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年至,年味浓》
作者;相思入梦
辞旧迎新小年忙,
擦窗扫地净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
欢天喜地迎吉祥。
俗话说,过了小年就是年。
经过了疫情的磨难,今年,人们对年的期盼可谓是五味杂陈,有急切却担忧,有盼望却恐惧,虽担忧恐惧和无奈,但更多的还是期待。

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净富足的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其实进入腊月就是奏响了新年的序曲,迎来小年,就是新春开幕前最后一段音符,热烈而优美,洋溢着欢快喜气和年味儿。
过了小年,年味越来越浓,也就是说年已经开始了,在这个辞旧纳新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紧张地做着过年的最后准备,从采购置办年货,到美食上桌。

对于新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过去交通不便,漂泊在外的游子在过年时才能回家团圆。在家的父母期盼过年时才能见孩子一面,思家成了最大的眷恋,回家成了最后的期盼。回家过年成了千万游子的最大心愿。
在哪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家人聚集在父母身边,穿上新衣,围着桌子吃美食,吃团圆饭,聊天 唠嗑、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弥漫在家的每个角落,让冰冷的冬天变得温馨和幸福。
随着时代变化、科技的发展,大家都能明显地感受到年味没有儿时记忆里的味道了。

有人说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那是在许多人心中,还停留在过去或儿时的记忆里:穿新衣,吃美食,贴对联、剪窗花、放鞭炮、看春晚、收发压岁钱……
其实年味一直都在人们的心里,人们对团聚、团圆的渴望和感情不变,唯一变得是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
如今高楼大厦林立,通讯发达,网络、手机,电脑、电视、QQ微信足不出户便可以知闻天下事,视频,语音电话,网上聊天,犹如天天见面,道路通畅四通八达,飞机高铁又快又便利,回家的路程短了,让团聚不再艰难。

从前过年买年货、打扫房屋、舞龙舞狮、放鞭炮、剪窗花等等都是过年“标配”,但现在许多人更乐意一切从简,很多民俗、传统文化活动,任何地方的春节习俗、文化、娱乐都可以在屏幕上展现出来,拜年、祝福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和视频进行。
有人说“越长大越孤单”,
现实确实如此,50、60后的一代人已进暮年,身体大不如前,父母离开,兄弟姐妹各自老去,相见相聚也日渐稀少,过年把这些人连接在一起,也就成了这代人最爱过的节日,走动走动,联络联络,诉说衷情,留住回忆。
生活变好,期待变少 。
从前,想穿到新衣服,想吃到大鱼大肉,就必须等到春节的到来,而如今呢?人人都说:“现在的日子,就像每天都在过年一般,这天天过年,真好!

在寒意去冬雪,待暖入春风的新年期盼中,人们盼过年,也是盼得疫去人安,盼的是祥和顺遂,盼的是冬去春来,春暖花开。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人们最喜欢的仍然是过年,过年是心中最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的味道其实就是念想,过年的味道其实就是情怀,走过坎坷,走过艰难,走过风雨,走过四季,让我们盼年,过年,记住年味,留住美好,满怀期待,走向春天!



