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瑰丽神农架
文/张泽新
未去神农架时,听人说神农架是一个有着古老而又美丽传说的地方,是一个可以倾听到神的语录、接受神灵洗礼的天梯,心驰神往久矣。2022年中秋节前,我有幸随市劳模代表团赴神农架疗休养,知晓了鄂西宝地的人文地理,领略了奇幻瑰丽的山色湖光,感受了自然造化的神奇魅力,对神农架钟爱有加。
神农架地处湖北西部边陲,东接荆山,西依秦岭,南滨长江,北临汉水,方圆32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相传上古时期神农氏炎帝曾在此搭架上山采药而得名。神农架群山巍峨,藏娇纳秀;千峰攒簇,万壑迭翠;峡谷神雕,奇洞天成;险崖瀑飞,锦石溪流;高山平原,碧海长天。这里的岩石留有冰山擦过的痕迹,这里的古木印着岁月流逝的年轮,山有山的魂魄,水有水的灵气。神农架这幅波澜壮阔的雄伟画卷不仅以其无可比拟的悠远深邃独树一帜,而且以其非同寻常的瑰丽多姿令人魂牵梦绕。
神农架以原始、神秘闻名于世。我们的旅程首先从天生桥景区开始。该景区位于神农架南部彩旗村,紧邻209国道,海拔1200米,面积6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奇洞、奇桥、奇瀑、奇潭为一体的休闲、探险、揽胜之地。顾名思义,“天生桥”就是有如鬼斧神工的天然石桥。说其为桥,倒不如称其为洞。它是由黄岩河冲刷而成的一个岩溶性天生穿洞,呈葫芦状,高约17米,洞上方宽4米、下方宽5米,河水穿洞下泄,使黄岩河两岸一桥横贯东西,呈现出“天桥飞渡”,故名天生桥。
进入天生桥景区,踏上悬壁木梯,映入眼帘的是细如游丝的山泉瀑布。导游介绍,因为今年干旱时间超长,瀑布失去了往常“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气势,瀑布落下冲撞石头产生的声音也没有了昔日的雄浑激越。好在栈道蜿蜒曲折,所到之处,树木苍翠,流水潺潺,世外桃源般的美好。浅潭、巨石伴着如影随形的青苔与清澈的水流构成了视野之中层层叠叠、移步换景的自然画面,我不知不觉沉浸在这一方山水之中。景区幽静的内部宛若一派东方园林——恬静、淡泊,植被错落有致,看到那被水流磨圆的石头上生着厚厚的苔藓,脑海立马闪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诗句。继续前行,不时被老君驿站、心舟石、土司王、禀君堂屋、炎帝庙、戏台等一些小景吸引,停下脚步。这些小景并不惊艳,却也温柔美好。徜徉于山野林间,远离世俗的束缚与羁绊,将生命融于自然,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轻松与快乐,一颗本就怀着田园之梦的心,那一刻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进山不登风景垭,等于没到神农架”。被誉为“神农第一景”的神农谷位于神农顶景区内,是千万年的风化溶蚀造就的一个豁口,因风景奇秀被称为“风景垭”。恰逢风轻日朗,站在垭口极目四望,千峰竞峭,万嶂争拔,沟壑幽深,冷杉滴翠,箭竹傲耸,小径回旋,山花遍缀;石林丛生,千姿百态,高低参差,疑真似幻,或利剑刺天,或盘龙卧虎,或母子偎依,或兄妹比肩,争奇斗傲,美不胜收,好似守卫神农的千军万马。神农谷有一条长达5000米的步游栈道,宛若一条巨龙盘延在绝壁峻岭中。沿栈道漫步,时而穿越悬崖峭壁,时而隐身苍松翠竹,不仅可以登临高处,远观山岭纵横、河流蜿蜒、云雾蒸腾的壮丽景观,还可以身临其境感受流云飞雾缠绕其间仙境般的美妙。
神农谷山、水、石、林俱备,雅、趣、奇、险兼有,加上气候舒适,空气清新,负氧离子丰富,具有不可替代的世界级垄断性旅游资源,是不可多得的避暑、休闲、疗养的生态旅游胜地。难怪著名画家罗国士称赞:“神农群山,胜境佳绝,有黄山之姿、华山之险、泰山之佛、庐山之霞!”
