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我那宁静古朴的小村庄是被绿树环抱的,骄阳似火也不怕,有满地树荫送着清凉呢。
奶奶家的院子里,有榆树,枣树,槐树,香椿树,石榴树,梧桐树等,枝叶繁茂,错落生长在各自最恰当的位置。半院子的绿树,仿佛搭起一个天然的大凉蓬,赏心悦目,再热的天,也有一院荫凉。
亭亭如盖的梧桐树下,有光滑的青石桌凳,还有木头小矮桌,小枣木凳,马扎。夏天的午饭和晚饭大都在梧桐树下吃。
我最爱吃奶奶做的凉面条,奶奶的手擀面我好像从没吃够过。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秘制卤料的,不过是把刚出锅的面条,放在冒着凉气的井水中捞一下,浇上蒜泥,麻汁,剁碎的腌香椿芽,咸菜丁,豆角丁,黄瓜丝,来不及拌匀,就呼噜呼噜地狼吞虎咽起来,大快朵颐后,再喝一碗散发着麦香的面汤,小肚皮撑得溜圆。
爷爷爱捞鱼,夏天里隔三差五的常有小收获,大都是拃把长的小鲫鱼和白鲢。一条条收拾干净,在那棵老枣树下,用几块青砖支起小铁锅,锅底下点燃玉米芯或干树枝,锅内倒上油,葱姜蒜爆香,倒入小鱼,加入糖醋和漫过鱼的清水,盖上木制锅盖,咕嘟咕嘟地炖着,满院里弥漫着诱人的鱼香。
等汤汁收得差不多了,每一条小鱼都炖得香酥软烂入口即化,从头到尾顺口嚼就是了,已无刺可吐。这令人垂涎的浓浓香气有时会将邻家爷爷吸引过来,爷爷拿出珍藏的老酒,倒上两盅,老哥俩你一口我一口地慢慢对饮。
小孩子没酒喝,大街上忽然响起卖冰棍儿的吆喝声,爷爷会从身上摸出一两张毛票递给我,我顾不上穿鞋,光着脚丫在滚烫的地面上飞奔到大街上,那一毛钱三根的冰棍,甜丝丝,凉津津,爽口清心,是童年夏天里诱人的美味。
卖西瓜的来了,一车碧绿的西瓜停在村头那棵一搂粗的大柳树下,悠长响亮的吆喝声不一会就吸引了一群人,围着一车西瓜笑着啦价挑瓜,哪一个都爱不释手,抱起来轻拍几下,侧耳听听生熟,背回家放进压水井里刚抽出的凉水中冰着,一刀下去,黑籽红瓤,熟得起沙,甜透心底。
吃饱喝足的午后,坐在树下纳凉,说着说着话就困得睁不开眼了。树荫里铺上凉席,幕天席地入梦来,一树树的蝉鸣仿佛是最动听的催眠曲。
傍晚的绿树下,童叟无欺地吸引着人们聚精会神地寻觅一种宝贝——知了龟。这是每一个农村孩子在夏天乐此不疲的有趣活动。把摸到的知了龟先用盐水腌上,等馋极了时,无论清蒸还是油炸,都是难得吃上肉的童年里的无上美味。
星光满天或月色如水时,家人围坐在静谧的树下乘凉,奶奶摇着蒲扇,絮絮地讲着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小孩子躺在凉席上, 听着古老的故事,数着满天的星斗,憧憬着梦也似的明天。
日子悠长而缓慢,那时候以为时光永远那样安静,爷爷奶奶永远是发如雪笑呵呵的模样。
多年以后的夏天,再次走进奶奶的院子,空荡荡的,儿时的欢声笑语去哪里了?只有满院枝叶葳蕤的绿树,和墙皮斑驳的老屋,在沧桑的流年里寂静相对。让我童年里长满爱的曾祖母和祖父母都已作古多年,在白云悠悠的天堂里俯瞰着儿孙们幸福的模样。
作者简介:丁杰,笔名乡村明月,山东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