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中的露天电影
文/郑才
一
“演电影的来了,演电影的来了……”不知道是那个小孩儿望见那辆演电影的小马车了,于是小孩儿们一窝蜂地朝那条大路上跑去,有的小孩由于着急被脚下的土坷垃或石头绊倒,碰个满脸灰扒,爬起来继续跑……
来村里演电影的消息,在几天前就知道了------当时大队有个手摇式电话机,公社提前几天就通知了来村里演的时间了。
孩子们早就等不及了;到了演电影来的这一天,他们不时地向那条大路望去,只要远远地望见演电影的那辆小马车,孩子们就飞奔着迎接上去寸步不离地紧跟着……
“演电影的来了”的消息,就像自己长了腿一样,霎时间就传遍了全村------从村东头,传村西头,从南传到北;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很快就知道了这一特大消息,甚至在地里干活的人们用不了多长时间也知道了------因为早有小孩高兴地跑到地里告给了在地里干活的他们的父母。
于是,在地里干活的那些年轻人不管是干啥活儿,也干不了心事上了,火烧火燎的心早飞回村里了……
二
这是七十年代农村放电影前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看电影发生的那有趣的往事,不时从心里跳出。
那时,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消遣活动,看唱戏,看鼓匠,看电影;是三大活动,而看电影是最时尚最吸引人们的一项了-------大队院里就是演电影的场地。人们有的拿个小板凳,有的拿个小垫子,有的干脆席地而坐,有的年轻人甚至骑在了墙头上……,头顶的天空上星星一眨一眨的------反正夏夜的晚上不冷也不热。
演电影一般都在夏天------冬天和春天是天气不给力,冬天经常是白毛呼呼冷的外面站不住,春天经常是刮着大黄风,秋天更是农村的大忙季节,人们忙的头不梳脸不洗地每天两头不见太阳在庄稼地里收获着农民们一年的希望;何况全公社四十多个自然村子就一个电影机,有时候在公社就演好几天,人们一年也看不了几次电影;因此,每当演电影的这一天大人小孩儿都非常高兴;当然,邻村的年轻男女,更是不速之客;不过外村子的人们来的一般比较晚,不像本村的人,早早地来到演电影的地方了。
小孩们是最早的,有些小孩心红的也不回家吃饭了,就在演电影那儿玩耍,任凭母亲怎么唤也不回去,如果实在饿得撑不住了,一蹦子跑回家去手忙脚乱,翻盆子揭锅盖地随便拿些吃的,立马地从家里返了出来,边走边吃……
当那块白色的大幕布支起来时,老人们大部分拿着小板凳或就地铺个垫子,坐在自己满意的“座位”上了------其实,这时离正式开演还有一段时间了。在这场欢乐的“盛宴”中,老人和小孩永远不会迟到,最有可能的是早退------因为老人们有时看不懂,小孩大多是看着看着就瞌睡了。
这时是最热闹的时候,小孩儿们永远也坐不稳,坐下来又站起来,跑进场子里又追着跑出去,还不时地叫喊着;妈妈们也不停地用农村人特有的语言管束着自己的孩子,但此时此刻,任凭大人们如何叫喊,孩子们像没听见的一样,跑着叫着,继续着他们的欢乐……女人们也坐在里面,和左右不时拉呱着闲话------这闲话大地是东家长了西家短了,再不就是说自家男人不是的闲话------夏夜的天空弥漫着快活的空气。
这时男人们也来了,他们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互相递个烟,点个火,交谈着,他们谈论最多的还是今年地里庄稼的长势,莜麦怎样,小麦怎样,糊麻又如何等等与收成有关的话题------当然也谈论今天演什么电影呀,好看不……
小伙子们也来了,因为他们在家里也要稍微整理一下自己了,让自己的形象比平时更阳光一些,帅气一些;这也是给人们特别是给姑娘们留下好印象的绝佳机会,为以后找对象或许留个能提起来的伏笔。
姑娘们是最晚到达现场的,因为她们要在家里精心打扮打扮------换上自己心爱的衣服,把辫子往紧辫一辫,再往脸上搽些雪花膏……然后找上自己的“闺密” ,三三两两相跟着又说又笑地走来了;这时候,小伙子们的眼睛有点忙了,姑娘们觉察到自己的美有人欣赏,脸上更洋溢着满满的自信与淡淡的娇羞;她们一般不往人群里面挤,只站在人群边缘,她们既能看见银幕,也能让小伙子们目睹她们的芳容;小伙子们有时专门儿从姑娘们的脸前走过来走过去的,有时就站在姑娘们的身后或左右--------借此想擦出爱的火花。
当白色的银幕上,出现影像同时伴随着音乐想起时,人们才安静了下来。真正的看电影才正式开始……
《南征北战》 《渡江侦查记》《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电影里的故事和人物,时而让人们激动高兴,拍手叫好;时而让人们感动流泪,人们随着故事情节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精神得到了愉悦,思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熏陶;那勇敢机智的英雄人物,成了我们小伙伴们崇拜的偶像。《南征北战》里阵地上只剩下王成一人,敌人已经包围上来了,他拿着无线报话机高呼: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然后拉开爆破筒导火线,跳入敌群……这形象永远定格在我记忆深处。
电影快放完的时候,有的老人和孩子就提前离开了;有的妇女抱着还不太大的孩子也回家了……到电影快演完时,观众也不是那么太多了;观众并不是都能坚持看完并且能看进去,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下一次看电影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人们要的就是这种大家聚集在一起说话唠嗑,热热闹闹的场面和氛围。
三
看电影是这样的有趣,所以,当邻村演电影时,人们也要去看。成年人一般去的少了,毕竟干了一天的活累了,但年轻人是非去不可。
三五个结伴相约出行,姑娘们照例地打扮打扮,脸上的雪花膏比平时要多涂抹一点;小伙子们也要整理整理-------都要把最靓丽的自己展示出来。有说有笑欢快地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那农村夏日的夜晚,庄稼和各种花草散发出来的特有的馨香味道沁人心脾,绿色的大地在淡淡的月光笼罩下,各种景物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柔和的朦胧之美;路边的各种鸟被姑娘们不时发出的“咯-咯-咯-咯……”的笑声惊起,扑棱扑棱地飞向了夜空……
在这样的美景下,也会发生动人的爱情故事。因为这是农村青年男女谈恋爱的天赐良机;去的时候,一般是男的和男的,女的和女的相跟着,回的时候,可就不一样了------有的就是成双成对了,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男女谈恋爱开放自由,比较封建,即使男女两个人相跟着仍然也是若即若离那种样子;有的会遭到家里的反对无果而终;那时自由恋爱是少数勇敢者的专利,不是普遍的福利,冲破世俗的网络,修成正果的也实际上是少数,当然正是这少数自由恋爱的先行者,才让年轻人们羡慕并激发他们奔向这条幸福的小路……
正是露天电影才给农村死气沉沉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活力,才给我们枯燥无味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和激动,才让我们看到了眼前以外的世界……
几十年过去了,那看露天电影的情景,不管什么时候回忆起来,永远是那么的有趣和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郑才,教师。近期在《乌兰察布日报》、《乌兰察布广播电台》及各网络平台均有作品发表。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