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1032 村中的老碾坊 || 赵士荣(辽宁)演播 || 箫雅(编辑 || 荆枫)

村中的老碾坊
作者 || 赵士荣(辽宁)
演播 || 箫雅
编辑 || 荆枫

时光煮雨,岁月流芳。缱绻之情好似淙淙的泉水,在我心中流淌,思乡的情怀,起伏跌宕。儿时的记忆里,总是村中的那座“老碾坊”,它由青石简易的砌筑,墙体没有勾缝,也没有刷浆,草棚封顶,只有破乱不堪的门窗,四处漏风,八面透光。花岗岩的石碾,凿刻着岁月的沟痕,矗立在碾坊的中央。浑圆玉润的碾盘碾磙,浸透了五谷杂粮的精华,飘逸着淡淡的馨香。它也是从古代“石臼”发展到“石碾”,石器加工粮食的时代,最后的一缕光芒。毛驴蒙眼拉石碾,碾碎了多少个春夏秋冬,日暖冬阳。周而复始的碾道,记载了多少个历史的印迹与沧桑。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难忘碾坊里乡亲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这里不分昼夜,碾声隆隆,研磨着他们的苦涩与芳香。昔时年少,总是跟着妈妈去碾坊,磨米轧面又筛糠。那时村里为了更好的集体农耕,自然没有毛驴上岗,只有靠人力推碾,小小的我也能派上用场。金黄的玉米粒摊铺在碾盘上,妈妈推着碾杠手拿笤帚,边推边扫,步履铿锵。随着碾砣的转动,碾轴和碾框发出吱呀吱呀的悦耳声音,好像是在为我们加油歌唱。我在妈妈的身后,尽管力气单薄,但也能助一臂之力,努力的在后面助力帮忙。轧的差不多了,碴子面面要分装,粗箩细箩二细箩,簸箕上下飞舞,米面飘香。这时已是夕阳照雪,落霞满窗。我已是饥肠辘辘,妈妈也是汗水流淌。背起面袋,回家犒赏。
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仍然挥之不去,寸断肝肠。时至今日,我总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就是碾子轧出来的米面,不同于今天的细粮,味道有着天壤之别。老碾子轧出来的米面,有着粮食与生俱来的清香,做出来的食物有一层油皮泛光,禁不住的让你品尝,真的是殊滋异味,四溢芬芳。现已时过境迁,都已成为过往。

碾坊是乡村生活的见证,特别是每年春节临近,各家各户开始繁忙。大黄米淘水后晾干,然后上碾子成粉,发酵装缸,红豆做馅,苏叶曾香,云蒸雾绕,大灶台蒸上一锅又一锅,那味道,真的让人垂涎欲滴,软糯甜香。谁家有大事小情,看碾道是否闲忙,谁家杀猪待客娶妻生子,老人过寿都需设飨。那时候生活窘迫,小孩子们是不能上桌的,家里来客,大人们只能把孩子们哄出去,我们就去碾道玩耍躲藏。不知谁家的媳妇生娃坐月子,需麻盐下奶煲汤。炒熟的芝麻拌盐花,在碾子上碾轧后,一股浓郁的香味随风而至,异香扑鼻,不能抵抗。待到主人收拾完毕离开,几个孩子蜂拥而上,争先恐后,用舌头舔舐碾盘上的那点余香,数九寒冬,舌尖被冻粘在冰冷的碾盘上,哭爹喊娘。哎!现在的孩子,那听过这样的遭遇,听起来似乎有点荒唐。不,这绝对不是杜撰出来的故事,更不是故作牵强,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宿命与沧桑。

后来,村上有了米面加工厂。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加工厂也被大型的集团公司所替代,米面粮油也随之进入了大型超市商场。别了,碾坊。我魂牵梦绕的老碾坊。岁月如歌,你和母亲的身影,已成为我心中的一座丰碑,不时的在我的梦中徜徉。曾多次谒拜老家,找寻那缕曾经的芳香。那里的人们说,它已被埋在了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几百年后,也许会留下一个考古的故事与收藏。但也不是无人问津,恰好还有我们曾经历练过的人们,还有与你曾经朝夕相伴的人们,岂敢弭忘。曾经昔日的艰苦岁月,曲水流觞。于是提笔清吟:
缱绻乡愁忆碾坊,
石盘旋转逸馨香。
轻笤慢扫星辰月,
难掩青丝挂酷霜。
碾坊,你是我人生初始的起点,妈妈辛勤推碾劳作的景象,永远镌刻在我的心房,一圈一圈循环往复的碾道,就是那时针在不停的旋转,奉献了妈妈的青春年华,牺牲了妈妈的美好时光。却给予了我一双坚韧的翅膀,迎风傲雪,无所畏惧,飞翔到灿烂辉煌的远方。
2023年1月14日

【作者简介】 赵士荣,男,汉族,1960年8月4日出生在彰武县二道河子乡。1983年8月8日参加工作。现就任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辽房产段工作。中共党员。爱好诗词,散文,绘画, 书法, 剪纸, 金石篆刻,木刻等艺术。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阜新市书法家学会会员,阜新市散文创作中心会员,彰武县书法家学会会员。彰武县诗词学会副会长,彰武县诗歌学会会员,彰武县摄影家学会会员,彰武县美术家学会会员,辽宁《柳溪诗社》会员,彰武县五峰《石柳诗社》会员。辽宁省毛体书法学会彰武分会秘书长等职。诗词作品在《彰武诗词》,《塞外诗风》,《彰武时讯》《彰武诗歌》及《阜新诗词大典》等省外报刊上发表。书法作品,毛主席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先生》。国画作品《层林尽染》在辽宁省毛体书法学会展览中,均获得银奖和优秀奖。绘画作品《巾帼之花在抗疫中绽放》。获得国家中青网等全国各大网站发表。根据抗疫情美术作品联合制作的MV《最美如你》,《彰武最加油》,获得央视等全国媒体网络播放。诗歌朗诵《英雄凯旋》MV作品,在优酷网发表。剪纸系列作品《防疫情宣传》,《万众一心抗疫情》,均获得国家级各大网站发表。金石篆刻,木刻,摄影,连环画,领袖肖像等作品,均在彰武地区,通辽地区参加展览。沈阳铁路局《沈铁日报》刊登,全国各大网站发表并获奖。

【 主播简介】诗与大地创办人,副总裁、音频总监。箫雅,教育工作者。喜欢写作、朗诵。辽宁省作协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等报刊杂志。曾获得多项蒙古贞文学征文及朗诵奖项。阜蒙县朗诵艺术学会秘书长。多家平台特约的主播、音频监制。朗诵作品见于诸多网络媒体、微刊合平台。曾荣获市县级、网络朗诵赛事奖项。艺术观念:以真诚为文字,以声音为心音,上善若水,弘扬善美。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诗意阜新】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