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冬 长 歌
文/严肃人

喊一声:老哥哥
您就这样走了
在这最寒冷的冬天
垂老的生命
已等不到新春来临
尊称您老哥哥
其实您可以做父亲
也不只是年龄
还有黄土一样的肤色和着
那一生的辛勤
我深深地知道
夏夜乘凉的乡邻里
再也听不见您
稼穑故事里
朴实的声音
只有那开春的禾苗垅亩里
扶犁杖握缰绳的身影
还有端方锨装载粪土
村里田里
吆喝骡马拉车向前进
只有那石子路上
送公粮卖籽棉
长鞭一甩
车辕上的您
忍俊不禁笑吟吟

只有那三更半夜
添草伴料
马厩里出没的影子
金风送爽
耧铃声声落籽匀
只有那夭阴雨湿
收拾马鞍修理耙耱
起粪垫圈
扫去马背灰尘
的庄稼人
名字卑微却响亮
胶皮车碾过沙石路
村南村北都是您的脚印
镢锨摇动了寰球
长鞭抖落了星辰
个头不高能撑天
没有烦恼常含笑
与田野里的庄稼一样
吐绿了变黄了
土里生就还归根
麦浪里挥镰黄金色
青纱帐里好藏人
打谷场里人影乱
惊回首
却见青石勒功谨记心
…………

附记:
策 马 扬 鞭 载 誉 归
寒冬无雪响霹雳,噩耗传来动地哀!元旦前夕,年届九旬的邻里初生哥,久病不治,撒手人寰!虽然我没能回去参加他的后事,但这十几天来,脑海里先是一片空白,接着便是绵绵无尽的哀思。最为惋惜和痛心的是,他的辞世,是故乡十里八村最后离去的一位车把式,他是街坊四邻所失去的最受人尊敬的一位老哥哥!
在中华民族的大字典里,这位老兄的名字十分卑微,如同以往的孩子从出生便被套上了铁箍般的项圏久久不肯摘下一样,这名字背后一定深藏和饱含着父母双亲对儿子无限地疼爱与担心,不仅如此,透过这名字,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他艰难困苦的出身。近百年来,可以说我们两家不仅世代睦邻友好,而且和同时代众多穷苦的家庭一样,沧海桑田,悲欢离合,我们有过共同的家史和人生历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条山深处,一道山沟两面坡,几孔窑洞相对望,我们有着共同的遭遇,我们有着共同的爱与恨,我们有着一样的追求,我们曾是挥手即知的近邻!为避战乱,十年功夫,我们两家先后背井离乡,逃出大山,共同生活在眼下的平原乡村,又成为便于相互照应的对门居住的近邻。其实,这位老哥哥长我二十五岁,论着辈份,我也随着兄长一起称呼他初生哥。
在人力畜力共生共存的岁月,在我记忆的年轮里,不管是村集体生产队,还是改革后的责任田,在我的眼里,这位老哥哥总是与车马,与犁耧耙耱渊源颇深。要去运城拉煤买碳或是为牲口买酒糟棉籽皮,他很早就去马号套车,春耕秋播时节,五更即起,他要架犁摇耧,上午下午歇晌前都要赶着耱完地以保住墒情,到了龙囗夺食的季节,赶上那辆巳经全副武装的专用胶轮车,一趟又一趟把满地的麦个整整齐齐地装车垒好运回麦场,又打成垛。炎阳下,麦场上,以他为圆心,以缰绳为牵引,骡马拉着碌碡,一圈又一圈,不知过了多久,不知流下多少汗,草帽下的老哥哥总是纹丝不动,眼看着麦穗麦粒都被碾压出来,白华华软绵绵的麦秸铺满大场时,他的活计才算告一段落。每逢农闲或是天阴下雨,他总是未雨绸缪,不是收拾马鞭,修理马鞍,便是接续绳索,修理车辕,一刻也不歇息。当他自家饲养大牲口时,或骡或马,三更喂草料,五更套犁,下晌回来,不是起粪填圈,便是用扫帚清除马背灰尘,使这整日辛苦的牲口也有难得的轻松舒适感。大凡在他简单朴素的世界里,驾驭骡马,就可以变荒芜之地为良田沃土,骡马是他也是庄稼人的半个家当,像这位老哥哥一样,多少庄稼人都将自己满腔的爱,献给了这些四季为伴朝夕相处助力人类生存的动物上。对于这位可敬的农民而言,庄稼人的本色本事都写在了他布满老茧的手上,写在了他不知疲倦的腿脚上,写在了他聪慧善良的眼神里。

我们是近邻,饭后茶余,有事没事,两家人常常相互窜门,谈谈眼下,说说往事,理解、包容、同情,共享忧乐悲欢。每当学校寒暑假我回到家里探望父母侍弄农活时,总能看到站在巷里坐在炕头的老哥哥,彼此间嘘寒问暖,无比亲切。每当到了夏天的晚上,经过繁重的体力劳动,已经累了一天的邻居们常常围坐在这家或是那家的门口,你一言我一语,村里地里,过去现在,老哥哥与我们成了忘年交,讲故事谈天说地,好象无论什么事他都略知一二,上有老下有小,好象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从来都是让着他绕开他走,他那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给我,给街坊四邻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眼下,辛苦劳碌,疲惫已极的老哥哥终于撇下了他无比疼爱的儿女亲人,放下了他侍弄一生充满了无限深情的土地,远远地走了!全村数千亩农田已印满了他的足迹,方园百千里山川纵横交错的大道小路上,曾经和长久地回荡着他驱赶马车的吆喝声,还有辕骡梢马的奋蹄声和铃铛声,撒播麦种时清脆的耧铃声,还有那麦浪中、玉米地里、棉田中、果树地里、大街小巷、门前院里爽朗的笑声!
晴天雨天,土里泥里,挂着笑容的老哥哥,满面黄尘,举目四望,耧播的小麦发芽出土了,过冬了,返青了,起身了,拔节了,挑旗了,孕穗了,扬花了,灌浆了,发黄了,熟透了,老哥哥也便淹没在挥汗如雨银镰翻飞的人群里……
如今,老哥哥已永远地站在巍峨的青石后面,而他的亲人们,还有我和村里的众多乡亲,却总能看到他想起他,尤其是每当坐在饭桌前咀嚼馒头的那一刻……

于是,一幕久违的场景,一曲动听的乐章,便在眼前闪现,便在耳畔回荡:
响彻半空谁甩鞭
铜铃齐响正合弦
车轮滚滚蹄声碎
杨柳风轻百鸟欢
原创于2023年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