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雨
文/王明书
我喜欢听雨,喜欢一个人听雨。
有人说听雨是听灵魂的对话,是听真情的奔泻,是听年华的淙淙流淌。 一个人静静地听雨便很容易进入境界,无眠夜隔窗倾听,听春雨的温柔缠绵,听夏雨的热烈狂放,听秋雨的惆怅落寞,听冬雨的凄楚无奈。
一个人静静地听雨,或独步竹林下,或静坐荷塘边。孑身独处,沉溺于雨中风情,一任思绪的潮水漫过感情的堤坝调相思引”、“莺声绕红楼”。那雨声随人心境无疑就是“如梦令”中的红肥绿瘦,是“天净沙”里的小桥流水,是不绝于耳的鼓角争鸣,是频频入梦的铁马冰河。雨声是音乐,是贝多芬的《月光鸣奏曲》,是阿炳二胡上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二泉映月》。雨声是一首歌,一首悱恻缠绵,如涕如诉的怨曲,是一曲珠落玉盘水上琵琶弹奏出的断弦铿锵。
听雨是一种享受。“小楼一夜听春雨”,静卧床榻,隔窗聆声,窗外纤雨随风潜入,轻叩窗棂,你会听出雨燕斜飞、品味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会听出黄鹂鸣翠、领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情趣;会听出深巷传来甜润的杏花叫卖;还会听出清明时节,杏花村头,纷纷雨中牛背牧童的悠扬笛声。
听雨是一种思念。烟雨朦胧,雾锁长天,淹没了徘徊的雁阵,隐去了那弯残月。启帷倚窗,撩开那厮守一夜的一帘幽梦,滴滴答答,雨的那头牵挂的是行走于江南深巷青石板上的油纸伞;挥之不去的是沉溺于斜风细雨的青箬笠、绿蓑衣;其实从那不绝于耳的缠绵雨声里,最易让人听出的是梦萦魂绕牵扯了你大半生的童年歌谣。
听雨更是一种意境。寒砧霜桥,秋塘夜雨,朔风凄雨声中听的是枫桥夜泊从寒山寺传来的夜半钟声;听的是月圆月缺,悲欢离合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听的是挑灯看剑,凭栏雨歇处“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怀激烈。
“听雨歌楼上”,风声雨声声声入耳。悉悉索索的雨声,幻化成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阵阵蛙鸣。“红烛罗帐”,听雨听的是希望,听的是洒脱,听的是美梦与欢悦的演绎。断雁西风,花零叶落,听的是冷雨疏桐的伤感,听的是寒塘残荷的惆怅。“听雨客舟中”,听的是失落过后、洗尽铅华的岁月,听的是迷惘散去后的人生顿悟。“听雨僧庐下”听的是历尽人生沧桑的从容坦然,听的是繁华过后的超然释怀。
我喜欢听雨,因为雨中有欢欣,雨中有哀怨,雨中有稚趣,雨中有禅思,雨中有无尽的遐想。
作者简介:
王明书,男,石家庄市元氏县人,现就职于石家庄市绿杰食品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企业宣传。为河北省民俗协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元氏县作家协会理事,元氏县“诗词楹联协会理事”,其作品多见诸《石家庄日报》、《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作品曾获省民俗征文奖;省文学艺术“彩凤奖”,"石家庄历史故事征文"奖,县“文化繁荣”等奖项。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