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聊斋》走进“聊斋”谒蒲翁
原创首发
文/申力(重庆)签约诗人
主播 花之语
出淄川城东行,越过洪山,眼前就是蒲家庄,庄的东面有一幽静古朴的小庭院,门楼上挂着郭沫若手书金匾“蒲松龄故居”。进月洞门,只见粉白的花墙内垂柳依依,翠柏葱郁,四块空灵剔透的太湖石分陈其间,分别是“山”,“明”,“水”,“秀”四个草书形象,天工造成,令人拍掌叫绝。过了此地进入北边一房内,檐下挂着一块斑驳的匾额,上镌隶书“聊斋”两字,这就是蒲松龄先生诞生写作和谢世的地方。
中堂挂着先生的全身画像,是蒲翁七十四岁时由儿子蒲筠请江南名画家朱湘麟写生而作。画上有他的两则亲笔题跋:'’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子孙,亦孔之羞。康熙癸巳自题。”癸巳九月,筠嘱江南朱湘麟为余肖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松龄又志。“诙谐幽默的情趣中寓谦逊律已之意于自题中,蔑视世俗而又不得已从俗的痛苦心情在又志中。
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对联挂在画像两边,像下几案上陈设着“木瘿炉”“三星石”“灵璧石”等古文物,一块形似蛙鸣的太湖石是蒲翁当年凝神构思,奋笔疾书之余用来锻炼身体的。为此石他在《咏石隐园》自注中有记载:“有石类蛙鸣,余置鱼跃石侧”。可见他对此石的喜爱。罗汉床床涠上有山东画家冯起震画的竹,墙上“绰然堂”是从蒲翁设帐教书三十多年的同邑西铺村毕际友家移来,一盏灯台,两块砚台,一把酒壶和一杆旱烟管在“聊斋”伴随先生呕心沥血,笔耕墨耘度过了一生,“独自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凝冰。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聊斋自志”。
西院宽敞明亮的陈列室保存着一部分完好的手稿,《聊斋志异》的中英俄日法等文的多种版本一字排开,展现了蒲翁的风彩。根据他作品改编的大量读物、电影戏剧的剧本和剧照让人耳目一新。
走出村外往东有一片苍翠的古柏,林下的四角碑亭内刻有清雍正三年张元所撰《柳泉蒲先生墓表》残碑,茅盾先生一九七九年三月敬书的”蒲松龄柳泉先生之墓”立于此。浦氏墓园东南角另有一碑,上镌“蒲氏始祖之墓”相传蒲氏家族原系蒙古人,是元朝开国世勋,因宦海风波被皇上所忌,皇帝假托梦中蒲草长得比金銮殿还高,诬指蒲氏有篡权夺国野心而诛九族,蒲家仅逃出一个男孩,为避祸改姓张,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才恢复旧姓,此男孩就是蒲氏始祖,松龄先生是他的十一代孙。
离开墓地,穿过繁花似锦的果园就到柳泉了,据传蒲翁在世时,此地井水盈满,外溢为溪,先生常在土坡半腰草亭里设茶招饮乡夫村老和路人,听他们谈说奇事趣闻,以搜集创作素材。如今此处已成为南来北往的人的休憩之处,有时还可以听一些老人讲聊斋,再次走入狐妖世界。
作者简介
申力《明心文学》签约诗人!笔名:申维希。重庆人,喜好涂鸦,曾在重庆文艺、星星诗刊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数百篇,在各种文学平台上发表作品数百篇。

主播简介
花之语《明心文学》常驻主播!酷爱诵读,作品发表在多家网络平台。徜徉在诵读的海洋中充实而快乐,希望在诵读中,传达生命的情感,温暖人间。
————————————————
投稿须知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谢绝敏感话题以及违反投稿条例,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2,关于稿费,读者赞赏金额少于20元不予结算,文章发布七天后结算。第八天起,后续赞赏不再计算发放。没有赞赏金,不足20元的没有稿费。赞赏超过20元60%为作者稿费,带有诵读的作品,赞赏超过20元作者40% 主播20%为稿费。40%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稿费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请加总编微信,方便发放稿费。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投稿视为同意此规则,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
投稿题材以现代诗,诗歌,短诗,微诗,散文,随笔,五言,七律,词……
4,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总编删除!
投稿请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