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前月季花
文‖熊攀
1
转眼间,时光已近腊月尾声,春节一天天临近。今年的春节有些偏早,21日晚便是除夕夜。
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文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手头的工作有条不紊一件件做完,他不禁有些喜形于色。欣慰与满足,自信与充实,眉宇间的成就感,尽显脸庞。
单位的办公楼建在一方池塘里。从办公楼出来,要走过一段栈桥。栈桥长约十米,宽两米有余。栈桥两边靠护栏的地方,各放有三五小盆的月季。文走到桥上平视前方,眼睛倏地一亮,只见左侧一钵盆里,月季黄绿相间的叶片中,有二三朵红色月季花凝寒绽放。他欣然上前,轻轻抚摸那朵花开得最饱满、颜色最鲜艳的月季花,他随即蹲下身子闻了闻花瓣,一丝喜悦洋溢在他脸上。他端详了好一会,发现还有一朵红色的花含苞待放。他随口吟起杨万里《腊前月季》诗句:“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文喜从花降,却没舍得折它。他觉得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就折为己有,那样做既有煞风景,又显得不道德。他起身看了看相邻钵盆里的月季,似乎想看出更多的红色或白色月季花来。他正沉浸在爽心悦目中,忽然手机铃声响起,他边接电话边向自己的白色小轿车走去。电话是妻打来的,电话里妻告诉他,上午她在协和医院乳腺癌复查中发现异常情形,需立刻到协和肿瘤医院住院检查。他不敢耽搁,赶紧上车,直奔武汉。

2
文赶到协和肿瘤医院,已是下午15:00时。护士见他到来,让他在几张单据上签字,算作自愿承担妻做肝穿刺检查可能带来的风险。妻的各项检查进行很顺利,也没发生意外情况。他陪妻回到她住的病室,安顿妻在床上躺下,然后等待护士来打止血的针药。可能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同病房的其他几位病友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关心宽慰他俩的话。那份热情友好,真诚乐观,令文很受感染,也很感激,他的心也宽慰了许多。他接着又整理床铺、倒茶,然后在一把椅子上坐下。
同病房里住有四位病友,都是身患同样的疾病。从她们的谈话中,文了解到,那位连珠炮式说话的大姐是武汉本地人,说起这种病来,她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从应该找哪几位教授,到做哪些检查,从化疗后的应对,到这期间生活起居,从治疗的费用,到个人心态调节等等,她说得头头是道,仿佛她不是一位癌患病人,倒是像一位治疗乳腺癌症方面医生似的,令病房里的人信服不已。
另一位大姐是安陆人,她说自己已是第三次住进协和肿瘤医院。她讲起医院一位教授的故事:有位离异女人,确诊身患乳腺癌,手术得10多万。女人把两个姐姐和哥哥,还有儿子等亲人找来商量,因病情较严重,又担心手术风险导致人财两空,女人和她的亲人们一致同意,决定放弃手术。
“担心手术有风险?”主治教授惊讶地质问:“女人生孩子有没有风险?有风险就不生孩子了?”家人听了教授的话,如醍醐灌顶,两个姐姐和哥哥立刻跪在教授跟前,激动恳请教授一定给妹妹做手术。后来,教授的手术做得很成功。说到这,她喜上眉梢,彷彿是自己的病已然也经过那位教授治疗后痊愈一样。
文看了另一位患者,她应该是一位八零后。她一头男式短发,五官端正,中等身材微胖。她坐在自己的床上吃着“零嘴”花生,不时也插一下话。她床头柜上放有几袋花生,还有牛奶、香蕉、苹果、糕点等,她说她很喜欢吃花生的。看她遂意随心的神情,文黯然一笑,想到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该吃吃,该喝喝,爽意随心。他又望了几位女病友一眼,见她们神情自然,谈笑风生,仿佛不是住在肿瘤医院的病房,倒象是几位一见如故的朋友相聚。
文从病房出来,见病房外有几位病友在散步。她们中有年长一些的中年妇女,也有3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她们每个人头发稀少,面色苍白少有光泽,一眼看去便知是身患重疾。但他看不到谁谁愁眉苦脸,也见不到谁谁担心受怕,似乎所有的人都显得淡然而又平和。虽然这样,文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叹惜。他想,如果她们没有身患这样的疾病,她们应该和医院的那些护士一样,美丽大方、气质优雅。然而这些光鲜亮丽暂时都没有了,而且,她们还必须面对病魔的折磨与心灵的煎熬。

