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董味甘先生
文/凌泽欣
重庆市诗词学会顾问,我们十分敬重的董味甘先生因罹患新冠肺炎,送重庆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无效,竟于2023年1月13日凌晨2点40分与世长辞。又于当日火化,当日下午5点送公墓安葬。董公生于1926年,享年97岁。若无新冠瘟疫,应逾期颐之寿。噩耗传来,寒风冷雨,一片悲伤。重庆诗界,挽诗联翩,纷寄哀思。董公一生从事教育,是重庆师范大学中文教授。曾任重师大中文写作研究室主任、重师大海峡两岸诗歌研究所学术顾问、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创始人之一,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董公具有超凡的记忆力和授教水平,凡他讲课的文章都能背诵,不用看课本。他曾背诵授教《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篇洋洋万余言的报告文学,连标点符号都未曾遗漏。在2017年12月的一次诗人活动中,我亲耳听到董公背颂一首他赠与微斋先生的千行古体诗,时年他已届91岁高龄。2022年3月1日,“优酷”视频平台还向大众播出了96岁诗翁董味甘背诵自己原创的《重庆赋》。董公一生与文学创作及研究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担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顾问,重庆市文史书画研究会顾问,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著述有《董味甘诗词歌赋选》《牛鸣集》《三辰集》《钟云舫天下第一长联解读》《振振堂校注三》《散文名著欣赏》,参与《唐宋元小令鉴赏词典》《历代妇女诗词鉴赏辞典》编撰,语文专著有《写作格言轶事集锦》《应用写作》《普通写作》《写作》《阅读学》《秘书理论与实践》。去年还出版了诗赋集《味庐心语》。董公不仅是重庆诗词名家,辞赋创作亦硕果累累。他为重庆留下了数十篇脍炙人口的大賦。如《重庆赋》《赋颂中国路》《红岩梅林赋》《双城赋》《重庆园博园赋》《重庆大学赋》等。
董公平生,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诗词歌赋,风格豪迈,自有主张。诗词主张“立足于今,切入于情,聚焦于意,审订于声”,赋则主张“出奇思,吐激情,敷文采,振金声”。
2017年8月, 董公不避炎暑病中,竟书一大赋予我,令吾感喟。兹录于下:
《吟苑奇人赋﹣赠凌君泽欣》
董味甘
秀出芳林,独立高岑。鱼山峻岭,奇峰嶙峋;合川活水,碧波晶莹!嘤鸣婉转,多得时之鸣禽,振聋发聩,竟出世之奇人。身出寒门,幼从秀才习《诗经》;少作纤夫,五内诗词勤耕耘。上山夜读,唐诗长伴知青;下海商贾,依旧苦斫词情!诚知安于困境,岂是自甘沉沦;笑嗤命由天定,力求事在人为。直面现实,敢生存于困境,勇驱失意伤神;遥瞻前路,就文明之沃壤,却能养性明心。故虽艰难困苦,不改攻书读文。但务修身必达,惟知博学以闻。动其心,忍其性,自求增益其所不能;苦其骨,劳其筋,可知将降其以大任。
默立长志兮,砥砺而前行:自勉寒窗十载,屈而求伸;心知鹤鸣九皋,声乃达闻。不负浅斟低唱,情系斯文;乃至高吟曼咏,才堪夺锦。推敲有得,难为豹隐;授人以渔,清机徐引。竟把拦门铁杵,磨成度世金针!
今非昔比兮,未忘本真。不想綈袍投赠、浪迹江湖之客,还作碧纱笼罩、鸿儒座上之宾。去无为之碌碌,就文质之彬彬。纤负江河之思,功收泽畔之吟。终破茧而化蝶,乃击水而腾鲲。传创作奇迹之佳话,振逆流奋进之精神。岂涸辙之鲋,乃商海之鲲;本非卵石之璞,终成政协之玢。能堪重负,方成非常之业;天降大任,必是非常之人。牢固灵根,无求声色犬马;惟知务实,不忘芹藻弦琴。
终究玉汝于成,乃硕果兮纷陈。“陶菊秋深依旧傲,重阳雨后未曾寒。”无心红尘觅俗物,有意沧海化诗情!“得意高吟神女赋”,纤绳早系汉唐音!凌君泽欣,一骑绝尘;孤标独树,罕有其伦。誉满三巴大地,瞻马首而趋行;荣登重庆诗坛,执牛耳之领军!天道酬勤,诗境已入化境;平生勤奋,词作足慰当今。闲来放眼诗坛,盈盈笑问:有何人兮会不识君?
己亥年七月初八立秋日
注:己亥年七月初八立秋日病中初稿,庚子年中秋再改。目疾近盲,只能尽心,不能尽吾意矣!
2021年12月,2021年12月,董公《味庐心语》大著付印,又将四年前命题《赠凌君泽欣赋》更名为《吟苑奇人赋﹣赠凌君泽欣》,并在赋尾自注:己亥年七月初八立秋日病中初稿,庚子年中秋再改。目疾近盲,只能尽心,不能尽吾意矣!

初稿抱病三伏,再改眼疾近盲。今日捧读先生赠赋,不胜唏嘘!
2016年10月,拙著《凌泽欣诗稿》《中华诗词格律及写作常识讲义》两册经重庆出版社出版,我赠董公求正。董公赠三绝句于我。兹录于下:
题赠《凌泽欣诗稿》
文采风流惊世界,长留佳话在人寰。
个中三昧无私秘,欲度迷津诚可师。
登堂入室窥门径,应谢斯人度世心。
2017-4-8夜于味庐

董公赠予我的三绝句也一并收录于他的《味庐心语》集中。该集于2021年12月经重庆出版社出版后,他的眼睛已经无法看书写字了。但仍坚持在送书扉页上题款留赠。今日见字,潸然泪下。董公的人品、诗品高标极致,吾辈钦敬,永志难忘。诗赋传天下,斯人已长眠。一路走好,董公千古!
凌泽欣
2023年1月15日夜于欣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