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一〇五)
为报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奇耻大辱,美国也组织了一次对日本东京的轰炸。
脑洞大开的美国人把16架B-25型轻型轰炸机放到了“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抵近到日本东京湾的时候由于被日军巡逻艇发现而不得不起飞。
美军指挥官这一惊非同小可,日军小小的巡逻艇竟然到了远离海岸800多海里的地方来巡逻警戒。当他们一顿炮火把那艘小艇送入海底的时候意识到他们肯定已经把发现美军的消息传了回去。
为了防止意外,已经卸掉了所有可以卸掉的装备甚至连自卫机枪都卸掉,只象征性挂载了两枚炸弹的B-25冒着狂风巨浪提前起飞了。这比原计划提前了400多海里。

这样一来他们必须冒着轰炸完东京还没等飞到预定的地点就会将燃油全部耗尽的风险。
他们原计划是轰炸完东京之后然后直飞中国,降落在中国湖南株洲的机场。
1942年4月18日中午,投光了炸弹的美军轰炸机离开了被炸得懵头转向的日本国土防空部队,迅速飞离日本本土,航向转向中国。

16架飞机都安然脱离了,只有一架迷了航,飞到了苏联的海参崴。由于天黑、大雾加之油料耗尽,所有的飞机都没有能飞抵株洲机场。
除了一架飞机坠海、一架飞机不幸误降到了日军占领的南昌机场,其余飞机都或备降或迫降到了我军控制的机场或农田。
著名的二战陆军航空兵英雄(当时美军没有空军,飞机都属于陆军建制。)杜利特尔中校和他的64名劫后余生的飞行员都被我军民安全送到了第九战区的株洲机场。
1940年,中国的全面抗战进入了第四年。

虽然中国成功地挫败了日本速战速决的阴谋,遏制了日军疯狂进攻的势头,并进入了抗战的相持阶段。
但中国政府和军民丝毫也没有感觉到战争的压力有所减轻。相反,中国军民面临的环境更加严酷和艰难。
据1941年春各战区的战报统计,1940年中国军队的伤亡人数为:339530人,是开战四年以来伤亡最重的一年。

这一年,由日本政府精心炮制、推出的汪精卫汉奸政权遭到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抵制。重庆国民政府对汪发出了通缉令,各地及海外强烈要求对汪逆缉拿严惩的通电数以千计。
为了彻底摧毁重庆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也为了对其在第一次长沙战役、昆仑关战役的惨败进行报复,日军倾其陆海军航空兵力量,对以重庆为中心的我西南根据地连续实施了半年的狂轰滥炸。
日军共出动飞机7000余架次,投掷各类炸弹近万吨。
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被炸得千疮百孔,死伤枕藉,给我抗日军民和后方基地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彼时的重庆,虽贫穷简陋,却是世界东方抗击强大的日本法西斯的坚强堡垒和大本营,还是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的临时政府的陪都所在地。(韩国在1937年将临时政府陪都从上海迁至重庆。)
蒋介石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他决定对日军发动一场比半年前规模更大的夏季攻势。
谁曾想,日本人破译了这个机密,抢先在5月初发起了对我第5战区的攻击。
1940年5月1日,日军第11军调集了第3、13、39等5个师团十万余人,分三路进犯,企图把李宗仁的5战区主力包围在枣阳地区予以歼灭。

