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行囊 ,以中国父母的大爱与坚韧,怀揣着带出好孙子的理想,从南至北以及全国各地的援儿大军,向着各自儿女的精准居地,络绎不绝地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陌生城市。
他们,有的退休,正待安享晚年的休闲时光。有的年事已高,静观夕阳美好。有的依靠田园的收成,来丰盈自己的生活。
可儿女们一声召唤,中国父母舍弃一切,告别亲友,离乡背井 ,千里迢迢, 为解儿女的后顾之忧,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心甘情愿、肩负起带孙的辛劳!
置身他乡的他们,感受着都市生活的奔忙与喧嚣,还是井底之蛙井底好。可为了儿女能安心工作,为了自己疼爱的孙儿孙女,他们放弃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忍受着在异地生活的各种不便,苍老的身影在陌生的城市中闪现。
为了完成带出好孙子的光荣使命,他们要努力地具备:教育的水平,医生的能力,雷锋的精神,厨师的手艺,运动员的体魄,专业的技能。大多父母来自农村,目不识丁或识字甚少,在儿女的指导下,却懂得了带孙不仅要孩子身体好,心理健康更重要!为找小伙伴,穿梭在大街小巷玩遍公园游乐场。银丝在清风中飘扬,疲惫在脚底生根,微笑却洋溢在饱经风霜的脸上。科学带孙让他们极为辛劳,步履不停地在四季中行走,酷暑寒霜绵延不绝。
为了宝贝身体健康,变着法做好吃的,还要营养搭配味美色香,想方设法让孙儿孙女吃的多。孩子吃得好,才能睡得香。自己用餐时,总是菜冷饭也凉,好吃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宝贝有个头疼脑热,他们担惊受怕,心疼地泪眼婆娑。一把屎,一把尿,只盼孙儿孙女快快长大。叫一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心里像吃了蜜,疲惫的身心,硬是让隔辈亲情来代替。
儿女的忙碌,主动分担家务事。忙里忙外,成了儿女家操劳的主力。外面的世界,虽然是花园城市秀色可餐,七彩灯火讲述着动人的故事,百花飘香绿荫成行,日新月异遍地华章!可这也难摆脱中国父母离开家乡的孤独与寂寞。
智能手机扫码登记,造成了他们出门不便的困惑。家乡的方言,制约了他们与人交往的顺畅。从小的生话习惯,不适应在异地的生活。没有了乡邻间的家长里短,和朋友们聚会的快乐。喧嚣的都市生活,让他们更期盼家乡的宁静与安祥。
一切的改变,对他们来讲,仿若刚出生的孩子如白纸一张,还需要从头来学待人接物,慢慢地学着生活摸着石头把河过,善交友多学习努力适应这新生活。中国父母对儿女忍辱负重呕心沥血,拉扯大自己的儿女,又上了带孙儿孙女的岗,那怕是身如弯月,发若白雪、也要把重担来扛,仿佛自己是无疾无灾铁人一个,这里痛那不适,都不给儿女讲,怕的是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工作。
我退休后,也成了这援儿大军中的其中一个,从北国的小城镇到了南国,为孙女孙儿来上岗。有体会和感受,用我的瘦笔为中国父母把诗行写上,愿我们在异地他乡,带好孙也要开拓进取把思想武装,庆余年在新时代的海洋中我们也能徜徉。
中国父母,就这样心怀大爱坚韧地活着,可谓是胡杨精神代代传扬,为的是儿女安心给国家贡献多,而自己不也是幕后英雄,牺牲晚年悠闲自在的生活,为国把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光奉献上!虽然是夕阳西下风烛残年,也会让残淡的晚霞凝成牡丹!

作者简介:刘淑敏,甘肃岷县人,现居深圳。喜欢唱歌和摄影的我,更喜欢在文字里浅嗅墨香,喜欢在文字里遇见最美丽的自己,让生命充盈,让生活芬芳。握一份自然与随意,许自己一份静谧与温馨、美好与希望。作品多次发表于文学高地、桃李文化传媒等众多网络平台,诗歌选刊等。

王杏莲 石家庄人,中国纺织大学毕业,政工师,中国朗声社会员,朗声社石家庄墨海分社会员,河北省演讲与口才研究会播音主持专委会理事,河北知青艺术团团员。热爱朗诵、唱歌,经常活跃在电视台、敬老院等公共场所进行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