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
朱玉文
童年的记忆,小村里有二十几户人家,除了一户杨姓之外,都是朱姓了。
村子从西向东数,有五个大院。分别称为:大西院、二院、腰院、东腰院、东院。祖上是老哥五个,大西院为大哥、依次向东二、三、四、五。我的太祖便是大西院的当家人。
从太爷爷那里知道,太祖身材高大魁梧,用现在的说法是一米九零。说话声如洪钟,四小弟为唯命是从。
一、老榆树
在五个大院的后面,有一棵大榆树,记得小时候在树下玩儿,七八个小伙伴手拉手才能合抱起来。树冠下的阴凉地方很大,像个小广场。树上有好多鸟窝,大人们绝不允许孩子们去掏鸟蛋,一是树大不安全二是小鸟掏出来就会死掉,不能杀生。孩子们都听话,没有人破坏这个规矩。
树下有一个土地庙,常年供奉着土地爷和土地奶奶,供品从不缺少。尽管那时生活条件不太好,上供的馒头水果也没有丢失过。人们自律的精神是很好的。
每当吃完晚饭,大榆树下就是族人们聚集的地方,老人们的小板凳,每天就放在树下,他们坐在一起聊天。多数是听最善言辞见多识广的东腰院二爷爷讲故事。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我是唯一一个喜欢坐在老人堆里听故事的小不点儿。
有时候二爷爷讲完还要考考我:“师徒四人都有谁呀?盘丝洞里住着什么妖怪呀?说真的,真还考不住我,因为我听的认真都记住了。
年轻姑娘媳妇们会坐在另一边,玩儿嘎拉哈 、小口袋、也有打麻绳、纳鞋底的。大家说说笑笑,温馨和睦。
孩子们跳房子,驮马战,就是不许打尜,人多怕不小心伤到人。
傍晚时分,就传来哇哇的乌鸦叫,不一会儿,从西边天上飘来一片乌云,哇哇的声音越来越近。你会看到,那不是乌云,而是无数的乌鸦飞过来了。可以说是遮天蔽日,呼啸而过。人们就会停下所有活动,目送鸦群远去。
有人说天天过乌鸦,是不是有不详之兆?二爷爷就会厉声制止:“胡扯什么?天黑了,神归庙鸟归巢自然现象,能关你什么事?”再无人敢多言了。
二爷爷虽然年龄大,但是思想一点都不僵化。看事情总是那么全面,有见解。
后来,大榆树被伐倒了,土地庙拆除了。人们散去了……
正是:
如烟往事在心怀,
渺渺茫茫若聊斋。
老榆树下温馨景,
还有几人能聚来。
(待续)
作者朱玉文,诗人、作家,大公朗诵艺术团团长。教师岗位退休,曾在贫困山区支教多年。喜欢朗诵和诗歌创作。2022年举办个人诗歌作品朗诵会,受欢迎,浏览量累计过百万。
编辑李牧
编审欣怡
监制尹行
出品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