根据老蒋的指令和日军惯用的速战速决、打完就撤回原地的规律,李宗仁把主力撤到了两厢,准备断敌之后,歼其一路。
当日军第3师团和石本支队攻克泌阳,一路杀气腾腾挥师西进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日军第11军司令长官园部和一郎的急电:“汤恩伯之精锐31集团军已到达泌阳北侧,有连夜攻击你部右侧背之势。”
第3师团顿时慌了手脚,立刻就地构筑工事,准备迎战。
园部司令官不放心,又火速调集了一个旅团来配属第3师团。
这样,日军在泌阳就有将近两个师团的兵力。中国军队原本打算的歼灭战演变成了短兵相接的大血战。
5月中旬,园部司令官得到报告:中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亲率5个师渡过了襄水河。
园部闻报大喜,立刻命令第13、第39师团和池田支队将孤军深入的张自忠部团团围住。
但这样一来,第3师团这支孤军又被中国军队的汤恩伯等部趁虚蜂拥而至,围得如同铁桶一般,予以痛歼。
第3师团苦战不支,扔下数千具尸体后,剩余的残兵杀开一条血路,落荒而逃。
此刻,张自忠将军的处境却万分危险。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民国陆军上将。曾任38师师长、59军军长、33集团军总司令。
张上将曾在喜峰口战役、台儿庄战役、临沂战役中率部英勇杀敌,立下过赫赫战功,是一员智勇双全、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大将。
张自忠是一个血性汉子,他曾作过天津市市长。29军撤离北平的时候,他还作过十天的北平市的代市长。
为此,有人说他把宋哲元逼走了,自己当了汉奸市长,国内许多报纸还称其为“张逆自忠”、“汉奸市长”。
张自忠百口莫辩、非常委屈,早就有以一死报国、并洗刷自己冤屈的念头。
后来,原29军副军长秦德纯和张自忠的女儿张廉云都在回忆中披露了事实的真相:作为杂牌军也好,作为有良心的中国人也好,29军在最后撤离时毕竟不想放弃北平这个地盘,于是就派张自忠去当这个“代市长”。
张自忠实际上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但这个只有6个人知道的秘密是无法公开的,张自忠只有硬着头皮去面对国人的诟骂。
“七七事变”,29军110旅旅长何基沣和219团团长吉星文率部奋起抵抗。
张自忠率部回防北平,与部下痛哭立誓:“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与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
张每战必身先士卒,神勇无比。他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是:“我死则国生!”“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当日军攻克枣阳,并向五战区长官部驻地襄阳突进的时候,张自忠按李宗仁的命令,过襄河截击日军。
出发前,他面对沉沉夜色,深知自己此去凶多吉少。便给33集团军副司令长官冯治安写了一封信:“仰之我弟:因为五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到河东后,如能与38D、179D(D:师的代号)取得联络,即率该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但张自忠过河之后,并没有与38师、179师联络上,他手中的部队仅马师的两个团和集团军军部的特务营,总共只有2000多人。
而他要面对的,是日军两个师团的四万多凶悍的敌人!
张上将率部死战,却被优势的日军重重包围。
等他率部杀开一条血路,退到宜城南瓜店的十里长山时,身边只有不到500官兵了。
在阵地上,张上将手持步枪,与将士们一同在战壕里浴血杀敌。他对将士们说,阵地就是我们的坟地,后退者死!没有子弹就要刺刀刺、用大刀砍,用石头砸、用嘴咬。
打到黄昏时分,张自忠的身边只有七、八个战士了,他自己的左臂被打断,紧接着一发子弹又击中了他的右胸。张上将倒下了。
此刻,一个龇牙咧嘴的鬼子挺着雪亮的“三八”枪刺刀,冲上来照着张自忠的胸口就戳。
张上将抓住敌枪跃起拼搏,却被蜂拥而上的鬼子连击数枪。张上将身上八处重伤,壮烈殉国!
与上将誓死杀敌的2000多中国将士全部战死,无一生还。

张上将殉国后,日军从他的将军制服和口袋里的钢笔上刻的“张自忠”四个字上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中国军队第33集团军的总司令张自忠。
日军官兵无不惊骇,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上将总司令还有在战场上与对手拚刺刀的。
于是,日军赶制了一口棺材,重新装殓了张自忠上将,并在他的墓地上立了一块碑,上书:“支那军上将张自忠之墓”。
两天后,继张自忠之后任59军军长的黄维纲率部再渡襄河迎击日军。
官兵们高喊着复仇的口号冲向敌阵,与敌死战两昼夜,终于将日军击退,开棺将张上将的忠骸迎取回来。
张自忠上将殉国之后,举国哀恸。
1940年5月23日,张自忠上将的灵柩由十万民众护送,在宜昌登船,驶往重庆。
一路上香案夹道,肃穆悲痛。尽管防空警报响个不停,空中时有日机袭扰,但送灵队伍仍镇定地缓缓前行。

