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为这三年之痛买单(随笔)
文/饶晓辉/江西

如果问你,已经过去的二O二二年,最让人感触的事是什么?想必一定是这该死的疫情吧!

没错,何止是二O二二年哦!准确地说,是从二O二O年春节前,武汉始发的那时起。三年了,整整三年了,这个像幽灵一样的瘟神,无时不刻地与你我形影不离,扰乱着生活的秩序,撕裂着灵魂黑白。核检,封控,管控,静默,码上加码等等,像一道道紧箍咒压得国人喘不过气来。紧张,恐慌,畏惧,害怕,一次次撞击着我们脆弱的心底防线。好在所谓的“砖家”们及时纠错,最终定性为“新冠感冒”。呵呵,原来是一场用三年时间,自己吓自己的“虚情假意”。
其实,无论是新冠病毒也好,还是新冠感冒也罢,正义总将会能胜邪恶。可这三年之“痒”,留给国人心中多少痛?举国皆兵,劳民伤财,一次次地如同惊弓之鸟。更有让那些至亲离世,却因自己在他乡受疫情封控,而不能回家尽孝的人们,心灵上背着一辈子的“负罪感”和不孝的精神枷锁。一切的一切,谁之痛?谁之过?谁又将为此买单呢!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它是病是毒,染上了就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全面解封放开的目的不是解防,戴好口罩,讲究卫生,做好防护,减少聚集,每个人都要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防护人。愿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大家都能过上一个平安祥和的中国年。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