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出门去广场做核酸,顺便想买点菜。
因为修路,从广场去菜市场的路口被围墙堵得严严实实,也就是说近段时间,广场这一带的居民去菜市场买菜很不方便,或者绕道远行,或者在附近仅有的两个小水果店里买菜。
我不愿去这两个水果店里买菜,因为店里以水果为主,蔬菜更新的慢,品种少,也不新鲜。
正犹豫着要不要绕远去菜市场呢,忽听见路边传来柔和的吆喝声:“新鲜的小割葱,新鲜的韭菜,芫荽,辣椒……”声音不大,恰好能被走过的路人和街边门店的人听到。
抬眼一看,是一位缓慢骑着电动自行车的中年女人,正在路边走走停停。车篓里,脚踏处,后座上,摞满了装蔬菜的编织袋。
我好奇地走过去,想看看有什么菜。这位大姐未语先笑,打开袋子介绍道:“都是自家小菜园种的,新割的,小葱一块五一把,韭菜两元一捆,芫荽两元一把,茄子,西红柿,辣椒,都是三元一兜……”
我发现她的菜新鲜又便宜,有特点的是都一把把捆好,一兜兜称好,论把论兜买,不用称重了。这样顾客买菜时顺手拿走,方便,省时,快捷,比等着称重要节省大半时间。
我拿了三样菜加上扫码付账不过二分钟,中间还有两个路人随手各拿了几样菜,都很满意菜的新鲜和便宜。
一位顾客问这卖菜的大姐:“你怎么一捆捆一兜兜地卖呀?也不用称了,怪省事呢。”
卖菜大姐利落地整理着蔬菜和袋子口说:“广场街边是不让卖菜的,城管不知道没收了多少卖菜的称,我这样在家里都捆好装兜,不用称了,骑着电动车慢慢靠边走,买菜的顺手拿了就走,不扎堆,不占道,我也从不用高音喇叭吆喝,不扰民。没办法呀,家里还供着俩孩子上学呢……”
那顾客点头称赞说:“你这样可能比菜市场上的一个摊位卖得还要多呢,看着菜市场上很冷清。”
“唉,甭提了,我以前就在菜市场上租了个摊位,一个月两千五的租金,疫情闹的,买卖本就不景气,又加上修路,去买菜的人更少了,根本挣不出费用来。没办法,才在广场边上骑着电动车转悠,也不用吆喝,这街边的店里,这片小区的,都常吃我的菜,路过的人也顺手捎带,卖完就再回家割,有时一天跑好几趟,比在菜市场好多了……”说着,她弯腰拾起刚才掉落到地面上的两根韭菜,“咱可不能给打扫卫生的人添麻烦……”
望着她小心翼翼缓缓前行的背影,我很是感慨。生活有时多么艰辛不易,可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积极探索,办法总比困难多。哪怕风把种子吹进夹缝,只要努力向阳而生,也能开出一朵花来。
她无疑是一个聪明能干又很自觉的女人,她新鲜便宜的蔬菜和快捷省时的服务给周边很多人带来了方便。如果城管看到这样一个在路边小心翼翼快速卖菜的女人,也不忍心撵她离开吧。

作者简介:丁杰,笔名乡村明月,山东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