老天助兴,我们来到海拔3105.4米的“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时,满眼澄澈,阳光格外的明媚,天空出奇的湛蓝,云彩仿佛凝固在天幕,没有丝毫游动。蓝天白云与缤纷多姿的群峦交相辉映,绿意蒸腾,融为一体,和谐而浪漫,宛如进入童话天堂。辽阔的视野,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大自然的绝世容颜美得这般纯粹,美得沁透人心,美得近乎不太真实,让人从眼睛醉到心灵。静静地站在神农顶上,眺望远山,俯瞰四野,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油然而生一种山高我为峰的豪迈,于是站到神农顶石刻上张开双臂拥抱蓝天,畅想着像雄鹰一样能展翅高飞。此时,我更期待着目睹神奇的佛光。
据别人讲,一天早晨,万物覆霜,神农顶激流般的白云像洪荒里的大海,在咆哮,在翻滚,在往下冲刷,在驰骋,无数灰白色的鬃毛飞扬,无数条孽龙在搏斗。只见远远的山梁上,一棵树蓦然冲出云海,无缘无故地猛烈颤抖摇晃。就在这时,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座瞭望塔的倒影,这便是佛光。顺着佛光看去,好像云海打开了一道门,从此走进去,便能一窥这云海深处的奥秘!群山像巨人沉浸在聚散无定的云絮里,它似乎在沉睡,又像在翻身。突然,一绺光芒从云隙间垂挂下来,在蜃气里飘曳着,群山的巨人拉开了他的蚊帐。佛光消逝了,而大地清气盈来。这样的景象,令在场的人欲仙欲神。不过佛光并不是每人都能见到的,有好多的偶然。我们这次无缘看见“云海佛光”的非凡盛景,但我仍想纵情沉醉于大山的魂魄之中,尽享高山绝美风景。
向右西望,不远处屹立着一座钢筋水泥的建筑物——瞭望塔。此塔位于海拔2997.9米的望农亭上,塔高40米,因自然保护区防火护林而建。登临塔顶,立于这巍巍的华中之巅,视野无限开阔,东可见原始森林老君山,西可望高山平原大九湖,北可瞰金丝猴王国金猴岭,南可眺白化动物王国小神农架。我禁不住思绪万千,遐想联翩,仿佛看到,长江、汉水如两条游龙在神农架南北起舞,武当山天柱峰恣意地舒展着自己的雄姿娇态,辽阔的江汉平原柔情地呼唤着神农始祖。就连那神农炎帝搭架采药的足迹,探险者追寻“野人”之谜的身影,也依稀可见。
游览神农顶,必到板壁岩。板壁岩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被称为“石林”和“野人的出没地”。板壁岩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丛丛簇簇密不通风,是天然的屏障。箭竹林间,怪石嶙峋,姿态迥异,最引人入胜的是北坡的一堵巨石,远看似骆驼饮于绿洲,近看如玉树上群猴蹦跳。板壁岩西邻猴子石,东邻巨锯岩。猴子石似群猴嬉戏,巨锯岩如巨锯凌空,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将其塑造得维妙维肖,令人叹为观止。
山水有巍峨,天地之静美。如果说神农架是上天遗落的一封情书,那么,大九湖则是上天抛给神农架的一个秋波。大九湖是一片沼泽地——山涧盆地,是亚高山的一片湿地,四周高山重围,中间是九个溪水相连的低洼平坦的湖泊和草地,面积28平方公里,一片水域,一片草甸,水草丰茂,绿草如茵。在“抬头见高山,地无三尺平”的神农架群山之中,深藏着这样的处女平地极为少见。
亲近大九湖的山水,于我而言是对神农架的一次虔诚膜拜。我们一大早就来到这里,山峰间萦绕着薄薄的雾气,云影逐波,浓淡相宜,氤氲成一幅水墨画。我静静地站在大九湖其中的一个湖边,任由新鲜空气肆意洗涤肺腑,享受这难得的清新舒畅。一朵朵白云在湖面上荡漾,深绿色的水面依稀漂着蓝色的优雅。白琵鹭低低地掠过湖面,鸳鸯悠闲地划水戏情,时有鱼儿跃出湖水。远远的地方,有白墙黛瓦倒影湖中,宛如海市蜃楼的缥缈让人心驰神往。