3
晚上20时左右,文出医院北门去给妻购买晚餐。出门向左走了约百余步,他见一群人围在一晚餐摊点前。摊主的经营场所是靠医院北院墙外人行道上很小的一块地方,摊点是辆三轮的板车。摊车上的食材比较丰富,面条、粉条、豆皮、水饺、馄饨,切好的瘦肉、鸡蛋、青菜等,以及大蒜、香葱、盐、油、酱、醋、鸡金等佐料。
文打量着女摊主,她中等身材,40岁左右年纪,脸上皮肤微黑且粗糙,她头戴一顶黑布帽,身件红黑相间的花格子加厚衬衫,两只胳膊袖口绾起,一对粗壮的胳膊肘显得劲头很足。他站在人群里看了半会,但见女摊主无论是炒粉、炒面、炒豆皮,还是煮面、煮水饺、煮馄沌,动作娴熟,不疾不徐,得心应手,色香味俱全,而且服务细致入微,童叟无欺。一个一个的客人端着做好的晚餐,满意离去。
轮到文买晚餐,他点了一份韭菜馅的水饺,并和她攀谈起来:“大嫂,你好能干!刚才一大群人等着买晚餐,转眼间你轻轻松松就给他们做好了。”
女摊主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哪里哟?只是做的时间有些长,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随后,文听女人说了许多话:她有个儿子,在儿子年幼时,丈夫因车祸去世,于是母子二人相依为命。2020年疫情那年,儿子考上武汉大学,她也从农村来武汉打工。后来在这摆了这个摊点。前些年,她给儿子在武汉付了个首付买了房,那以后,她每天起早贪黑,在这里摆摊做早点晚餐。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大,生意不怎么好,没赚到多少钱。“现在生意要好多了。”她说:“每天下来可做一百多碗的生意,虽然有些累,但心里觉得值。”
从她的言谈举止中,文看到了她的喜悦、自信和满足,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4
文和妻从协和肿瘤医院回到家,已是腊月二十四——南方的小年。
第二天早上,文去了趟工作的单位。他走到去办公楼的栈桥上,见桥两边花钵里月季随风摇曳,纤细的枯枝看似弱不经风,随时可能摇落在寒风里,然而它们风吹不倒,雨打不垮,雪压不塌,始终顽强抗争,坚韧不屈。他有些情不自禁,在那钵盛开几朵红色花瓣的月季前蹲下身子,两天前风雪交加,气温在零下2摄氏度,然而那几朵花傲骨迎寒、娇巧迷人,依旧在寒风中微笑,绽放最艳丽的色彩,呈现最温馨的味道。
他又想起在协和肿瘤医院见到的几位癌患病人,还有那位在医院北靠院墙摆小吃摊的女人,以及许许多多处于人生至暗时刻的人们,他们不都宛如这腊前的月季花吗?病魔可以蚕噬她们的身体,也可以令她们花容失色,但并不能阻挡她们顽强抗争的意志,也不能动摇她们追求并绽放生命的坚定毅力;人生的困厄,会给人们带来不幸和伤痛,也足以令他们生活艰难,甚至生存困顿,但并不能阻滞他们奋斗奋进的脚步,也不会淹没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他们就是一朵朵月季花,“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他们是普通平凡的,也是高雅纯洁的;他们是热情似火、芳香动人的,也是幸福绵延、无尚荣光的;他们是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也是乐观自信、向往美好未来的;他们是值得敬重的,也是值得热爱的。
文缓缓地站起身,“抚花喜作新年看,却忘却今晨是季冬。”他油然而一份喜悦:春节将至,春天也为期不远。





作者简介:
熊攀,男,湖北汉川人,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及多篇报告文学、散文、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