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正亚

人的命运呀,还真是不好说。2009年,从报上看到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隐形的翅膀》。我的第一感觉是,如果让我写,就写大妹被烧伤的脚。2021年底,得知大妹罹患乳腺癌,我和小妹心急火燎赶到广东阳江,因为医院防疫严格,我们没有见到手术中的大妹,大小外甥陪着我们在祖国的南海边溜达了一小圈。国土庄严,碧波荡漾。我心中哼唱的也是《隐形的翅膀》。此时此刻,当我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仍然在默默地哼唱《隐形的翅膀》,为大妹祈福。
我兄妹三人,我和大妹呀,最为“挂相”,奇怪的是,还一样的命运坎坷。我们实在是与人为善,从没得罪谁,更不敢得罪苍天。
《隐形的翅膀》唱道:“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容我慢慢道来。
大妹两三岁的时候,被烫伤了脚。那时是搞大集体,晒谷场边,大人们将扫剩的秕谷、稻杆“沤”成一堆火,看似有烟无火,实则“红泥大火炉”,偶有谷粒被炸成爆米花,弹出火堆之外。大妹和小伙伴们竞相争抢,不知被谁推入火堆,万幸队上的一位爷爷见义勇为,将其救出。没有送医院,母亲每日用鸡毛蘸些紫药水为她擦脚(至今回想起来仍不寒而栗)。消炎、定型之后,大妹双脚的十个脚趾就成了“生姜”模样,不规则地向上下、左右翘出,虽不影响行走,但实在不够雅观。
母亲盘算着,找哪些亲戚借钱,让大妹长大成人后学裁缝,不下水田干活。可怜母亲没有等到这一天,在32岁那年因病离世。这是1976年,我12岁,大妹9岁,小妹3岁。冇娘崽苦啊。我是男孩,小妹年幼,大妹夹在我与小妹中间,两头受气,她的苦更是难以言说,她穿的衣服都是我穿得不能再穿的旧衣服,她甚至不敢像小妹一样在父亲面前说一句撒娇的话。
1986年,大妹嫁到了柏祥镇姚家,先后生下两儿一女,即我的大外甥、小外甥、外甥女。外甥女是计划生育手术失败的产物,属意外捡来的孩子,因此也就没有被罚款、拆屋。大妹对她疼爱有加,至今称呼她“三毛毛”。
1996年,晴天一声霹雳,就在我亲爱的妻子车祸罹难之后的第二年,大妹夫因病辞世,族人为其所撰挽联有句:“上有双重白发,下有一代娇娃,大丈夫荆棘穷途,阎王催命何太急。”所幸姚家婆婆与小叔子们,以博大的胸怀,助大妹招郎重建家庭。
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大妹给我打来电话:“哥哥,怎么得了哟?老大(或者老二、老三)又考取了(或者初中、高中、大学)。”我说:“你不要焦急,你这是天大的喜事呢!”她在历尽坎坷之后,将三个儿女培养成两个大学生,一个解放军战士。2004年,大外甥考入南华大学;2008年,外甥女考入湖南工学院;2007年,小外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一些曾经瞧不起大妹的人,也不得不说她“命好”。可是有谁知道,她是如何省吃俭用度日,如何东拼西凑借钱,如何日以继夜地劳作?又有谁知道,她如何近乎苛刻地严格要求子女?——有一回,大外甥与人逗打,被对方家长告状,大妹妹一气之下,将儿子捆在椅子上,用竹篾片劈头盖脸一顿乱打。某一年,大外甥给她来电:“妈妈,又要交学费了。”大妹回电:“我也冇得,你先赊着,自己想办法。”大外甥花钱买了一辆破单车,东奔西跑去做家教,每晚将破单车扛上七楼宿舍。偏偏一次马虎了,破单车被人盗走,大外甥彻夜痛哭……
命也?运也?星移斗转,命运在悄悄改变。
2012年,大外甥从甘肃调到广东阳江工作了。
2012年,小外甥退伍伴着哥哥也到阳江了,我曾作文《水果大王姚团长》以记。
2012年,外甥女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广东深圳当工程师了。
大妹妹苦尽甘来,她和丈夫也去了广东阳江,住在大外甥豪华的别墅里,当然,主要是去帮他带儿带女。
一晃就是十年。三个儿女,逢时代之盛,享政策之乐,买了房,买了车,都生了一双儿女。大妹衣食无忧,儿孙绕膝,可谓幸福满满。
岂料命运还在与她较劲,2021年年底被诊断出乳腺癌。幸有儿女关心,发现较早,又请了非常专业的医生做手术,手术非常成功,甚至没有做放疗化疗。还有医保支撑,并未使她陷入经济困顿。
2022年9月,更有喜讯传来:大外甥被清华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大妹曾经是考上过初中的,但不久即辍学。刚入大学的我,得知消息立即返家,用我愤怒的“丁弓”猛敲她的脑袋。后来知道这辍学的原因,竟是担心学校可能组织劳动,要打赤脚,生怕自己生姜一样的脚趾暴露在陌生的同学面前,我不由得深深自责。
出嫁之前,无论是大集体还是分田到户,大妹也是常打赤脚下田干活的,反正在娘家,她的“脚丑”是公开的秘密。但她出嫁之后,就再也没有打过赤脚,一年四季穿着胶鞋、运动鞋、雨靴、棉拖鞋,当然这并不影响她下田干农活。
儿时受伤、幼年丧母、青年丧夫、中年罹癌……跌跌撞撞,大妹凭什么一路走来?我想来想去,只因她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大妹,你也跟着我哼吧:“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蒋正亚,男,高级政工师,湖南作协会员。现从某企业退线,任岳阳市老年大学文学班教师兼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师。著有散文随笔集《城乡两栖》《夜猫随笔》《人在南山》,诗集《青春底片》,评论集《弄文知味》等。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