九湖之间有长廊栈桥纵横交错,来回勾连,四通八达。湖泊四周柔柔嫩嫩的绿草簇拥着层层叠叠的野花,花也是草,草亦是花,微风中,花儿频频点头,草儿轻轻弯腰。还有那青枝绿叶的大树,或一簇簇,或稀稀落落,一幅自然的生态景象。间或有几棵红海棠,一树红果,山水树融为一望无垠的美景。远离了滚滚热浪,听不见聒噪鸟鸣,观远山,看近水,高山草甸,河流湖泊,满眼风光,处处是歌,步步是景,润目养神。悠然地行走,怡然地谈笑,身心豁达,轻盈惬意。亲近大九湖,返朴归真,涤污还淳,真的会让灵魂得到升华。
神农坛是神农架林区唯一的人文景观,位于木鱼镇附近,是1997年10月为纪念华夏始祖神农炎帝而建。神农坛分地坛和天坛,依山而建,地坛建有可容纳千人的广场,广场图案外圆内方,分别代表天地,广场两端有两根十米高的图腾柱,柱上雕塑着牛首,柱后是两幅大型浮雕,展现了神农氏一生的丰功伟绩,图腾柱和浮雕之间设有祭坛。
从地坛到天坛,要经过243个台阶,自下而上分五级,第一级9个台阶,称“明九” ,其余四级依次为72,63,54,45,均为9的倍数,称“暗九”,隐含着神农“九五至尊”的地位。天坛中央是神农雕像,人身牛首,双目微闭,雕像高21米,宽35米,高宽相加56,象征56个民族欣欣向荣。整个神农坛气势恢宏,神农雕像身躯伟岸,头顶蓝天,身披彩云,雕像两边的巍巍青山,壮若弦梯,直通云天,好像我们的祖先能与天地相通,保祐着他的后人们繁荣昌盛。
“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四时有,春夏秋冬最难分”,这是对神农架气候特征的形象描绘。神农架得大自然的原始恩赐,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环境独特,成为北纬31度上的“绿色奇迹”,是长江三峡和南水北调两大水利工程重要的水源地,是华中地区的绿色屏障。走进这丰富多彩的神农架,宛如进入了一个神奇无穷的动植物乐土。银杏梳妆,鸽树起舞,仙草江边一碗水,灵芝七叶一枝花,可在森林中与金丝猴招手,在古盐道观野兽出没,在溪流间听娃娃鱼唱歌。美丽幽静的神农架生长着许多珍贵稀有的植物,深藏着举世称奇的飞禽走兽。据统计,神农架现已查明的野生高等植物有4800多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29种,是众多珍濒物种最关键的栖息地,银杏、水杉和银杉是世界公认的“活化石”植物;药用植物1800余种,很多是名贵药材,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天然药库。这里还有昆虫和脊椎动物3600余种,其中,金丝猴、金雕等73种动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达259种。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到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动植物物种。神农架因此而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物园”“地质博物馆”的美誉。
天然神农架,世界生态园。原始完美的神农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伟大宝藏,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源头。当我浏览这部绿色天书时,深深地惊叹大自然的生花妙笔竟是如此神奇,独特无比。神农架,好一个“架”字,你是架在华中地区雄视一方、睥睨一切的巍巍高山,一个令全世界为之倾倒的地方,你是华夏山水美妙诗篇的一首绝唱,你是天南地北探秘驴友的永恒向往。
【作者简介】
张泽新,湖北省作协会员,仙桃市作协副主席兼党支部副书记,仙桃市孔子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一代人杰张难先》《说痴道怪》《沔水廉思录》等著述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