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说兔
刘 凌
当听到刚满周岁牙牙学语的孙子跟着他妈学唱“小白兔,白又白……”的那一刻,我就萌生了想为可爱的小白兔写点什么的念头,时隔数年,久而搁之,今喜逢兔年来临,欣然提笔了却一桩心愿。
生肖起源于我国先秦时期,入选十二生肖的动物或受人敬畏,或受人喜宠。至秦代,兔子已与卯相对应,是古代先民遴选的十二生肖之一。“卯”的本字描绘的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而在十二时辰中,卯时指早晨五至七时。因此,“卯”表示春意,代表黎明,充满着无限生机。

兔子是我们人类最早出现的哺乳动作之一,其祖先大约五千万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它性格温驯善良、活泼可爱,机警敏捷,善于奔跑,繁衍兴旺,历来被视为仁兽,是纯洁、祥瑞的象征。自古以来,就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
在远古时代,洁白和善的兔子,给人类带来许多梦幻般的神秘奇想。人们传说最早登上月宫的,除了嫦娥、吴刚之外,还有的就是兔子。玉兔又称月兔,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居住在月球上,负责给王母捣药的仙兔,民间传说是嫦娥的化身或宠物。兔子象征月亮,唐诗宋词中以玉兔比喻月亮的诗词精妙绝伦,比比皆是。像唐韩琮《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姬娥孤栖与谁邻”,卢照邻《江中望月》“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李绅的“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还有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比喻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又圆又亮。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在中国,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日子,唐朝初年把这一天定为思念亲人、盼望团圆的“中秋”佳节。中秋之夜,人们赏圆月,吃月饼,贺圆满,还有的便是祭祀兔子,感谢月宫中的玉兔为人间袪病除灾。玉兔是月之神,寄托思念和希望,表达勇敢与无私,倾注长青和奉献。

兔子,又分为家兔和野兔。家兔,即人工饲养的兔子,它以谷类、蔬菜、青草、树叶等为主要食料。野兔,又称山兔,它以青草、蔬菜、大豆、柳条芽、榆树嫩叶等为食料,主要生活在边缘山区。在漫长的岁月里,弱小淳朴的兔子顺应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不仅磨炼了一身困境生存的本领和坚强耐力,而且它可爱的形象和内在意蕴已深深地融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中。除了诗词歌赋外,汉语中有关兔的成语典故也很多,广为流传的有宋·吴潜“东兔西乌”,《孙子·九地》“动若脱兔”,《战国策·齐策四》“狡兔三窟”,《韩非子·五蠹》“守株待兔”,《吕氏秋春》“兔起凫举”,《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兔死狗烹”等等,包括“龟兔赛跑”,虽然是一个耳熟能祥、家喻户晓的并且长期用来哄孩子睡觉的常讲故事,但却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经典,很值得人们温故而知新。说的是有一天,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乌龟很有信心地说:“总有一天我会赢的。”兔子轻蔑地说:“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乌龟答应了,兔子大喊一声:“开始!”兔子飞快地跑着,乌龟也拼命地爬着。不一会儿,兔子把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兔子自以为比赛太轻松了,它要先睡一会,而乌龟一刻不停地往前爬,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兔子后悔莫及。这个故事充分印证了马失前蹄、笨鸟先飞的深刻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任何时候绝不可恃才傲物、狂妄自大,轻视他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股作气,始终如一,坚持到底,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获得全面成功,才会笑到最后。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动物也是如此。我喜爱玉兔,因为人类还有顽疾,需要仙药普救众生,且相信兔子会坚守月宫继续捣药,直到人间无恙。兔岁来矣,劝君记取龟兔教训,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玉兔俭朴纯善、舍身奉献的精神,为实现新时代的伟大梦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2023.1.16)

作者简介:刘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湖北省楹联学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在全国各级报刊电台发表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数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