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塘湖之恋
文/秦和元
记忆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黄塘湖叫大湖。大湖有多大,我们小孩子是不知道的。无论我们走多远,大人们都说,这里是大湖,似乎我们永远走不出大湖。
湖水一望无际,湖边杨柳依依。早晨,灿烂的霞光洒向水面,波光潋滟;黄昏,橘红的光线穿过稀疏的树林不着痕迹地延伸至湖面,温馨柔和的色彩一如油画里的景象。
湖汊里,白的鹭鸶在浅水里时而用它又细又高的双腿迈着优雅的舞步,时而又振翅欲飞,浮想联翩;红嘴的黑水鸡在草丛中机警地神出鬼没;麻的鹌鹑胆小机灵,凭借自己的保护色,或隐或现,闪烁其辞;绿的翠鸟站在苇秆上虎视眈眈,忽然像离弦之箭一般,扎人水中。湖水中,成群的野鸭和鱼鹰,时而追逐嬉闹,时而展翅高飞……
我们经常在湖里游泳,捞鱼,摸虾。在湖湾的湿地里扯水芹菜,折芦笋,剥篙巴,摘莲蓬,采菱角,挖莲藕,……大湖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春雷响过,雨水从湖岸哗哗地流入湖中时,湖里的鱼儿争相往上游,我们用网子很容易就能捞到一小桶,泥鳅鳝鱼更多,多到可以用筲萁撮,我们都不要泥鳅,那是上不了湖区人的餐桌的。
水芹菜长起来了,很嫩很嫩,镰刀轻轻一挨就断了。接着,篙巴和芦笋也出来了……这些肥硕的茎类植物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夏日,黄塘湖是我们的水上乐园。生长在湖边的孩子没有一个不会游水的,不像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一不留神落水就淹死了。我们像鱼儿一样在水里戏浪,像野鸭一样在水里出没,徒手就能从水里抓起鲫鱼、鲇鱼、甲鱼……其实,大家是总不缺鱼吃的,抓鱼只是娱乐好玩。虾就更多了,半透明的米虾一捞一大桶。现在几十元一斤小龙虾则根本不需要捞,它们都自觉的爬到湖边了,爬到岸上了。你直接往桶里捡就行啦,做饭之前就可以去捡一篓回来,立马下锅。
“麦黄虾,稻黄蟹。”秋天稻谷成熟的时候,黄塘湖里的螃蟹都爬到金灿灿的稻田里了,随便一捡就是一大筐。上蒸笼一蒸,蟹膏肥厚,蟹黄丰满,鲜香无比。
打网只在腊月进行。一网下去,白鲢和胖头条条都是十斤以上,鲤鱼、草鱼和青鱼则有几十斤的,听说还打起过一百多斤的鱤鱼。那时家家户户最忙的莫过于给大鱼开膛破肚。我们小孩子都把鱼泡泡放在脚底下踩,“啪啪”的像放鞭炮一样好玩。每家的门前都晒满了腌制的腊鱼。
改革开放后,搞活经济,招商引资。一些工厂引进来,一些企业在这里投资,一些房地产商在这里开发,一些不法分子在这里圈地。养殖场的土地金贵了,地没了,就填湖!黄塘湖迅速萎缩!萎缩成原来的二分之一!萎缩成原来的三分之一!萎缩成原来的四分之一……
距黄塘湖不远的地方原来有一座几十米高的小山。小山上茂盛的树林里掩映着一排红砖红瓦的营房,驻扎着一个班的部队。山下有一打靶场。
走向打靶场,
高唱打靶歌,
豪情壮志震山河……
是那个时候最流行的歌曲。后来,部队撤走了,营房消失了,打靶场也无影无踪。小山上的土石被人拉郎配似的送进了黄塘湖柔情的怀抱。现在,那儿已竖起了一幢幢比小山还要高的楼房。
1998年的洪水淹了江汉平原!淹了江城武汉!大自然以她温柔而缠绵的方式给人类以深情的拥抱和亲吻!人们这时才醒悟到,千湖之省填湖填得太严重了!百湖之市填湖填得太厉害了!
于是,萎缩了的黄塘湖周围被武汉市水务局栽上了蓝色的三角体水域桩。
黄塘湖再没有萎缩了!
现在的黄塘湖沿张公堤外侧呈东西走向,长条形。湖边有武汉极地海洋世界、碧桂园小区,东西湖极地海洋公园。汉孝城际铁路从湖上横跨而过。这些壮丽的建筑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煞是好看。
湖上有一小岛。小岛已建成袖珍式公园,还有游湖的小艇。
将军路最东端的一段直通碧桂园小区和武汉极地海洋世界,把海洋公园这一片的最大湖汊与黄塘湖分隔开来,只有一个很小的桥洞使之相通。不过这一段路几十年来一直是坑坑洼洼的碎石路,按照规划,它将被改造为一座六拱景观桥,既把最大的湖汊与黄塘湖连成一体,又方便交通。在金银潭大道上就能看到这道壮观的美景。
黄塘湖基本上失去了水产养殖功能,而主要成为人们游玩,赏景,休闲,垂钓的场所。湖边有各式的游湖通道,有的是混凝土浇筑的,有的是鹅暖石铺成的,有的是塑胶板……多种多样的小亭子精美别致,钓鱼台独具匠心。
湖里的鱼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多,但由于几十年没有干涸,湖里还是有几十斤的大鱼。六月份就有垂钓爱好者钓到五十多斤的大青鱼,一时间传遍了朋友圈。
早晨和傍晚,是黄塘湖极其湖边公园最热闹的时候。划船游湖的优哉游哉,湖边健走的精神抖擞,赏景拍照陶醉专注,大妈们的广场舞更是跳得喜气洋洋,优美欢畅。
夕阳从高楼的罅隙间倒映在湖水里,湖水的闪闪金光夺目耀眼。
原来的东西湖水产养殖场是浩浩汤汤的水世界,现在的临空港开发区将军路街就只有黄塘湖这一面湖了。
水光潋滟晴方好,朝晖夕阳惹人怜。我想把那湖水连同那斜阳吸进聚宝瓶里,带回家,又觉得这样未免太自私;我想把这黄塘湖连同里面的鱼儿,一起养在自家的盆子里,供我一人欣赏,又觉得这样未免太霸道!焦灼与惶恐令我寝食难安!
罢了罢了,黄塘湖是大家的黄塘湖,她的辉煌是大家铸造的;她的安危是需要大家一起来承担的,她的美也是属于所有人的!我只能用我的爱流连在她的身边!我只能用我的痴情守护在她身边!我只能虔诚地祝福你——我的恋人,愿你永远年轻健康;我的湖泊,愿你永远美丽清澈!

作者简介:
秦和元,湖北红安人,爱旅行,好文字,有随笔、散文、游记见诸《班主任之友》《文学教育》《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中老年报》《四川散文》《重庆散文》《东西湖》《九江日报》《知音汇》等报刊。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