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河赋
文/桂忠阳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这是胡曾咏叹大运河的七言绝句,颇多感慨。大运河是与中国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古老而文明的大运河。我相信,世界文化遗产家族史里,如果缺少了中国大运河,那将是人类史上最大地遗憾。
大运河,你曾上演释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也曾拥有过许多金戈铁马的壮丽诗篇。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作为一条人工运河,2700公里的长度堪称人间奇迹!这一长度是闻名世界的苏伊士运河的九倍,巴拿马运河的二十二倍。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对人类历史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大运河也不例外,它是中国重要的一条水上干线,从开通到现在承担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和交换,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运河的河道里,曾舳舻千里,帆樯林立。隋炀帝第一次下扬州是在大业元年(605)的八月十五,光龙舟就有数万艘,庞大的龙船队伍首尾相连,绵延不绝,竟然长达一百多千米。这些龙舟体积庞大,长约33米,高15米,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水上宫殿。浩浩荡荡,气势恢宏。
大运河谱写着历史上宏大的漕运变奏曲。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落日,运河漕运,一年四季都是一曲激越的歌,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南方的秀色走进北方的豪壮,豪放与婉约融合、大运河彰显着人间的诗情画意。世界上,没有那条河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有如此繁重的承载。也不会有如此的美轮美奂。
清康熙、乾隆二帝一生多次沿运河南巡,也多次驻跸常州,并在泊岸处兴建万寿亭行宫,重修舣舟亭。特别是乾隆八下江南,就有六次是在仪舟亭登岸的。而且每次都留下诗词,现在的舣舟亭公园内还完好的保留着八快当年乾隆御笔题写的碑文:“慕名而来,屡为坡仙挥御笔;留诗便去,长将佳话播龙城。”乾隆登岸处后人称之为“御码头”,现在的“御码头”除了那块碑刻,已不准船舶停歇了。但可以想像,当年的“御码头”一定是运河上的繁华之处。
大运河,沿着你坎坷的轨迹向上追朔,隋唐的烟云,在你的波光里荡漾。碧水盈盈,商埠如潮。你是连接南北漕运的枢纽,蕴含着众多的灿烂文明。你流淌的旋律,更承载着更多的人文内涵,一幅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面。曾经的波澜壮阔,在你涓涓细流里浸润着大河号子的呐喊;曾经的繁华码头,昔日的断壁残垣,在历史的沧桑里,亦可捕捉到先人的情怀和哀怨。
大运河,没有黄河汹涌的波涛,没有长江奔腾的激流。有的只是你特有的清新与秀丽,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于华夏大地,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卷。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大运河装满王者的雄心、成就了他们的霸业;大运河也流淌着庶民的心酸,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大运河就是一部史书,书写了中华民族的不灭情思,历史就这样在书中凸显出来:历史的骨骼、历史的脉络、历史的兴衰沉浮都清晰的流露在它的字里行间。
当然,现在的大运河已今非昔比,有的河段已被历史尘埃淹没,再也不能通航,但是,运河的精神,运河的灵气,运河的魂魄依然在中华大地上驰骋,张扬,召唤。
大运河始终是历史的一面旗帜,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岁月怎样变迁、历史被谁改写,它始终迎风飘扬,屹立不倒!
作者简介:
桂忠阳,就职于安徽省宁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