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看一眼井冈山
文/陈传峰
巍巍井冈山,天下第一山。在梦里向往已久的地方,今天终于踏上了这块神圣的土地。作为党性教育培训班的一员,我们一行20多人,在这里接受了为期5天的红色教育。我们穿红军服,吃红军饭,唱红军歌,走红军路。呼吸着她湿润的空气,嗅闻着她红土的芳香,心灵在净化着、洗礼着,曾经无处安放的灵魂,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寄托。
生活越充实,似乎时间过得越快。很快,我们就要与井冈山说再见了。穿在身上的旧军装,虽然那么热,却舍不得脱;喝了几天的红米饭南瓜汤,虽然吃不饱,却还没喝够;挑粱小道那么累,却还想再走上一遭。坐上大巴车,每个人都一直回头凝望着,恋恋不舍,多想再看一眼井冈山。
回忆短短的几天,一直是在感动、感慨,激情、激励中度过的……
晚上,我们观看了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井冈山》,气势恢宏,场面壮观,令人震撼,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朱毛红军的胜利会师让人热血沸腾,农民支前的场面激情澎湃,送子参军的场景感人至深,特别是红军送子的情节催人泪下,当红军即将离开井冈山,小桥上留守的乡亲接过战士手中的襁褓,襁褓之中的婴儿嘶声裂肺的哭声响彻夜空的时候,强忍的泪水终于变成哭声一片。
现场教学,我们到了黄洋界、八角楼、小井医院、革命博物馆、烈士墓等。来到黄洋界,真正体会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雄伟险峻,举目远眺,群山起伏,云雾弥漫。趴在卧壕当中,“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仿佛听到了隆隆的炮声。走进八角楼,眼前浮现出微弱的油灯下,毛泽东同志批阅文章的画面,无比的敬仰之情涌上心头,“八角楼的灯光”那令人荡气回肠的旋律仿佛在耳边响起,“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 ,茅坪河的水闪银光,井冈山的人抬头望,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 ······”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 在专题教学里,与烈士后代亲密接触。曾志的孙子时金龙讲述奶奶为了革命工作,先后将三个孩子送人,毅然坚持在革命斗争第一线。后来去北京找奶奶要求安排工作,都被奶奶婉言拒绝,她说你们是井冈山的子孙,要靠自己的双手为井冈山人民做贡献,继续开展新的革命。今天的时金龙弟兄终于理解了奶奶,曾经的抱怨变成了对奶奶的敬仰,奶奶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 ,小心路上就有石头 ”。江满凤的歌声,在龙潭的山谷涧水、高树修竹之中随处可闻。她用山里妹子特有的纯朴亲切的客家腔调,唱出一曲情真意切、荡气回肠,自己爷爷编写的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我们在满凤酒楼里见到了姜满凤本人,并亲耳聆听了她纯真质朴的原生态。她谢绝了导演丰厚的报酬,谢绝了政府安排的工作,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保洁员的岗位,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一送里个红军,介支个下了山…”。在激情教学中,我们第一次接触了这么多的红色歌曲,第一次感受到了红色歌曲的魅力,会唱的不会唱的,跑调的不跑调的,大家克服了紧张害羞的情绪,你唱我和,慷慨激昂,纵情高歌,原来的同志情、同学情,在这一刻,变成了浓浓的战友情,每个人眼里都噙满了激动的泪水。活动结束了,大家仍余犹未尽,久久不肯离去。回到宿舍,还在哼唱着,眼角挂着泪,微笑着进入梦乡。
我们这期学员是市委委托党校举办的一期培训班,都是乡镇和市直部门的领导干部。说实话,之前也没受过多少苦,出差至少是坐高铁的,而这次去的时候坐卧铺,长达14个小时,有的上铺还爬不上去,吃饭是大碗面火腿肠,有的同志受不了牢顿之苦,少不了牢骚满腹。而经过几天的教育,回程时同样是十几个小时的卧铺,同样是简单的餐饭,大家却是一路欢歌,躺在卧铺上觉得是一种享受,没有丝毫怨言,有的只是对井冈山的留恋。翠绿的百里竹林还在眼前晃动,峰峦叠障的岩石不时闪现,更有潺潺的溪流还回响在耳边,满山的红杜鹃绚丽灿烂。
清风牵衣䄂,一步一回头,再看一眼井冈山,一石一木把我留;再见井冈山,你的光辉照亮方向,我要把你记心头,永永远远记心头!
作者简介:
陈传峰,60后,山东泰安人,国家公务员。热爱文学,早期从事新闻报道,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农村大众》等发表新闻作品多篇,并多次获奖。现热衷于诗歌、散文创作,作品散见《作家平台》、《作家美文》、《经典文学导刊》、《都文学》、《首红旗杂志》、《中国诗歌网》、《大西北诗人》等网络平台,现为《大西北诗人》签约。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