绿萝在玻璃杯里旁若无人的生长,自然长出了自己的姿态。在这翻新的翠绿前,我的想念分外具象。就像嚼着杨梅,果肉已尽,梅核依然含在嘴里,慢慢嚼着嚼着,思绪随着绿萝这翠绿也旁若无人般的伸展、飘延。
天微亮时,外婆枕着我的肩说,她想我了。我扶了扶她的额,让她的脸处于一个更舒适的位置贴靠在我的肩头说,我也想她了。时隔多年,隐痛在某些时候仍旧常常蹦跳而出,只是我已不再惧怕天微亮时的相见,因为在年月里,我已慢慢赋予了她三十七度的恒温。不知不觉十二年已过,即便如此,我仍然在某些节骨眼上无论怎么努力,也依然词不达意。
知书达理为人善,方圆十里念您亲。如今只能望独壁,一轮冷月寂人鸣。花花世界留于东,生生死死皆梦影。去处可有极乐地?无奈三更梦不明。待得魂魄归来日,膝下承欢报恩亲。生命何其幻觉,想来不甚空怯。除了想念,便是怀念。
儿时长在外婆家。外婆家门前有个大水缸,还有她那二十来平方地编起围栏的种着各色花草的花圃小园。矮矮白墙,黑瓦小弄堂的生活已是深深烙在了心里,怕是再也忘不了了。这熟悉的场景,随时都能勾起氤氲在岁月往事里的心绪,无形的驰骋着,犹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每当夏日的骄阳像个蛮横的孩子,我的手臂又起明显的黑白界限时,外婆的葡萄架下,总会出现一个踩凳眼馋那一串串顺儿朝下、珍珠粒子的小人儿。每当我伸长手,瞅准某颗半熟着青里带紫却又够不到的葡萄粒儿,在凳子上摇摇晃晃地踮起脚尖时,不远处忙着的外婆总会说小心点儿啊,小心点儿。我嘟囔着知道啦,知道啦,我可不想过几天让一群金龟子先争食……话音未落,扑通一声,扯落一手巴掌大的葡萄叶子。外婆急急跑过来,嘴里念着这孩子,这孩子,一把抱起抚摸着问痛不痛,眉间的汗湿皱成了一团。哭累了,我也便乖乖的安静下来。
待傍晚来临,我便提了个小桶,从门口的水缸里舀了水,葡萄架下提桶浇水。噗嗤噗嗤,水很快就渗进了土壤里,我蹲着侧着耳朵听,仿佛听到了根须正使劲吮吸。顺藤而望,葡萄叶更加绿意葱茏了,明儿个葡萄粒儿又能更紫些了。我放心的提着小桶又舀了一桶水,在葡萄架边的花圃里闻着屋子里飘出的米饭香,一瓢给海棠,一瓢给满堂红,一瓢给鸡冠花……攀在架上的葡萄藤在晚风里轻轻摇着,轻诵给风听。
上大三那一年,外婆家那一片区地块征用拆迁,她的葡萄架和种满各色花草的花圃小园随同农村大忙时节的场景一起成了记忆。站在一堆瓦砾上,有些惆怅,但在宽阔的视野里,洋洋东方大港正在成长,我也在成长。如今,我已很难分辨外婆家白墙黑瓦小弄堂的老位置在哪儿。但,心里的葡萄架边,花开依然如昔。
几日前,路过药行街上的天主教堂,在宁波很繁华的人来车往中,老街坊们尚未炎热到拿着蒲扇在外纳凉,今夜的牧师正在讲《新约·哥林多前书》13章之“爱的颂歌”: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妒忌,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忽然,悠然,我的神灵就象缚于一条葡萄架上的藤蔓上,摇晃着。在开满鲜花的花圃旁,在挂满葡萄的葡萄架下,有一个和蔼慈爱的婆婆,她正轻拥着一个小姑娘。
作者简介:
邺匀,原名顾页页,女,浙江宁波人。诗歌、散文、小说等以不同笔名见于天涯、冰洁诗刊、世纪诗典、焦点网视网、中国发展报道网、在陕西网、西部卓越网等。作品入编《中国当代爱情诗典》、《中国当代诗文集萃》、《当代传世经典散文》、《中国实力诗人诗选》等书籍。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