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木托冲锋枪
——《戎马红河》组诗之1
陈正才

是山东籍排长交给我的那支木托冲锋枪
我接过枪,手上和心头都猛地一沉
我知道,我接过了血性的传统和河山的份量

这是人生第一支属于我的枪
我的武器,我的另一条生命
这支枪,枪管冰冷,枪托油亮,枪机灵便
弹容量三十发,折回的刺刀纹丝不动
但它烤蓝发闷,明显是一支老枪!
有多少人使用过它?
它射出过多少子弹和愤怒的仇恨?
有过多少对手倒在它面前?
它又多少次浸泡过血,浸泡过火?
多少次支撑过勇士摇摇欲倒的身躯?

南方边境正炮声隆隆
我以十七岁少年公民的身份
写了三份申请书,才抓住战火的缆绳
跳进这列战车。也许等不到明天的今夜
我就将走上前线,用胸膛为国家筑墙
刚交到我手上的枪啊,我要怎样
尽快熟悉它,进入它,掌握它,真正拥有它
人枪一体。如同古代的剑客
精心呵护和练习好他的宝剑,狭路相逢时
用剑锋为自己垒一道铁壁

我把我的冲锋枪每天擦拭
拆下枪的各个部件
用枪油,捅条,用我的耐心与真爱
把我的枪打整得通体清爽
我的枪也在不动声色中严厉地
观察我,考量我,看我是否
配得上它的刚强,会不会让它失望

它白天用钢蓝色的枪口凝望着我
深夜,又在我枕下的不动声色中
用木托轻轻抚摸我的头,我的脸颊
用准星与瞄准缺口亲吻我的眼睛
它告诉这个性急的新兵
沉着!冷静!要瞄准了再射击
射击时,肩抵紧木托,手抓紧弹夹
盯准你的对手,对手的要害,一枪毙命

我的木托冲锋枪,它还告诉我
你会成熟的,成熟是一个过程
一个在风里雨里穿行,在火里血里摸爬
在刀剑的侧影里越过的过程
一个把子弹挡回去,把刺刀顶弯
把一些钢铁的片段留在身体里
成为今后你的生命和履历一部分的过程
就像我这支老枪,在血水里浸泡多了
就不会觉得战场和死亡有多可怕
它们的牙齿硬不过士兵的骨头

射击考核即将举行
我和我的枪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我们在沉默中互相紧握
副指导员伏到我左侧,把检查镜套在
我的枪上,观看我三次射击动作后
站起来,贵阳口音大声宣布
这个兵打十环,没问题!
2019.10.12
【梁蜀生点评】与钢枪对话,就是爱的传递。你给了它柔情,它给了你刚強,从此人枪融为一体,让军人的初恋在战火中成熟,化作生命之火蕴藏在枪膛之中,也喷发在血火交织的战场。
陈正才:男,原籍重庆巴县,生于贵州习水。1977年参加工作。1979年3月初入伍,历任战士报道员,边防团、军分区、省军区宣传干事,《边防文学》编辑,省军区宣传处副处长,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市人武部政委、市委常委等职。上校军衔。2004年转业,曾任厅办公室副主任,厅宣传中心主任兼省林业文联主席、《云南林业》杂志主编、《中国绿色时报》云南记者站站长等职。现退休。有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作品散见报刊。有作品获奖、受到评论、收入选集。出版诗歌集《攀枝花红,黄桷树绿》。云南省第七届文联委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首届边防军事文学奖评委。入选《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名典》《中国新时代诗人大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