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 与冲突》(六十二)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人类社会各民族、各种族、各宗教及各地域之文明,既有其文明共性,也有其差异性。而文明差异则为文明互鉴交流提供了互补互学共荣的可能性,文明共性则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过程中的思想基础。人类文明的正确走向是“和而不同”,而非强势文明征服或消灭弱势文明,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冲突的根源与理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全球化与局部地区经济一体化时代,人类不同文明正在互鉴交流中走向文明融合!人类文明在历经近三百年的冲突、交流、互鉴之后,天下为私的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主义为主的脱离道义要求的资本主义文明正在慢慢衰落,而东方文明中可堪重任的“天下为公”的文明思想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以人民为中心而非以资本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优势正在突显,世界各民族走向共和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一体化、教育一体化的潮流正呼唤普世文化价值观的出现!今天站在东方文化的大舞台上,我们不得不对祖先的智慧仰山兴叹。在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和碰撞中,东方抽象的道学文化和西方具体的术学文化在当今短期内难分伯仲,这犹如太极高手与拳击高手在擂台开始难分胜负一样,也许太极高手以躲避对方锋芒的毕露为主,步步后退,然后,从五千年世界文明史看,太极阴阳文化几乎同化了它所遇到的一切文化。当然东西方两种文化反应了宇宙世界的两个方面,宇宙本体与宇宙现象,道与术,抽象与具体,心与识,全局与局部,中医与西医,根系与枝干。然而作为一个东方文化传人,我更关注道学文化,不管是大道小道,天道地道,海道航道,都有一个文明共性,这就是“亨通”,连接此地与彼地,通过“道”从此岸跨向彼岸。此地和彼地,此岸与彼岸,这都是假说,都是方法论说,其实真正的“道”是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日月之道,自然之道,四季之道,历史之道,灵魂之道,难道也像赛马场一样,有始有终吗?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文明历史不管否极泰来,还是泰极否来,永远摆脱不了阴阳互推的太极之道!道是什么?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永恒,是永无止境,是终始如初,是平等,是智慧,是无处不在,是不生不灭,是不来不去,是万相之源,是厚德载物,道是宇宙真正的主人。大道中隐藏的规律是什么?是循环往复,是不偏不倚,是中庸无私,是无住无不住,是永远重复过去。道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是万象纷纭,是运动变化,是一生万物而后万物归一,是太极分则阴阳,阴阳合则太极。

人类文明历史也是一部沧海桑田的历史!人间正道是沧桑,因为道的表现形式与运动方式是变化发展的,所有我们身内及身外,除了“道”之外,没有一物能与我们永恒相伴,《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道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称谓,故而道有多名,道在政为王道,在军为兵道,在市为商道,在病为医道,在天地为天道地道,在万物运行为自然之道,在动物蛮野世界为生存之道。
东方文明历史中的各种学说,归根结蒂就是道学。中国的道学太极文化不仅体现在《易经》《,皇帝内经》,《道德经》中,还体现在诸子百家关于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我以其中代表性的军事领域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阐释。都知道,《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兵学的杰出代表,它的阴阳之道体现在了战争观念、战略思想、战术思想、和治军理念等很多方面,而且,兵法与政治、经济、道术、文化等全面结合,以安国全军为本,而非单纯的为战争而战争。在战争观念上,《孙子兵法》强调了“备战”和“慎战”的理念,例如《孙子兵法》第一章,“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战略思想上,又提倡以最小的军事代价取得最大的政治效果,例如孙子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伐谋、伐交”达到战略目的;在战术思想上,《孙子兵法》就是太极阴阳在军事上的具体运用,其中心就是“形与势”、“虚与实”的组合与分离,在运动中或在静止中紧紧掌握军事上的主动权;在治军理念上,孙子强调了文武并用,文就是政治训导,精神奖励,物质鼓励,武就是将领以身作则,士兵纪律严明,部队团结和谐等等。但是《孙子兵法》与《道德经》中的兵法思想相比,从道学意义上,其实是殊途同归。

《道德经》三十章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意是,用道辅佐君主以治国安邦的人,不能依靠穷兵黩武称霸天下,对他人用兵将来也会得到同样的报应,战争所及之处,满是一派荒废景象。《孙子兵法 》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历来趣利而动。纵观世界历史,与其说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不如说是人类战争的历史。从万余年前的原始部落为了生存而战,到今天的美国为了世界人道主义而战,不管师出何名,其目的只有一个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宗教利益,集团利益,个人利益等,利益的导向决定了战争的境界,决定了战争的正义性大小,只有毛泽东喊出了…“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宏伟口号。

老子所处的年代,正是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老子目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所以他是战争的强烈反对者,从老子为道的角度看,自然规律是循环往复的,社会规律是因果报应的,穷兵黩武带来的结果最终就是被他人灭亡,从而形成了皇帝轮流做。老子认为,与其通过战争去反复争夺土地,最终带来民不聊生土地荒废之象,还不如恬淡为上,“虽有甲兵,无所阵之”。在用兵之上,老子和孙子有不谋而合之处。两人都不主张战争,老子从道上讲用兵的危害,孙子则从具体实践中,落实非战的原则。孙子言…“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即不战而屈人之心,乃为上策,故“上兵代谋,而非攻城掠地”。

老子的观点对当今的启示很多。《道德经》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在战争中先客后主,先退而进,这是大道的基本规律在战争中的体现,毛泽东将这个规律发展为敌进我退的十六字游击方针。面对当今世界局势,中国要做到既不兵霸天下,又不会出现清末时期的联军掠京,应以老子思想以及孙子思想为指导,不首先发动战争,但居安思危,不畏惧战争,要谋化天下,从战略上让对手生出敬畏之心。

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古老文明的活化石,必然有符合人类道义与社会规律的文明思想蕴含其中。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从极左极右思想中走出,用中庸之道以换取中国的最大国家利益和发展空间。我不是军事战略分析家,只是通过道学知识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证实道学对当今实践的重要意义。从广义上讲,军事、政治、文化等,既是道学,又是哲学,又是术学,道、哲、术是上层建筑的排列顺序。而术、哲、道却是经济基础的排列顺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些口号告诉我们,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规律和大道,一切科技文明只有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才会为人类活动注入满满的正能量!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