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诗歌有声平台》第2992期

修学心经·圆满行愿(卷十三)
撰文:吕兴福
主播:米兰

昨天我们讨论了什么是苦集灭道,今天我们继续讨论什么是“无苦集灭道”。
声闻弟子之所以被称为声闻,就是听了四谛法而证果,闻法证果故名声闻。
这里是站在毕竟空的角度上,为了破声闻的四谛法执,用一个无字道破实相,告诉我们苦集灭道的本来面目,它就是因缘生、因缘灭的东西,是不究竟的。
以此证悟,只能了分段生死,不能进入无余涅槃。因此说,“无苦集灭道”。
可见“无苦集灭道”的真正用意也是为了破执。
接下来,我们拼命修行,我们深入经藏以求智慧如海。
那么有没有智慧可得呢?有没有般若可得呢?
经文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
什么意思?
原本就没有所谓的智慧,智慧者非智慧,智慧也就是一个名相而已。
即是强加的名相,必然是当体即空的。
既然没有一个可以指陈的智慧存在,怎么会有所得呢?
这里主要就菩萨们修六度万行时,以为有般若波罗密等六度波罗密,便生起对大乘行法的执着。所以佛才强调,虽然要行持六度万行,但不能著相,故言即无智慧亦无所得。
这里所说的,除了“无智亦无得”外,还有精进、禅定、布施、忍辱、持戒等五个波罗蜜,同样是不可得,同样不能执着。
我们先看世间人的所谓智慧,即聪明才干,其实与明心见性、证悟成佛的关系不大。
如果能克服知所障,把善于思辩用于学佛,必得饶益,否则,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自认为科学,视不可思议的佛教理论为迷信,被世聪所羁绊,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说穿了,都是所谓智慧惹的祸。
这里经文所言“无智亦无得”的智,不是指世间人的聪明才智,而是超世间法的般若波罗密。
就连这般若波罗蜜也是幻相空法不可得,世间人的那点技能就更不用提及了。
再看经文:“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无所得的原因,即五蕴本空无所得;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它们幻化不实不可得;十二因缘和四谛法,以缘生灭不可得;六度万行如度人舟、标月指,不可得;以上述无所得之故,菩萨们以般若智慧达到彼岸,人空法空、得大自在的心还有何挂碍,清净湛然、妙明圆觉的真如自性里,何来挂碍,何来苦厄,哪里还有恐怖,哪里还有颠倒梦想?
至此,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为究竟涅槃。
这段经文逻辑性强,有前因,有结果,读诵时随文入观,正确断句,方能理解,理解经义方能受益。
这里我们回过头解释两个名相。
一是菩提萨埵。是梵语音译,菩萨是简称。菩提萨埵的意思是“觉而有情。”菩萨首先是觉悟者,其次是心系众生,对众生有情有义就是具足慈悲心。
二是究竟涅槃。究竟者指到了极终、最后、穷尽处、极尽处。涅槃者,涅指不生,槃为不灭,涅槃者就是不生不灭的状态,此时断绝了一切轮回与生灭,进入了一种状态。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先看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也是梵语,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谁才称得上这个称号呢,只有佛。
“灭而不生,寂而常照”,说的是涅槃并不是断灭寂,而是寂中显妙有,能大用现前,于清净自性体中显恒沙妙用。
无上正等正觉所指的正是这般境界。
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依据般若波罗密多这一法门圆满成就的……
各位师兄,相聚总是短暂的,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祝福各位吉祥如意。我们明天见。
阿弥陀佛!
2023.1.13.✍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甘肃诗词学会会员,甘肃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首席顾问,惠川文学社、《惠川风》杂志社创始人,名誉社长。有诗词、散文集及军旅、经济、文化、宗教诸类文集出版刊行。

主播简介:米兰,本名姚惠兰,甘肃省朗诵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古典诗词研究院副院长、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主播。兰州石化公司退休干部,馨联盟诵读社副社长,爱好诗文,与朗诵结缘。喜欢“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境界,愿生活如诗歌般美好,心情如朗诵般精彩。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蓝儿
秘书长:艳阳天
总诗评:李希勇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古典诗词研究院副院长:米兰
副总编:追梦天涯
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荷塘月色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兼)
主播部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兼)
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戴维
主席团专职成员:森严、聂子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兼)
北方文学社副社长:世灵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总编辑部
古典诗词音频审核:米兰
现代诗歌音频审核:戴维
诗歌、音频总审核:艳阳天
总编辑: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