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小年》
图文:邓武
说起小年,一般是腊月的二十三至二十四日,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已有千年。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就忙忙碌碌,打阳尘;扫卫生;备年货。迎新年。还有一个重要节气,就是祭灶。希望来年衣食有余。五谷丰登。
今天又到了小年,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不平静起来,因为这天是我父亲离开我们的日子。很想把他一生的往事写出来,又苦于自己才疏学浅。今天还是来鼓足勇气,为父亲苦难一生作叙述。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父亲出生在民国十九年的一个县城小镇上。很不幸的是,在他刚出生那年,他的父亲也离开了他。原因是我阿公〈即爷爷)当了当地的团防队长,帮助乡邻维护治安得罪了棒老二(打家劫舍的土匪),来我家寻仇,最后惨死在了家里。那一天父亲刚好出生才四十天。
俗话说; 人生的最大悲剧是早年丧父,失去父亲的父亲是悲惨的。母亲为尊重家族的尊重,也一直居孀。生活的艰辛也早早落在了父亲身上。只读了三年私塾的父亲不得不很早就外出务工当学徒。在那个动乱不安时代,到处都是杀人越货的土匪强盗,又因为有了先前的不幸,母亲便带着他们姊妹三人躲到乡下去生活了。
乡下的 小屋是祖上留下来的一座四合院。父亲的叔父在此生活。院四周除了有自己耕种的田地外,还裁种了许多花草树木。除了离城远点但也相对安全些,通过上次的教训,又特意加修了三座龙门,以防安全意外。
叔父去逝后,祖业就由父亲来继承。原留有几十亩薄地无法耕种。(因阿婆是小脚)自己年轻无为又无经验,索性就卖了一些田产来维持生计。值得庆幸的是,土改也就逃避过地主富农的呃运了。
虽然逃过这一劫,不幸还是落在他的肩上,解放大西南,剿匪,他正值青春年华。为了响应号召!父亲参与三次运粮苦难生活。虽然没有经历枪淋弹雨,但也还是危机重重,肩挑背扛,把一袋袋军粮送到前线。最终还是迎来了胜利的喜悦。大跃进了,父亲又积极投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开山修路,铸钢炼铁。一干又是好几年,后因工厂倒闭,裁员精简返回家乡。
回到家乡,更让他最痛心的事发生了。原本自己的祖屋被当地的政府人员拆除了。(原因简单,就是破四旧,立四新,进入食堂化管理)。这是当时的命运。母亲孤苦伶仃的住在食堂里煮饭。看到自己的家园被毁。父亲真的承受不了这个打击了,据理反抗也没用,沉默寡言。天天脸不洗手不洗,呆呆傻傻,逢头污垢,就每天靠点捡烂菜叶烂苕根来生活。当地领导也以为父亲疯掉了。
挺过了三年的自然灾害,生活也渐渐的有了好转。青春的岁月已经过去。这时父亲都快到中年了。早已错过了成家立业的时机。为了他们母子能安定下来。经过亲戚好友努力,才在拆了的原址上修了三 间简陋的草房,四周是用竹片编的,即漏风又漏雨,好在有了栖身的地方。再后来经过远房亲戚的撮合,给他介绍了一个亲事,这便有了我们兄弟姊妹的到来。
家庭的温暖再加上中年得子也给他带来无比的欢乐。在那个难忘斗争的年代,父亲才华也就显露出来。画画写标语忙得不亦乐乎!虽然父亲的学历不高,但知识很丰富的。因他的姑父也是个当地文化名人,家教严格。他便在当中也受了很多影响。除了一天忙着画宣传画写各类宣传标语外,还拿着二胡笛子,在我家的那棵歪脖子树下吹拉弹唱。引得周围的乡邻来围观。真是热闹非凡。后来村上组织工宣队。便把他也安排在工宣队。和一批知青小青年一起来搞文艺演出。
好景不长,后来 父亲生病了,一场重病,几次差点失去生命。这也给我们家庭带来了严重灾难。经过几次抢救,还是活了过了。瘦弱身体,从此也失去了劳动力。全家七口,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肩上。在那个靠工分生活的年代,家里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到处东借西揍来勉强维持生活。
天干饿不死手艺人,这是你常常挂在确边的一句话。你能写绘画,从此就走上了卖字画的开端。每到寒冬腊月来临,我们总忘不了您那严重佝偻的身影。穿着褴褛的衣服,胯下烤个火笼,用那颤颤抖抖的双手一幅一幅描绘出来商品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希望。从此我们也有了新衣新裤,读书上学的机会。你总是说我们是小孩,长身体,千万不能饿着,都是让我们先吃。那怕桌上掉的一棵一粒,你都捡来放进嘴里。你总是教育我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至理名言。有时你那深邃的眼神也透露出威严。做人一定要有正气。骨气。要除强扶弱。冻死不烤灯头火,饿死不去乞来吃不屈的精神。
这是我的父亲,伟大的父亲。 虽然你已经遗憾的离开了我们十九年了,你教诲还是鼓舞着我们。我们也没有辜负你的期望。兄弟姊妹们现在都过得很安康!。你给我们留下来的小院依然还在那里。你栽种的梨树,依然生机勃勃。院的四周我们也栽上了许多的花草,每年春天来临,繁花似锦。郁郁飘香,泉下有知,不再有苦难,让您的的圣灵安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