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想拉黑我的童年
赵月明
我的童年
疯长辛酸
结满悲惨
爹死娘亡后
无处不艰难
失去双亲
无人监管
我与弟弟
归属叔叔爷爷奶奶
身为孤儿
负荷可怜
村里的好心人
只要见到我和弟弟
总是哀声长叹
总是泪湿双眼
我的童年
不仅仅苦了我们兄弟二人
也苦了我的叔叔
还有我那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
家中只有叔叔一个劳力
出勤劳动挣工分
一家五口人吃饭
打那我家的日子
就步入了万丈深渊
全村的人都知道
我的童年
没有吃过一顿饱餐
能吃到青菜野菜
树叶树皮地瓜秧
槐花杨花榆钱
生活就已经赛过了
庙堂里供拜的神仙
我的童年
没喝过麦子糊涂
一年三个季节的主粮
(本来一季麦子一季地瓜
因我家借人家的地瓜
还人家时必须要还小麦)
全是地瓜、地瓜干
年年在青黄不接的春季
总是把门一关
到很远的地方讨饭
我的童年
春夏秋三个季节
没有衣服
没有鞋穿
全都是光着脊梁
光着脚板
只有到了下雪的时候
才能穿上
不知奶奶何时捡来的
兩只不一样颜色的破棉鞋
以及人家扔掉的烂衣衫
晚上我兄弟俩
睡在麦穰窝里
身上只盖一条麻袋片
冻得全身直发抖
夜里几次盼明天!
为了生活
我必须为叔叔减压挑担
春天
我到田野里
去挖各种各样的野菜
去拾豆茬拾秫茬毛细
不弄满蓝子
绝不把家还
夏天
我去拾麦穗铲麦茬
高粱地豆地里割野草
小坑小河里去摸鱼
到处掏鸟窝
捡回野鸡子下的蛋
秋天
我去公路边小树林
扫枯草和落叶
把大片大片的杨叶穿成串
去刨过的地瓜地捞地瓜
去收割过的豆地里挖老鼠洞
把田鼠过冬的粮食往家搬
冬天
我在早晨上学之前
必须在村里头的各个角落
拾半杈头粪便
早晨放学后
再到集市上
把人家扔掉的菜叶子往家捡
下午放学后
再到生产队里参加劳动
挣半分工钱
为了生活
我不怕各种蚊虫叮咬
手上脚上腿上
至今仍干疤相连
为了生活
我总在风雨雷电过后
第一个跑出家门
把吹落树枝和干棒
一次又一次的往家捡
为了生活
我常被滑倒摔伤
或工具划伤
最危险的一次
不少心掉进了枯井里面
为了生活
在厚厚的雪地上
除了留下动物的足迹之外
还有我冻烂的脚趾头
流出的鲜血一点又一点
我的童年
亲眼目睹父亲多次挨斗场面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抚摸着我的头仰首看天
没留下一个字一句话
倒下后不到两个小时
就被蓆卷入土
离开了人间
我的童年
亲眼目睹母亲从梁头
被抢救的人们轻轻解下
责备声中加杂着埋怨
她穿着一身天蓝
皱着眉宇
闭着双眼
任凭多少人爬到屋顶
为她叫魂
任凭多少人撕心裂肺
把她呼唤
她始终没有舒展眉头
她始终没有睁开双眼
⋯⋯
我的童年
是我生命中的残酷
是我生命中的恐惧
是我生命中的悲哀
是我生命中的凄惨
假如
我拉黑我的童年
历史便少了一个年代
人们便少了一次灾难
社会便少了一个断层
自己便少了一份冶炼





(欢迎分享转发,欢迎纠正错误。严禁模仿抄袭。创作于2023年1月17日零时)

作者简介:赵月明。山东滕州人。曾任滕州市文艺创作室主任、出版诗集十五部。曾在80302当兵22年,副团中校军衔。曾参加过中国诗歌协会、中华诗词学会、国际诗词协会作家协会、集报协会、收藏家协会。曾在国家级和中央级报刊《中国纪检监察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政协报》《团结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诗刊》未名诗人版和《诗刊》青年诗人版等发表过近千首诗歌。(不含星星诗刊、台湾中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等,以及各省级级别以下的报刊等等刊登过的作品)。2005年10月荣获创作发表诗歌作品12500首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16年5月荣获搜集报刊刊头80217枚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通联一: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2098弄80号搂302室赵月明
通联二:山东省滕州市金河湾A区12号楼2805
赵月明 手机15589269827(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