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征与寇准》外一篇
作者: 海雨天风
魏征与寇准是中国历史上最敢诤言直谏的官吏,为中国的谏官树立了榜样。
李世民有一句十分英明名言,即在魏征死之后讲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已去,吾失一镜矣。”
这足以说明,魏征是唐太宗的肱股之臣,给李世民提出过不少中肯的建议,被李世民认作标准的谏臣,做出过不小的贡献。
但就在魏征去世以后,李世民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甚至是亲自砸了魏征的墓碑。曾经的李世民,视魏征为其手下最为难得的进言之才,但是自从魏征病逝,李世民却是慢慢的开始怀疑魏征有结党营私,肆意谋反的心思。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 李世民曾经听到魏征之前找过史官,将自己呈递给李世民的信件交于他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沽名钓誉。但这不足以让李世民暴怒,并亲自砸了魏征的墓碑。
当然,魏征说,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日月之蚀,人皆见之。更说,人君出言欲闻己过,其国即兴;若出言欲人从己,其国则丧。这样的诤言,多少让至高无上的天子不痛快!
不过,还有一件事耐人寻味,那就是玄武门之变后,有人报告李世民说,东宫有个官员魏征,曾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在李和窦失败之后,投奔太子建成。或许关键在于,魏征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当李世民对面质问魏征:“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之时,魏征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答道:“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李世民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因此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齐桓公与管仲也有类似际遇。管仲经鲍叔牙,即“八拜之交”之首的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的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五霸之首伟业,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更被后人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和“华夏第一相”!
当然,魏征仅仅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其地位和作用远不如管仲,自然不可能享有管仲一样的死后哀荣。
宋太宗曾称赞寇准说:“朕得一寇准,就像是唐太宗得一魏征一样”。
相对于魏征,寇准的运气就好很多。寇准屡次在宋真宗面前说宰相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宋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必然难免有许多缺失,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准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荐。”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而王旦就是邹浩所说的真正君子:“君子之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
事实也是如此,有一年天下大旱,宋太宗对此十分忧虑,还专门去史馆问询天旱的原因,大臣们都说:“水灾和旱灾,是天气变化的原因所致,尧舜禹汤这些古代的圣上也拿它没有办法。”
但是,只有寇准一个人说:“一定是朝廷的刑罚出现偏颇差错,天气大旱就是因此而引起的。”
宋太宗听后大怒,但返回宫中不久,就召寇准寇准入宫,问他说话如何如此偏激。寇准说祖吉、王淮两人都因受贿犯法,祖吉得到的脏款少,却被杀了; 而王淮因为是副宰相王沔的弟弟,获赃上千万,只受了杖刑,却官复原职,这难道不是不平吗? 太宗责问王沔,王沔不敢再瞒,低头认罪。特别有意思的是,当天傍晚,天降一场大雨,大大缓解了旱情,太宗大喜,认为寇准可以重用。于是,寇准因此得到了太宗的褒奖,并升为左谏议大夫、枢密院副使。
当时曾流传一句口头语:“寇准上殿,百僚股栗”。
《万里航行万里月》
大家知道,有一富有禅意的诗词:“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讲的是,月如佛性,千江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就有月;人不分高低,是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像月照江水,无所不映。任何众生,只要他心中有佛,他便有佛性,任何一条江河,只要有了水,它就会有明月。同样地,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么,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喻佛心,云是物欲、是烦恼。烦恼、物欲尽去,则佛心本性自然显现。
事实上,人在江湖,你就在航行。只有你在航行,你所到之处、所在之处都会有月亮。也就是,只要你从发无上心始,并深入经藏,你可以智慧如海。人生苦海,万里无垠,万千无常,只要你能够想得通、看得透,能够忘得了、放得下;只要你舍得精进,守戒忍辱,你自然可以禅定而般若。
同理,人生是由一段又一段时间构成的,正如万里天空可以分成是一片又一片云天一样,只要你在一刹那,没有物欲、烦恼,那么,这一刹那你就是佛菩萨。只有你在举心动念之间,没有任何邪恶、非分之想,哪怕是一丝一毫,那么,这一片又一片的天空便是无云,你就成佛菩萨。
既然你在航行,既然你在移动,你便会看到不同的月亮,你便会有月圆的时光。而且,你头顶的天空也会有不一样精彩!
以公平心对待万事万物,以自心符合天心对待万事万物,你的心空就会没有任何云朵,你就是佛菩萨!抓住任何一刹那时间,把握住任何举心动念的瞬间,没有物欲,没有烦恼,你就是佛菩萨。
十五
月正圆
朗照海山
恩泽满乾坤
万象影现之中
一轮明月本无照
劫波度尽自性依旧
人生
盼圆满
心性无亏
诸事皆圆通
恒古循环至今
一轮圆月本不二
万法皆空因果亦空
人的无知往往缘于贪婪,而贪婪让人更加弱智与偏见!人的真正尊贵不在名利,而在于心性,在其慈悲、平等、无私、智慧之心、之言、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