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诗人咏甑山
文‖吴雷
喻文鏊(1746年-1816年),字冶存,号 石农,又号考田山人,系湖北黄梅人,清朝乾隆乙巳恩贡,选授湖北竹溪县教谕。平生有《红蕉山馆诗文钞》《考田诗话》《红蕉山馆古文》《湖北先贤学行略》等遗著传世。
喻文鏊年少时,享有“神童”之誉,科举后本得竹溪教谕一职,然性喜游览山水,致力于诗文之间,遂呈辞不授。壮年时遍游名山大川,以空灵之笔挥洒丹青,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将所到之处目睹的壮丽风景,以优美的诗词韵律呈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以涤荡心灵、身临其境之感,在当时,喻文鏊被人尊称为性灵派诗人的代表人物,其与汉阳叶继雯、蕲春陈诗并称为“汉上三杰”。
喻文鏊游历汉江时,曾探访位于川原汉江边的历史名城汉川甑山县城,深为当地气势恢弘的自然人文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在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楚令尹囊瓦与吴国伍子胥在甑山之下的二别之战(古代称汉阳龟山为大别山、汉川甑山为小别山)后,写下了一首名篇佳作:
汉川县
涢口萧萧接远天,沧波浩荡迥含烟。
谬传神女珠生佩,好载郎官月满船。
红蓼青蒲临古岸,乱鸦流水度华年。
试寻战垒悲囊瓦,二别苍苍望渺然。
此诗虽已时过百年,字里行间似乎还萦绕着他对当年战事的悲戚之情。当年楚国囊瓦不听从沈尹戍的计策,刚愎自用导致楚军大败。致使有伍子胥一路势如破竹攻入楚国郢都,鞭笞本应葬土为安的楚平王尸身三百下,为楚国之奇耻大辱。久远的战火烽烟已消散,但甑山风姿依然;喻文鏊的诗作也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