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日陕西澽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这是新年之初听到的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也是40万韩城人10年来共同努力和期待的结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韩城人,我总喜欢和朋友家人一起到澽水河沿岸徒步、喂鸟、拍照和休闲娱乐,亲眼目睹了它如诗如画的美景,能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深感真是实至名归。

澽水,原名“澽谷水”,也作涺水河,发源于陕西省黄龙县大岭南麓(冢子梁东麓)高头川的北九沟,流经黄龙县、韩城市的多个乡镇,沿途并入多条支流后,在韩城市司马迁祠东南汇入黄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也是韩城人民的母亲河。它全长86公里,其中在韩城境内50多公里。陕西澽水国家湿地公园是2013年元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的一个试点公园,西起上景峰同家户沟,东至芝川镇澽水入黄处。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天鹅、大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鸳鸯等,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春天,桃红柳绿春来早,这里是踏青赏花露营的好地方。一大早约三五好友,兴冲冲地挎着竹篮,手拿铁铲,迎着朝阳哼着歌,到澽水河沿岸挖野菜,不时有燕子从空中掠过,桃花樱花杏花盛开如雪如霞,让人想起“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诗句。地里的白蒿、荠荠菜和蒲公英是我们的最爱,因为那是春天的清香味道,大家争先恐后地开始忙碌起来,困了累了席地而坐,毛茸茸的草地像是坐在热炕头一样舒服,让你忍不住想打个滚、翻个跟头,或者几个人沿着澽水乐跑跑道赛跑,直至大汗淋漓,仿佛回到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

酷暑难耐的夏天,这里是避暑休闲的胜地。绿树成荫,蝉声阵阵,凉风习习,芦苇荡漾,清澈见底的河水缓缓流淌,洁白、粉红的莲花挤在墨绿色的荷叶间盛开,宛如江南水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场景。野鸭子轻快的在水面上游过,划出优美的弧线,瓦蓝瓦蓝的天空上云卷云舒,在树荫下支起帐篷,喝茶聊天、读书或者发呆,饿了吃点自带的零食,看小孩子们放风筝、逮蚂蚱、捉知了,肆意撒欢,悠闲自在地度过一天美好时光,天黑了才恋恋不舍的回家。

秋天沿着澽水河逆流而上,赏红叶、摘野果正当时。河两岸的山峦上深浅不一的红叶、黄叶点缀在翠绿的松柏之间,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呀。随意爬上一个山坡,野生酸枣硕果累累,像一颗颗红色的玛瑙压弯枝头,密密麻麻,小心地躲过绿叶间扎手的长刺,摘一颗放在嘴里酸爽无比,令人胃口大开。顺便找一根长棍用力敲打树枝,那一颗颗成熟的果实如雨而下,再一颗颗捡起来,据说酸枣仁有安神补脑的作用,还有野山楂、野杜梨、野板栗等果实,一定会让你收获满满。

冬天的澽水河雪白的芦花随风摇曳,是候鸟的乐园,也是欣赏晚霞的好地方。有池鹭、天鹅、灰麻鸭、鸳鸯等鸟儿在此栖息,嬉戏,因为冬天河面有时结冰,我和先生担心它们无法觅食,在下午散步的时候,总是带着米粒或者干馍去喂鸟,它们非常警觉,远远看见有人造访就迅速起飞,我们只好把食物分散地放在岸边的湿地上,等走远了它们才悄悄飞过来放心觅食。走着走着,一轮落日缓缓地滑向西山,真正让我们体验了什么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句的精彩。

距离城区20公里的薛峰水库修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澽水河上的最大水库,也是韩城城市的水源地,它像一块巨大的深绿色的璞玉散落在青山峡谷间,集供水、蓄洪、灌溉农田和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确保了沿岸人民的安澜。澽水河蜿蜒曲折数公里,形成无数瀑布,其中牛心瀑布是澽水河上最大的瀑布,水流湍急,让你有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冬天的河岸峭壁间呈现出造型各异的冰瀑、冰挂、冰刀等美景。山崖上的泉水,沿着山体凝结、定格,冰峰倒挂、层层叠叠,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蔚为壮观,是冬季里最美的画卷。

澽水河沿岸不但风景秀丽,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1400多年历史的韩城古城,人称“小北京”。史圣司马迁曾耕读于此,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里是清朝时期西北地区唯一的状元——王杰的家乡;这里是著名历史故事《赵氏孤儿》的发生地,多地建有九(同救)郎庙,体现了韩城人义薄云天的仗义情怀;这里坐落着清朝时期云贵巡抚、韩城人刘荫枢捐资修建的300多年历史的石桥———毓秀桥 ……,这样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澽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不仅具有诗意之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是健身休闲的好地方,是韩城人的天然氧吧和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