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宗法(4)
文/ 豫南杨
导读:宗法是以家庭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巩固了统治阶级的世袭统治,在封建社会中长期被保存下来,为封建制度服务。现将宗法常识解说如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讲:庙、尊、年号
庙号是封建帝王在谥号前面另加的名号。
自汉代始,每个朝代的第一个帝王一般都加个庙号,称“太祖”或“高祖”、“世祖”,以后的嗣君庙号称“太宗”(“世宗”)或“高宗”、“中宗”、“睿宗”、“玄宗”等,如:汉高祖刘邦的庙号全称叫“太祖高皇帝”,隋文帝杨坚的全称庙号叫“高祖文皇帝”;唐太宗、唐中宗、唐睿宗……
庙号,不是每个帝王都有的,“有功”“有德”的帝王才能称得上“祖”或“宗”。南北朝时期的“宗”滥了,无帝称“祖”“宗”,只好变通:在帝王谥号前加一个“孝”字,算是谥号的另一部分,如孝武帝骏、孝文帝元宏、孝静帝元善见、孝昭帝高演、孝闵帝宇文觉等。这里的“孝”不是庙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尊号,是从汉代起始的,是帝王生前奉上的又一名号,如:西汉刘彻有“建元”“元光”至“后元”11个尊号,唐朝李隆基有“先天”“开元”“天宝”3个尊号。
尊号,都是对帝王的尊崇褒美之词,是阿谀奉承的名称。
特殊情况,帝王死后也可以追补尊号,如:唐高宗李治死后,到李隆基天宝13年才追补尊号“神尧大聖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所加的尊号也可以说是谥号。
帝后也有尊号,称为徽号,如:清代同治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的徽号叫“慈禧”。
徽号,凡庆典可加,累计字数,那拉氏慈禧的徽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共计共二十五个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号,是封建帝王纪年的名号,从汉文帝刘恒16年后开始用年号记事。
帝王即位的当年称“元年”,后按自然数第次表示,如:汉武帝即位的当年是公元前140年,称“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
新帝即位需要改变年号,称“改元”。
同一帝王在位时可以多次改元,汉武帝改元10次,即: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明、清两代的帝王不改元,人们习惯用他们年号来称谓来表述时间,如:明世宗被称为嘉靖皇帝,可用嘉靖几年几月几日表述时间;清高宗被称为乾隆皇帝,可用乾隆某年某月某日表述时间……
【作者简介】豫南杨,男,汉族,河南新县人,1958年生,大专学历,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工程师,中国当代艺术名家。教育业,懂谱学,知地理,晓日柱,通礼仪,擅长氏源姓始探究,喜录民间奇闻轶事。教科研作品曾在《中国地图》、CN刊上出版发行,诗歌、散文、寓言多被官网平台收录。新、光两县《杨氏宗谱》主编,新县《杨氏族志》副编,新县《雄关古寨》采编,编著《王店村志》,组织重建“杨公祠”,命名“斋醮堂”,撰写杨家冲杨氏始祖杨珠夫妇碑文和杨家冲“杨公祠”版面图文,出版发行校本教材《村落文化》等。工龄42年,获国家级奖3个、省级奖6个、地级奖7个、县级奖27个。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