许多学生唱着当时著名诗人卢冀野为张将军写的《国殇》:“英灵啊归来!国徽覆盖着你的棺木,这便是你裹尸的马革……”
当时一个随军记者写了一篇催人泪下的报道,特录一段以飨同胞:“万火荧荧,衔哀野祭。山头路角,终夜闻悲叹之声”;“几多老母夜起手制面食,曰:‘我为张将军做北方饭也!’”;“其时,警报呜呜,敌机已凌空。而送者无一退祭、无一人去也!”
重庆。天低云暗,苦雨潇潇。
蒋介石亲率国民政府所有的大员要人,肃立在朝天门码头。长江嘉陵江两岸则站满了自发来迎接张将军灵柩的各界人民。
当张将军的灵柩被缓缓抬上码头时,蒋介石含泪敬礼,两岸一片哭声。
张将军,中华民族的儿子,你终于回来了。满山城飞洒的热泪,既是华夏儿女的悲痛,也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
重庆国民政府为张将军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冯玉祥将军亲自为张上将题写墓碑:“张自忠上将之墓”。

延安也为张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尽忠报国”。
朱德、彭德怀撰写挽联:“一战捷临沂、再战捷随枣,伟哉将军,精神不死;打到鸭绿江、建设新中国,贵在朝野,团结图存。”
在迎灵的队伍中,还有一位将军特别难过,特别憋气。他就是一直与张自忠以兄弟相称的、77军副军长,179师师长何基沣。
何基沣一直说,如果当时我在,张将军绝对不会殉国。
这话不错,因为何基沣是一员虎将。他在喜峰口亲率大刀队夜袭敌营,几支部队一口气切下了6000多颗日寇头颅。吓得日军一听说他的名字就两腿哆嗦。称,与何基沣作战无异于与虎搏斗。
后来,何基沣到延安,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事不知怎么被老蒋听到了风声。就在张自忠与日寇殊死血战之时,何基沣正在重庆接受调查。
等何被放出来,老蒋又是请客又是给钱的时候,张上将已经壮烈殉国了。
为此,何将军八十年代在北京病逝之前还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何基沣、张克侠在淮海战役中率59军、77军起义。此事在电影《佩剑将军》中曾有详述。)

何基沣官复原职后,仍在随枣一带与日军对峙。
一日,他接到新四军五师师长李先念的绝密情报,杀害张将军的是日军第18旅团副旅团长、少将横山武彦。
何将军暗暗发誓:不杀此酋,誓不为人!
1943年3月中旬,何又得新四军密报,横山武彦由小队日军护卫,分乘四辆军车,外出视察防务。
何基沣大喜,马上派了179师537团一个叫陈云龙的排长,带了一排人、几挺机枪和一门迫击炮前往伏击。
一排人在观音寺足足等了18个小时,才看见横山少将的车队鬼鬼祟祟地出现了。
随着陈排长的一声令下,三挺机枪的稠密火力像疾风暴雨一样朝着中间的那辆小车扫去。
横山少将当即胸脯中弹,日军也齐刷刷地倒下了十几个。
但这些卫兵都是侵华老兵,马上就组织了有效的抵抗,然后由六个人连拖带抬地架着横山就往安全地带转移。
是我军那个至今没有留下姓名的神炮手,稳稳地进行了火炮的无依托瞄准。只听“咣”的一声,一发迫击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准准地落在了6个鬼子的中间。
6个鬼子当时就跟他们的副旅团长去了西天。身负重伤的横山少将也被炸了稀巴烂。
大仇终于得报。何基沣喜极而泣。
后来他又专程去了一趟重庆的梅花山,在张将军的墓前告慰了烈士的英灵:“大哥,害你的那个小鬼子,我把他弄死了,死得不像个人样。大哥,你可以安息了。”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